蒋介石的夺权上位之路(2):40多天忠心守卫取得孙中山信任

搬砖人随谈 2024-12-23 16:42:06

1923年孙中山给蒋介石的委任状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发动了一场妄图谋害孙中山的反革命叛乱。蒋介石千里南下守卫孙中山,足见忠义,同时也用40多天的忠心守卫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终于登上了“中干”位置,地位再上一台阶,距离走上权力巅峰又进了一步。

1922年1月18日蒋介石重返粤军后,陈炯明的反革命行为更加暴露。

1922年3月21日,忠于孙中山的粤军三位主要将领之一的邓铿被暗杀,当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陈炯明指使,但种种迹象表明是陈炯明授意。

1922年4月,孙中山批准了陈炯明辞去几个主要职务,仅保留了陆军部长之职务,陈炯明率部回惠州观望。蒋介石强烈要求进攻惠州,然后再平定广西,孙中山未接受此建议,蒋介石遂愤而回到上海。

1922年5月,陈炯明与北方军阀暗中勾结,北洋政府致电要求孙中山辞职,陈炯明及其手下公开支持,并指使部下叶举等人擅自率军进驻广州,要求恢复陈炯明原职和撤销廖仲恺等人的职务,并在广州北部布防。

1922年6月1日,孙中山为了维护后方安宁,只带几个卫士回到广州。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密示叶举率部围攻总统府,孙中山摸黑逃离总统府,一度混杂在叛军之中,抵达海军总司令部,次日登上永丰舰,并号令北伐军回师平叛,同时致电蒋介石。

1922年6月25日,蒋介石离开上海,29日抵达广州,穿越叛军封锁线,登上永丰舰。孙中山对蒋介石的到来,非常高兴,当即授予其海上指挥全权。蒋也不负厚望,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

1922年7月8日,陈炯明收买了海军三艘主力军舰附逆,余下军舰均是千吨以下小舰,孙中山不得不改变部署,决定转移到长洲要塞背后的新造村一带,刚到新造村,长洲要塞即告失守,舰队又不得不转移到白鹅潭,由于形势紧张,孙中山一行长期在军舰上,蒋介石偶尔带人夜间登岸采购食物。

直到1922年8月9日,一方面北伐军回师平叛失利,不得不向江西、湖南边境退却,积蓄力量;另一方面陈炯明不断收买海军官兵,并不断攻击舰队,在各方面劝说之下,孙中山决定暂时离粤赴沪,改乘英国炮艇前往香港,在香港乘苏俄邮船于14日抵达上海。

40多天的贴身守卫终告结束。

直到1922年10月18日,孙中山将入闽的许崇智部改编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蒋介石为参谋长,蒋于20日前往福建上任,正想大展拳脚之际,蒋介石又感觉受到了排挤,不到一个月又私自出走。

1923年1月16日,广州被收复,2月21日,孙中山抵达广州就任大元帅之职,在路途中的18日任命蒋介石为大本营参谋长。

到1923年6月17日,蒋介石改为任大元帅行营参谋长。

虽然蒋介石多次负气而走,有革命不作为的样子,但从军事人才的角度,从忠于孙中山的角度来看,蒋介石在革命阵营中已有了一席之地,终于进入了革命"中层干部”的位置,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内容详见《蒋介石全传》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