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贾母拥护的林黛玉,贾政对她的态度如何?

小白红楼 2025-03-27 06:12:36

自贾敏去世不久,年仅六岁的林妹妹便被老太太接进了荣国府,与贾宝玉一块儿生活,其饮食起居,连贾府三春亦难以企及,由此可见,对于这位外孙女儿,老太太是打心里疼爱的。

随着林黛玉长大,这位一品诰命夫人,也有意撮合宝黛二人,正如在清虚观期间,当宝黛二人因为“金玉良缘”这件事再次发生争吵的时候,老太太当着众人的面,称他们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只是,身处于封建社会之中,男女地婚姻大事终究由父母决定;而作为贾宝玉的父亲,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对于林妹妹,贾政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他是否亦如贾母一般,欣然接受呢?

因为封建社会之下的诸多规矩礼仪,在原文中,并没有林妹妹与舅舅交流的一幕。但是,在以下这两个细节中,却似乎,隐藏来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

一、对潇湘馆的认可。

《红楼梦》第十七回,在花费巨资历时近一年之后,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而修建的省亲别院终于竣工。只是,其各处的匾额以及对联、诗句还待补缺。

也是因此,这一天,在贾珍的提醒下,贾政带着众清客,以及半路上抓住的儿子宝玉,一同游玩着省亲别院。

而在这个过程中,当贾政带着众人,踏入后来由林黛玉居住的被名为潇湘馆的地方时,便有了以下这一幕。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二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此处景点的点睛之笔,在于由千百杆竹子而形成的清幽;在元春省亲不久后,由贵妃娘娘下了口谕,将贾府三春、黛玉等人搬进了大观园居住。

而林黛玉在挑选住处的时候,之所以选择潇湘馆,亦正因为这千百杆的竹子。

当然,对于潇湘馆,贾政所流露的,也并非仅仅是认可;对于这一点,我们仅仅从他所说的“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年轻的贾政,原本就是诗酒放诞之徒,俨然是儿子贾宝玉的翻版;因此,在他的骨子里;在他外表严肃的表象之下,亦有一种别样的风流。

而恰恰,生活在荣国府中的林妹妹,正是这样“风流”的人物,居住在潇湘馆中的她,亦活成了贾政最向往的姿态,“月夜坐此窗下读书”;试看刘姥姥进大观园,在贾母的陪同下,进入潇湘馆所看到的景象?

是满屋的书籍,是这位乡下老妪眼中的“这必定是哪位公子的书房了”。

因此,通过这一个细节,我们不难体会出,对于这样一位具有“风流”气息,与之有着相同趣味的林妹妹,贾政显然是认可的。

二、大观园中诸多匾额、诗词背后所隐藏的插曲。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正如原文所描述的,贾政带着众清客以及宝玉,并未游遍整个省亲别院,也是因此,在他们离开后,省亲别院中的诸多景点,依然缺少着匾额与对联。

但显然,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耗费近一年的时间,连同和尚、道士;戏子都一一安排妥当;又怎能会忽视补全省亲别院之中各处的匾额、对联呢?

只是,对于这一个贾政未完成的任务,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对于这一点,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因为史湘云提及“凹晶溪馆”与“凸碧山庄”这对匾额的绝妙,因为她当着黛玉的面极力赞美当日给这两处地方提匾额的人。而使得林妹妹情不自禁,道出了一段过往。

原来,在贾政带着众人离开省亲别院后,在宝玉的提议下,贾府三春、黛玉、宝钗等人,一时兴起,也来来试着补全省亲别院之中未提匾额的景点。而当她们将所想的匾额交给元春这位贵妃娘娘,俨然得到了极度的认可;所以元春看过后,便让人,转交给了贾政。

而这位荣国府的当家人,这位一向是贾府之中一股清流的贾政,在面对林黛玉所提的匾额、所写的对联之时,是欢喜不已,并将林妹妹所作的一字不落的用上了。正如黛玉对湘云所说。

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到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就该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

小结:

想来,通过以上的细节,我们不难体会出。对于这一位寄居在荣国府的林黛玉,无论是其挑选的住处,还是其在给省亲别院提匾额、作对联的才华,都深得贾政的认可。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在林如海举荐贾雨村,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极力称赞荣国府的二老爷贾政大有“其祖父遗风”,亦不难推测,贾政与林黛玉的父亲,昔日的情意,以及对彼此的认可!

0 阅读:15
小白红楼

小白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