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通行本和帛书本则是其两个重要的版本。
通行本《道德经》一般指的是魏晋时期王弼所注的版本,它是在众多传本的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的,也是目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
在流传过程中,《道德经》经过了多次的传抄、整理和注释。在汉代,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的《道德经》版本流传。到了魏晋时期,王弼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释,他的注本在文字、篇章结构和思想阐释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并且由于其注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逐渐成为了通行的版本,被后世广泛传播和接受。
帛书本《道德经》是指 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包括甲本和乙本,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道德经》抄本。
马王堆汉墓建于公元前 186 年至 168 年之间,帛书《道德经》出土时,甲本字体介于篆隶之间,存 464 行,13000 多字;乙本字体为早期隶书,存 152 行,16000 多字 。甲本和乙本在文字、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内容基本一致。
帛书本的出土,对于研究《道德经》的原始思想、版本演变以及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语言文字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与通行本在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为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老子的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
帛书《道德经》甲本和乙本的章次基本一致,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与通行本相反 。这种篇章结构的差异体现了帛书本更注重从具体的 “德” 的实践层面入手,来阐述 “道” 的抽象原理,更符合老子对道德的本质理解和阐述顺序。
帛书本与通行本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别,但主要集中在对“上善若水”的文字表述及解读有所不同。
通行本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而帛书本则为 “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通行本中将“善”单纯地理解为善良、美好等道德层面的含义,“上善若水” 即最高的善如同水一般,强调的是一种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道德概念。
帛书本中的“善” 除了道德层面的意义外,还蕴含着遵循大道、顺应自然规律的意思。“上善治水” 表示最符合大道的行为是像治理水一样,按照水的特性和规律来行事,让事物自然地发展,不过多人为干预,体现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运用。
通行本中“若”表示像、如同,“上善若水” 形象地将水的某些特性与善的品质相类比,如滋润万物、不争等,以水的品德来启示人们应有的道德修养和处世态度,更侧重于对水的自然属性所展现出的品德的模仿。
帛书本中的“治”含义更为深刻和主动,“上善治水” 不仅仅是简单的类比,还包含了人类对水的治理和利用,寓意着人要像治理水那样,掌握事物的规律,合理地引导和管理,使万物各得其所,体现了一种积极的、遵循规律的实践智慧。它强调了人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达到和谐发展的理念。
通行本中主要突出水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等品德,以此来象征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水在这里是一种自然物的象征,人们从其特性中汲取道德启示,如谦逊、奉献、包容等,更多地是从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角度来学习水的品质。
帛书本中水除了具有上述象征意义外,还强调了其作为一种自然力量需要被合理治理和引导的重要性。水既可以滋养万物,也可能带来灾害,如洪水泛滥等,因此需要人们掌握治水的智慧和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和自然。
这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通过合理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行本中“不争” 强调水的无私奉献和不与万物争夺利益的品质,这种不争的精神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要学会谦让和包容,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帛书本中的“有静” 则更侧重于水的平静、沉稳的特性,以及其在滋养万物时所表现出的自然而然、不刻意为之的状态。它体现了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不躁动的态度,强调人们在行事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强行干预,从而实现无为而治的效果。
通行本中“处众人之所恶”这句话突出了水甘愿处于低下、卑污的位置,不与众人争抢优越的环境,体现了一种谦逊、低调的品德。它教导人们要像水一样,不追求虚荣和表面的荣耀,能够安于平凡,在平凡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而帛书本用了“居” 字,在这里与 “处” 字意思相近,但更强调一种主动选择和安守的态度。表示上善之人不仅能够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而且能够安心地坚守在那里,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体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道德原则的坚守。
《道德经》通行本和帛书本的来历不同,各自具有独特的价值。帛书本道德经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老子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更加接近老子的原始思想,也让我们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上善若水” 这句话在帛书本和通行本中的差别,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版本差异对理解老子思想的重要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