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贼难防”竟出自佛教,与现在的意思居然截然相反

文化小楼 2024-11-20 14:46:39

“家贼难防”最早出自宋代释普济禅师所撰写的《五灯会元》。原文为 “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五灯会元》是一部重要的中国佛教禅宗史书,它成书于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 年),由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

该书以师徒问答的形式,汇辑了佛教从过去 “七佛” 到唐宋时期禅宗各派名僧关于教义的论证和故事,包含众多寓意深刻、富有智慧的禅语和点评 。记录了禅宗历代祖师的教诲和禅宗思想的发展,如卷二中有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等著名语句。

全书共 20 卷,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叙述,条理清晰,七宗源流本末,指掌了然,查阅方便。

该书文字语言透彻洒脱,新鲜活泼,简要精练,公案语录、问答对话趣味盎然、脱落世俗,不仅为佛教僧侣提供了参禅得悟的方便途径,也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元、明以来士大夫好谈禅悦者,几乎家藏其书。

《五灯会元》集中了宋末之前禅宗各派的 “机缘” 语录,体现了禅宗特有的教学方式和禅宗思想的精髓,是研究禅宗历史和思想的重要资料,对后世禅宗的影响巨大。

在现代汉语中,“家贼难防” 的意思是家里人做贼难以防范。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易察觉,亦难防范。

在佛教中,“家贼难防” 的 “家贼” 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 所产生的贪欲。当内在的贪欲乱人心智,劫掠善法时,常常难以察觉。因为人们往往容易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而忽视了内心的贪欲。

这种贪欲就像隐藏在内部的 “贼”,难以防范。例如,人们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在诱惑时,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会产生各种欲望,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和控制这些欲望,就会被它们所左右,失去内心的平静和善良。

佛教的相关理念最初主要在宗教修行者、佛门弟子以及对佛教教义有深入研习的群体中传播交流。比如古代寺庙中的僧人相互探讨佛法时,会围绕 “家贼难防” 所指的六根贪欲等含义进行参悟。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文化不断传承和扩散,这些原本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词汇进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话语体系中。普通民众对于其佛教专业含义理解起来有难度,就按照日常生活的直观认知和语言习惯去重新解读它,逐渐让它脱离了原本的佛教语境。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佛教文化与本土世俗文化不断融合。佛教中的诸多高深、抽象概念在融入大众文化时往往会被简化。

“家贼难防” 中以六根为 “家贼” 的说法相对晦涩难懂,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倾向于用直白、形象的方式表达,于是慢慢将其转变为指代家庭或团体内部中那些行为不良、不易被察觉的人,使其含义变得通俗易懂,更利于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和使用。

社会发展使得人们在描述各类人际关系、社交关系中隐藏的隐患等现象时,需要有一个简洁且形象的词汇来表达。

“家贼难防” 正好契合了这种需求,相比重新创造一个新词,直接挪用并赋予其符合现实场景的新含义,能更高效地满足人们日常交流、表达观点的语言需要,进而推动了它含义的转变与新含义的普及,从而“家贼难防” 完成了从佛教特定含义到现代汉语普遍理解的转变。

0 阅读:31

文化小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