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三十夜的两大节目,一个质量严重不足,一个严重“缩水”

府右街二子 2024-02-10 10:26:14

1983年至今,中国人40多年来养成的大年三十两大“节目”——春晚和零点除旧迎新放炮仗,都不出预料的出现质量不足和严重“缩水”现象。

春晚节目仍然是持续性的质量欠佳,以前有所欠佳,至少还有个别节目令人津津乐道,但是你瞧,自从冯巩,赵本山,宋丹丹,范伟,黄宏等相声小品演员退出春晚舞台后,相声“接棒”的岳孙组合和小品“新接班人”沈马组合,好像都没能扛起大旗。

岳孙组合今年在春晚“大舞台”表演的那段相声,甚至不如他们在德云社一张票几百块钱的相声段子令人捧腹,几个“蹲起”也算“包袱”?在老子孙子身上硬整文化“梗”,历年老套路都不带换个新包装——硬要掌声。

还有沈马的小品,上次那个把山刷绿的小品不算特别经典,但至少让人们看完后心有所思,讽刺是小品让大家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包括沈马“碰瓷”的小品,重播多少次,看的人照样不换台,哈哈笑着看完。

今年年三十春晚上,沈马带来的是什么?老同学为了释放爱心,把家里的家具卖了腾地方,包圆了女同学在网上售卖的所有商品,以至于家里冬天断暖,怕商品受热变质。

形式主义,有官僚把山刷绿,夸张但能让人心领神会。倾家荡产向暗恋30年的女同学释放爱心,夸张但缺乏让人共鸣的基础。败笔。

一句话,春晚还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不尽人意,究竟是人们的欣赏眼光变高了,还是制作团队的编导水平有待提高?我觉得,春晚应该好好总结一下。

除了春晚不尽人意,另一个现象也出现了严重“缩水”现象——放炮仗。

以前年三十,接近初一零点前半小时,外面就开始鞭炮烟花齐放,那声响,根本听不清电视里的主持人在说什么,只见到张嘴说话,听不见说什么,尤其是数倒计时时,最后一个数数完,再一轮炮仗声掀起又一轮分贝高潮。

“禁炮”后,耳根子是清净了,也闻不到燃放烟花爆竹后的硝烟味,但孩子们放炮捂耳朵,炮响哇哇叫的欢喜,一样也消失了,中国人千百年来过年放炮迎新除旧驱邪的风俗,就这几天工夫,真的会造成雾霾遗害万众?

今年很多地方“有限放开”,允许放炮,零点时,我特意看了一下,发现放炮的时间变短了,前后也就十几分钟,还很不集中,稀稀拉拉一阵响,远处有几个大烟花在半空炸开,然后就没了。

根本没有“震耳欲聋”和“鞭炮齐鸣”的气势。我突然担心,人们会不会已经不再把过年放炮,放在过年必有的习俗中?或是,把放炮仗仅当做一个无足轻重的形式?一万头长鞭和一百头小鞭不都是听个响?

由此联想到一个近期经常看到的话题,如何提振消费?你把春节这个所有商家都紧紧盯住的“黄金消费期”给“限制”或“有限”了,算不算局部自废武功?

一边喊着“刺激消费”,一边又自缚手脚“禁”这“禁”那,这算哪门子事?还是那句话,凡事别太死板,“民”为大,尊重习俗尊重民俗,民俗不一定百分百健康,但大众喜闻乐见的,就要力挺。

让年味真正回归民间吧。

0 阅读:15

府右街二子

简介:喜欢旅游、看书、喝酒、码字、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