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光36亿,山西富豪悄然逃离,把烂摊子留给了股民

灰鸽观看 2024-03-02 18:48:26

老板4年前就溜了,欠的债却至今还挂在上市公司账面上,绕了一大圈,终究是把烂摊子留给了普通股民。

近日,上市公司高升控股发布公告,原实控人韦振宇给上市公司造成的1.43亿债务仍未解决,高升控股还将继续“背锅”。

这里的“背锅”有两层意思。

一是错要认,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虽然现在住持都换了,但法院只认高升控股,按照深交所的规定,风险警示牌必须高举。

二是钱要还,谁还?当然是高升控股还,而高升控股的钱是大家的,现在高升控股还有2万股东。

其实,这一个多亿的债务与当年韦振宇导演的资本大戏相比,都算不得什么,在韦振宇执掌高升控股的短短几年里,恐怕绝大多数股民是流着泪离场的。

上图是2015年-2020年高升控股滑过的大坡,把资本嗜血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不要抱怨现在高升控股的股价低,早在2020年就已经达到这个深度了。

而股价是公司行为的反应,高升控股一去不回头的走势,则要归功于韦振宇殚精竭虑、掏光上市公司的努力。

高升控股原本是国资企业,原名湖北迈亚,主营纺织,上市于2000年。

“上市就变脸”这句话原本是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才火起来的,没想到,用在20多年前的湖北迈亚身上也同样没有违和感。

湖北迈亚上市后的第二年开始就利润一年不如一年,到2006年,索性直接亏损了,而这一亏,就开始了无休止的朝代更迭。

2007年,丝宝国际接盘,在位时间5年,算是无功也无过。

2012年,安徽房老板仰智慧接盘,在位时间2年,最大的贡献是把湖北迈亚更名蓝鼎控股,还把公司资产从8.5亿成功“瘦身”到1.5亿。

2014年,山西“富二代”韦振宇登场,斥资4.8亿买下蓝鼎控股实控人的位子,开启了一个新朝代。

之所以说“富二代”,因为韦振宇接盘蓝鼎控股的时候才30岁,而且刚刚从美国读书回来不久,他所走的路,都是父亲韦俊康帮他铺好的。

韦俊康是山西煤老板发家,然后在最恰当的时候又进军房地产,赚了不少钱,让儿子进军股市,就是为了换个战场扩大战果。

于是,掏光上市公司的行动徐徐拉开了序幕。

纺织这个行业比煤炭都老,显然没什么故事可讲,韦振宇把目光投向了彼时最时髦的行当之一:互联网云服务。

行军打仗是粮草先行,资本运作则是故事开道,八字还没一撇,韦振宇就对外宣布进军互联网,而且要把纺织资产卖了。

消息一出,股价起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飙升到了46元。

2015年,“进军方案”出炉,蓝鼎控股15亿收购了一家做互联网云服务的公司“高升科技”,而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名字就改成了现在的“高升控股”。

步步高升,寓意深远,有钱的老板大多讲究这种东西,只是,15亿的收购价让所有股民惊掉了下巴。

当时高升科技评估账面资产权益只有6700万,15亿的交易价就是增值14.33亿收购,增值率超过21倍。

而这,还只是开始,后面的一连串的收购操作也大同小异。

2016年,高升控股11.5亿收购莹悦网络,而莹悦网络账面权益值只有2500万,增值率达到45倍。

也许是接连的两次超高溢价收购让韦振宇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了,2017年收购华麒通信时稍做了收敛,9.2亿的收购价,只溢价了4倍。

3次连续的收购,掏光了上市公司近36亿,而换来的并非高升控股的新生,而是合计32亿的商誉巨雷。

2018年,高升控股巨亏23亿,其中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7.5亿。

2019年,高升控股再亏6亿,其中计提商誉减值损失6.8亿。

一边买,一边亏,于是,高升控股的股价也就在如此惊涛骇浪般的业绩中越陷越深了。

也许有人说,煤老板不懂高科技才导致了高溢价收购,但灰鸽以为,在一个叱咤商场多年的资本老玩家面前,任何高科技都只不过是赚钱的工具,你以为狐狸把猎手骗了,但实际上,狐狸有可能就是猎手自己养的。

也许又有人说,当年收购资产都是发行股份购买的,上市公司并没有掏出真金白银,但你现在再看,当年认购增发的那些股东们今何在,曾经在他们手中的股份是不是都转移到现在的两万股民手中了。

至于高升控股,虽然没有直接从账上掏钱,但频繁的增发透支了公司的元气,以至于至今都还没有恢复。

而眼看掏得差不多了,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2020年,韦振宇通过挂拍把股权卖给了张岱,也就是高升控股现在的实控人。

韦振宇悄然逃离了,但留下的显然是个烂摊子,接盘的张岱可能想的是富贵险中求,但遗憾的是,这4年来,一直都是在泥潭中挣扎。

2021年亏损5亿,2022年亏损5亿,这两年也要感谢前实控人韦振宇,走的时候还留下了5亿的商誉,使得高升控股可以每年都有损失可以计提。

2023也是亏的,业绩预告显示预亏1-2亿,有所收窄,但对一年只有几个亿营收的高升控股来说,这个亏损比例已经足够痛彻心扉了。

再看账面,资产负债率83%,留给高升控股的可活动空间也不多了,如果说还有一点值得庆幸的,那就是没有什么银行借款。

对于高升控股当前的颓势,张岱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2023年6月张岱还曾宣布要在6个月内拿出最少1个亿来增持。

但到了年底大家给他一算账,也就增持了200万,承诺的1亿缩水到200万,这是赤裸裸的忽悠啊,深交所都下场亲自过问:老实交代,是不是炒作?

当然,张岱还没放弃,高升控股最近的一次董事会决议显示,高升控股要向银行借款7000万来周转,而张岱为上市公司提供无偿担保。

值得一提的是,张岱股权的质押比例也已经达到74%了,可操作空间也不大了,或许,张岱此时最想的也是改朝换代。

不过,说到底,最惨的还是普通股民,无论朝代怎么更迭,永远是兜底的角色。

0 阅读:2

灰鸽观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