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02年感动中国人物,为圆75年撒的谎,负债300万回乡修救命路

墨寒雪 2025-01-21 16:16:12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只因他在1975年撒的一个谎,他用自己十年的财富、百倍的努力,不惜负债300万,以及近乎拼命的奋斗,修通了那条曾经仅存于梦想中的“山路”。

这条山路修成后,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也让他成为了全国最具感动力的人物之一,他是谁?这个谎言又是什么?

【最初的“谎言”】

1975年,张荣锁刚刚加入部队,时常与战友们谈起自己的家乡,青山绿水、田园风光、香甜的果实,这些描述无不让战友们心生向往。

张荣锁用最美的语言勾画出一个令人神往的家园,这些话语背后却是他内心的深深愧疚,他知道,回龙村并非如此美好,甚至连那条所谓的“山路”也不复存在。

实际上,回龙村深处的山路不但蜿蜒曲折,而且极为危险,每当下雨,山路泥泞不堪,连上山的人都要用尽全力,甚至有不少村民因路滑不幸摔下山崖。

这条“山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能走得过去,而且回龙村几乎与外界隔绝,村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果实往往因运输困难而烂在山里,几乎没有人能享受到村外的市场。

回想起自己为了参军走了六个小时才到达县城,张荣锁心中越发感到不安,这种困境和贫困,深深地压在他的心头,也成了他无法逃避的事实。

他内心的愧疚反而激励他更加努力地为家乡做些什么,退伍后,张荣锁没有选择停留在城市里享受安逸生活,而是决定回到那个贫困的家乡,试图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回龙村的现状。

他深知,自己曾经在部队撒下的“谎言”,如今已经成为了他肩上的责任,为了兑现承诺,他开始动手改善家乡的经济,带领村民开垦荒地,种植果树,希望能从根本上改变困境。

虽然有了初步的成效,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交通问题。

没有一条畅通的公路,果树无法顺利运输出去,农民们辛苦劳作的成果始终无法享受到市场带来的收益。

张荣锁开始意识到,单纯的农业发展并不能彻底改变家乡的面貌,唯有打通一条通向外界的路,才是根本之策。

于是,他决定修建一条公路,而这条路的修建,正是他从部队时便已种下的梦想的延续,张荣锁能否克服艰难的困难,筹集到修路所需的资金?面对巨额的开销,他将如何抉择?

【决定修路】

张荣锁心里清楚,回龙村要想走出困境,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打通一条能够通行的公路,早在回到家乡的那一刻,他就开始筹划着如何修建一条公路。

虽然这个想法一开始听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为了能让家乡的村民不再因山路的险峻而丧命,张荣锁决心亲自推动这项改变家乡命运的大工程。

1993年,张荣锁当选为回龙村的村支书,这个职位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家乡依旧贫困,山路依旧如同“夺命路”一般让人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张荣锁并没有因环境的恶劣而气馁,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要修路的决心,他决定带领全村村民,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修一条通向外界的公路。

修路所需的资金庞大,而当时回龙村几乎没有积蓄,张荣锁只得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积蓄。

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张荣锁,已经积攒了一些财富,但这些财富对于修建一条公路来说,显得微不足道。

于是,张荣锁决定卖掉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石材厂、门面房,甚至将自己的私家车也抵押了,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投入了这项艰难的工程中。

这笔钱远远不够修建一条公路,特别是想要在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通道,所需的资金更是超出预期,张荣锁没有退缩,而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目标。

为了缩短修路的时间,他决定采取一条独特的路线——在山体内部修建一个S形的隧道,跨越险峻的山崖。

这个想法让不少专家感到惊讶,甚至觉得几乎不可能,但张荣锁却坚定地相信,只要努力,困难总能被克服。

家乡的村民们本来就贫困,村里的公共存款几乎为零,外界的支持也远远不足,即便如此,张荣锁依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贷款、抵押房产等方式筹集到了部分资金。

所筹集的资金仍远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工程,债务也在不断累积,张荣锁背上了300多万的债务。

这时,他并没有被债务的重压所击垮,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责任感和斗志,每当想到那条“夺命路”,每当看到村民们因为艰难的出行条件而面临危险,他心里就燃起一股更强的力量。

为了回馈家乡、为了给村民们创造更好的未来,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全部资源,甚至不顾个人的安危和名誉,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这条路早日修成。

修路的艰难远不止资金不足,工程中接踵而来的挑战和风险,让张荣锁与村民们经历了巨大的考验,在面对真正的困难时,他们会如何应对?

【艰难修路】

修路的真正困难才刚刚开始,尽管张荣锁已经拼尽全力筹集到了资金,但面对悬崖上的险峻山体,修路工程依然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先进的设备,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工具,所有的工作几乎都要依靠手工操作,张荣锁决定带领村民们和民兵们一起,顶着酷暑和严寒,克服一切困难,把这条公路修通。

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张荣锁带领大家用炸药炸山,开凿隧道,这项工作要面对山体的硬度和复杂的地形,更要承担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每一次爆破,炸药的威力都让山崖震动,而这些震动带来的余震,让每个人都心生惧意。

虽然张荣锁努力让每一步都稳妥无误,但每一场爆破的成功背后,都是无数次的试探和调整,每一次操作都充满了巨大的风险。

第一次爆破成功后,村民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但随之而来的惨剧让这一切变得异常沉重,在一次爆破过程中,王小营,一名年轻的民兵,在炸药放置时不幸失足,摔下了山崖。

紧接着,李玉根在一次排查哑炮的过程中,为了救助一名战友,被误炸的火药波及,当场牺牲,更为悲痛的是,排长董勉祥也在山顶被落下的巨石砸中,英勇牺牲。

这些悲剧接连发生,沉重的打击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让张荣锁的内心如刀割般疼痛。

他知道,修路的梦想越来越近,但每一个失去的生命也让他无法摆脱深深的自责,尽管如此,张荣锁没有放弃。

他痛定思痛之后,站出来鼓舞所有的村民,告诉他们,这条路修不成,所有人的牺牲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随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修路的工作渐渐进入了关键阶段,张荣锁亲自带领民兵们修筑隧道,每一次弯腰、每一锤击打,都让他浑身疲惫不堪。

最让人揪心的是,张荣锁自己也多次受伤,一次,石块飞溅,张荣锁的头部被碎石击中,鲜血迅速涌出。

村民们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抢救,几天后,他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可他并没有选择停下,身体刚恢复,他便立刻返回了工地,继续带领大家工作。

每当看着已经牺牲的战友和村民的遗像,张荣锁感到一种无比沉重的责任压在自己身上。

他知道,只有通过这条路,村民们才能够真正走出困境,只有这条路打通,回龙村的未来才能够有希望,尽管代价惨重,但张荣锁依然选择了坚持。

【回龙村崛起】

2000年,修路的工作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但资金问题却始终无法解决。

张荣锁背负着超过300万元的债务,眼看着修路工程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自己和村民们的努力却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程,张荣锁四处借钱、筹集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石材厂的资产、抵押了门面房,甚至将自己的轿车也拿去抵押换钱,可这些钱依然远远不够。

在这场几乎没有尽头的困境面前,张荣锁并没有放弃,而是依然坚持着,村里的民兵和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

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得知家乡的困境后纷纷回到家乡,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甚至一些村里的老人也自发捐出自己积攒的存款,为修路提供资金支持。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转业干部张德山带着他女婿牺牲后所得到的抚恤金,毅然将这笔钱捐给了修路工程,展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时,村民们的团结与支持,彻底打破了所有的疑虑与困难,大家一致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把这条路修通。

2001年1月10日,山路的建设完成,第一辆客车驶上了新修的水泥公路,这一刻,960名村民站在山顶,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回龙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车驶过山路,回龙村的村民们眼中充满了喜悦与感动,82岁的郝铭远老人抱着张荣锁痛哭流涕,所有的辛苦与牺牲终于得到了回报。

修路改变了村民们的出行条件,为整个村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果园扩建,农产品加工厂陆续开设,乡村旅游业也开始起步,曾经贫困闭塞的小山村,逐渐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结语】

回龙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理想与奋斗、牺牲与奉献的传奇。

这个“谎言”背后,蕴藏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更是全村共同的期盼与努力。

【参考信源】

澎湃新闻2021-03-26发布的《【党史故事与初心使命】姚阳:张荣锁捐全部家产,架一条“通天路”的故事——宣讲党史故事系列活动(十一)》

大河网2021-05-12发布的《百年·百业·百人|现代愚公张荣锁:悬崖上凿出“通天路”》

0 阅读:33
墨寒雪

墨寒雪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