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组发布了最新的疫情防控通知,进一步优化了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防控措施,实质上标志着全国的防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2019年12月8号武汉报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到昨天刚好三周年整。三年抗疫,从国家到各省市、公司单位,再到具体每个人,我们经历了太多。而回看三年全国范围内的抗疫历程,发现这其中藏着一个解决世间疑难问题的普遍方法。
新冠病毒的突然出现对整个国家甚至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陌生而巨大的挑战:我们不了解这种病毒的基本情况,也不知道感染后该如何应对处理。对于这样一个突然摆在世人面前的巨大困难和挑战,我们是如何应对处理过来的呢?
首先是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了解,获取新冠病毒传染能力和感染症状等基本信息。
在了解了病毒的基本信息后,我们依照已有的认知开始执行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人员封控和隔离等防疫措施。
但随着疫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蔓延爆发,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如何战胜这感染力极强的新冠病毒?
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问题的应对处理都可以有上、中、下三种对策。回头看看,抗疫这三年,我们战胜新冠病毒的应对策略也可以简单归为上、中、下三类:
“上策”是研发可直接杀死或免疫新冠病毒的药物、疫苗,让它直接消失或无法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策”是研发可便捷、快速、低成本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使新冠病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降低到“不足为虑”;
“下策”是没办法的办法:根据新冠病毒传播的特点,通过对人员的隔离和封控,阻断、隔离病毒传播的途径,使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最少。
很明显,从疫情发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首先开启了应对新冠病毒的“上策”和“中策”:研发疫苗和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比较悲催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能力超强且变异速度很快,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仅通过“上策”和“中策”来解决问题。于是,就像我们刚经历的,没办法的办法“下策”成了我们最常用和最普遍的应对办法。
但我们采用“下策”来应对,除了被逼无奈之外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思路和可能:通过封控和隔离来拖延时间,一来给疫苗研发争取时间,二来只要时间够长病毒的毒性几乎可以肯定会逐步降低直到我们不再害怕被感染。
整个抗疫过程几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困难问题解决和应对策略:当我们面对一个当下几乎完全无法解决、无法战胜的巨大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先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拖住、赢得时间想办法,同时等待对方或整体环境、格局发生变化,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这三年抗疫,我们就是在通过隔离和封控保存实力,赢得时间进行疫苗研发,同时期盼病毒毒性逐步降低,疫情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所以,回头看看,我们消灭疫情了吗?没有!
但在争取到时间研发和打完疫苗,以及病毒毒性逐步降低双重因素作用下,普通大众已经不用过度担心新冠病毒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