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都说赚钱难,刚好今天有做精英教育的跟我聊到孩子教育问题,说处于社会顶层的家庭培养孩子跟普通人培养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今天就扯两句关于赚钱的事情,以及真正顶层的人,他们会把什么样的赚钱理念教给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认知的天花板差距,就是孩子之间的天花板差距。这种差距跟学习成绩没关系,而是“成事儿”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学习成绩好,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基本只跟筛选人才有关,跟培养人才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看到的学习成绩好的人最后平均而言更有出息,那是因为他们被“学习成绩好”给筛选出来了,这帮人本来就更大概率是人才,他们的成就跟他们“学习成绩好”这件事没什么关联,这些人才就算不被筛选出来,进入社会以后大概率表现也更好。
但我们的孩子大都只是普通人,为什么顶层家庭的孩子相对更能成事儿?除了有更高的资源起点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还接收了更多的正确信息,了解了更多社会的底层规律,这才叫培养,是能把一个人从普通变得不普通的,而不是学校干的筛选的活。
每一个自己挣到钱且持续挣到钱的有钱人都懂得,所有未来的发生都是概率,每一件事都有无数种发展方向,最终成了,只不过因为刚好成了,而不是因为我做了a,所以肯定能得到b结果。这些都是那些持续挣到钱的人肯定知晓的,因为再笨的人也能从持续挣到钱的过程中总结出来,而再聪明的人如果不持续尝试赚钱,怕这怕那不敢多尝试,也无法懂得这个道理,这跟一个人聪明与否无关。
所以顶层家庭出来的孩子,更愿意吃学习的苦,更愿意吃探索的苦,更愿意承担不确定性的苦,而底层家庭出来的孩子,更愿意承担肉体的苦,更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苦,不愿意忍受思考的苦,本质上还是认知的差距,是不知道做什么事更有用的差距。
我们普通人身上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明知道这件事有用,就是做不到,就是不做”,这代表什么?代表没有从根源上理解我上面说的这段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确定的,但也有一些东西是确定的,真正持续成功的人,都是在不确定中抓到了一些确定的东西。我举个例子,你抛一次硬币,得到正和反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你抛10次,不仅正反结果次数不确定,顺序也不确定。但你抛100次,1000次呢?我还是不知道顺序,但我知道会有一半的次数是正,一半的次数是反,是不是?
抛弃不确定的东西,追寻中间的确定性,找到不变的部分,然后努力去满足条件,这就是赚钱的奥义。真正的大赌场靠什么赚钱?都靠赔率赚钱,而不是靠出千耍赖。举个例子概率对等,只要我赢的时候赢10块,输的时候输9块,那么我只要保证参与的人数足够多就行了,我都不需要管单个的个体是不是把赚到的钱带回家。
同理,某一件事努力了也不一定成,所以就不努力了?这是多数人惰性的根源,他们无法对100%有用的事情提起兴致。全错,真正重要的是在这里寻找确定性,那就是你不要管这次成不成,你只需要让这样的事情出现得足够多,然后你的重复努力足够多次,那么就一定会成,这个确定性是100%,只要你没有英年早逝。
做电话销售做出成果的同学,应该更容易理解我在说什么。
这个确定性同样适用于投资,比如在撸毛届就特别明显,你撸一次,收益不确定,但当你撸到符合大数定律的次数时,收益就相对确定了,是不是这个道理?这叫“寻找不确定中的确定”。反例就是有些人尝试了一次,没获得收益,然后大喊“啊,我再也不干了,这事儿没有包赚钱啊,风险好高啊”,这就是多数人认知中的缺陷。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