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培养一个郑钦文就差2000万?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1-07 15:57:58

年仅21岁的郑钦文在罗兰加洛斯击败了对手维基奇,为中国拿下了第一枚奥运会网球单打金牌,成就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Queen Wen受到各路赞扬和祝贺的时候,很多家长却在关心另一个问题:郑钦文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她的经历对广大正在和即将要开始鸡娃的家庭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于是,许多媒体开始深挖郑钦文的成长史。很多自媒体将其父郑建坪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2000万花费”作为关键词,以期来博得眼球和流量。在他们的逻辑里,这2000万可能是成就郑钦文辉煌成绩的最重要因素了。

郑建坪

郑钦文的成功不可避免地会在国内掀起一阵网球热潮。但如果大家都听信这样的言论,以为只要砸钱——2000万或者更多——就能复刻郑钦文的成绩,那可就要吃大亏了!

真正的情况可能与这些媒体宣扬的论调恰恰相反:在郑钦文的成功因素里,财力可能是相对来说最不重要的那一环。

那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是她的爸爸。

体二代

郑钦文的爸爸叫郑建坪,来自湖北十堰,曾经是一名田径运动员,出生于体育世家。

换言之,郑钦文是根正苗红的“体二代”。这意味着郑钦文若要从事体育运动的话,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要遥遥领先。具体来说,体二代搞体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巨大优势。

首先,是运动基因和天赋。体育运动,要成为世界顶尖水平,跟身体天赋是绝对分不开的。那些富有经验的教练,在挖掘有天赋、有潜力的小孩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身体天赋。而郑钦文父亲郑建坪,在上一个时代就已经被挑中去练田径,充分说明了他本人的身体天赋在线。到了女儿这一辈,这种基因显然留存了下来,成为郑钦文体育生涯的关键优势。

第二,是科学、专业的训练路径和方法。搞体育要想出成绩,除了需要具备优秀的身体天赋外,科学专业的训练方法也很重要。全中国有天赋的小孩那么多,被挑中去打网球的苗子也都很努力很“卷”,那决定最后结果的还有哪些关键因素?最重要的必然是训练效率。训练方法到位,事半功倍;但如果训练方法不当,不仅事倍功半、效率低下,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直接毁掉孩子的运动生涯。

第三,是圈内资源。郑钦文在7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中国曾经的“网球一姐”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处进行训练,随后又追随“一姐”的足迹,转到了知名教练余丽桥处进行更高规格的训练。等到十三四岁的时候,郑爸又不远千里把她送去了北京的匠心之轮网球学校,师从李娜的另一位恩师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也是在他的调教下,郑钦文得以更上一个台阶,步入女子职业网坛。这几位教练,圈外的人估计都没怎么听过,要想投入他们的门下,更是难上加难。身处圈内就好得多,信息差小,又多少有积累的人脉,想要搭上线自然要容易许多。

郑钦文这样的“体二代”优势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看看现在中国网坛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明星选手吧:

巴黎奥运会混双银牌获得者王欣瑜,父亲王鹏曾是中国国家网球队的教练,母亲则是一名篮球运动员;

王欣瑜的搭档张之臻,父亲是甲A时代的上海足球名宿张卫华;

王欣瑜与张之臻

另一备受瞩目的男选手商竣程,父亲是中国男足国脚商毅,母亲是乒乓球运动员。

如果我们把视角延伸到网球项目之外,这种例子就更多了。

比如在CBA叱咤风云的张公子。

上述体二代的三大优势,相对于普通人家的小孩来说,每一条都是巨大的鸿沟。这些鸿沟并非绝对不可逾越,但如果想要克服,都要付出额外高昂的代价。

而相形之下,在十几年中陆续投入2000万培养资金,看上去是最容易战胜的困难了……

事实上,类似体二代这样的“二代现象”非常广泛。在体育界有体二代,在别的领域同样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二代,比如现下非常普遍的“学二代”。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学霸家庭更容易“生”出学霸。对这种现象,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不服不行啊。

“人生而平等”,这是人类美好的理想。事实却很冷酷:人生来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包括自身天赋、外部资源等各种内外因素。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复刻郑钦文”的梦想在生出孩子的那一刻就已经破碎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孩子无法取得与郑钦文比肩的成就。挖掘他的天赋,善用家庭的优势和资源,或许,你会帮助自己的孩子在另一个赛道上成就了不起的事业。

虎爸

郑爸带给郑钦文的,除了体二代这个巨大的起跑优势外,还有一股“狠”劲。

体育生的培养,本来就极为严苛,而郑爸对郑钦文的要求,更是严上加严。

郑爸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这么说:“我们不叫赢在起跑线上,我们在起跑线之前都已经在规划,对自己的孩子够狠,你得敢去狠,她从她妈生下来地上爬就开始,我就在练她,爬都要爬得比别人快,因为竞技体育本身是欧美人的强项,不是我们亚洲人,中国人的强项。”

试问,刚生下来的小孩,什么都不懂,怎么训练爬得比别人快?靠讲道理,靠彩虹屁?还是靠更加简单粗暴的激发孩子动物本能的做法?

据媒体披露,郑钦文家里没有电视,客厅都不摆放家具,目的是方便她在家随时都能练习挥拍。郑钦文的饮食受到极其严格的控制,从来没有零食,更别提饮料了,一年到头,菜单上都是单调乏味的鸡胸肉西蓝花。

试问,青少年时期的郑钦文是如何做到如此严苛地自律的?抑或其中主要依靠父母教练的帮助?父母、教练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她?

这样养育孩子的方式,在外人眼中,绝对是“残酷”的。

这种狠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小时候,郑钦文离开十堰去武汉网球学校打球。一开始,她以为只是短暂训练,但第一次训练结束后才得知这是长期训练,而她的父亲甚至在没有跟她打招呼的情况下就已经回家,而她必须一个人留下面对这里的训练和生活。

这是一位正常父亲能对女儿做得出来的事情么?

另一件广为人知的事例是郑建坪打女儿事件。在一次全国比赛中,由于比分上落后较多,郑钦文在场上表现得非常消极,连输几球。于是,在比赛暂停间歇,郑建坪冲到她面前大发雷霆,当场打了女儿。

在高级别比赛中当着对手、裁判、观众的面打女儿,说明郑爸平时就没少打,而且,私下里只会打得更重更狠。而且,选择这种场合打女儿,这种伤害不在于身体上的疼痛,而更是一种公开的羞辱。

为了冠军,什么都可以抛弃。

当年,为了让余丽桥收下郑钦文,郑爸找了各种关系去“攀附”她,还拉着一家三口向她下跪恳求。这种“狠劲”对郑钦文的影响绝对是非常深远的。

如果我们随便找一位现在网上流行的青少年心理学专家咨询,郑爸绝对都是非常好的负面典型。

但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今天的郑钦文。

如果郑爸的狠心程度算10分的话,那些希望复刻郑钦文的家长,自己掂量一下能打几分?

我认识的体育冠军教练是这么跟我说的,连把语数外鸡好的狠劲都没有,还想鸡体育?

我回家看了看在沙发上玩iPad的儿子,想了想,叹了口气,还是放过自己,放过孩子吧。

0 阅读:0
首席商业评论

首席商业评论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