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控制全球80%的采矿业

精清评旅游 2024-09-17 17:16:45

大家好我是猫说,今天我们来深入探究中国如何在全球采矿业中崛起并占据重要份额的历程。

在全球矿业的大舞台上,中国的起点并不高。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在人均方面相当贫乏。例如,中国的人均石油储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13,人均铁矿石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42% 左右,人均铜矿储量更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29%。这种相对贫乏的资源状况,在早期给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启了工业化的加速进程。到了 80 - 90 年代,中国决心大力投资国内采矿业。就以稀土矿为例,在早期的 80 年代,中国稀土矿的年开采量仅约 1000 吨左右,但我们看到了稀土的战略价值。科研人员和矿工们不懈努力,不断改进开采技术。到 90 年代末期,中国稀土的年开采量就已经飙升至超过 6 万吨,这为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上奠定了基础。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与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非洲国家赞比亚为例,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矿资源国。中国企业从 21 世纪初开始与赞比亚展开深度合作。在铜矿开采领域,中国投资了超过 50 亿美元的资金,帮助赞比亚建设现代化的铜矿开采设施。通过这种合作,中国不仅获得了稳定的铜矿资源供应,还为赞比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有企业在中国矿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像中国五矿这样的企业,在海外拓展中成绩斐然。以秘鲁的铜矿项目为例,中国五矿在秘鲁投资了约 70 亿美元,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为中国提供超过 100 万吨的铜矿石。在海外矿权的竞争中,中国五矿凭借专业的评估和精准的战略布局,成功获取了多个大型矿业项目的开采权。

稀土元素是中国矿业发展中的关键。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仅约 30%。但我们深知稀土在电子、可再生能源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巨大价值。于是大力投入,从研发新的开采工艺到优化产业链。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迅速提升至超过 90%。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为中国矿业的全球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矿产资源丰富的蒙古国,中国参与建设了一条长达 414.6 公里的铁路,这条铁路直接服务于蒙古国的煤炭等矿产资源运输。蒙古国的煤炭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以及其他国际市场。中国企业也因此获得了蒙古国多个大型煤矿的开采特许权,据统计,这些煤矿的储量超过 10 亿吨。

在全球矿业布局方面,中国逐渐扩大影响力。在澳大利亚,我们通过对南美洲相关资源的投资,参与了其约 10% - 15% 的采矿业务。在锂矿开采领域,中国对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等国的项目积极投入。以智利的阿塔卡马盐湖锂矿项目为例,中国企业投资了超过 30 亿美元,控制了该盐湖锂矿约 40% 的开采权,进而控制了澳大利亚约 25% - 30% 的锂矿开采业务。在锂和铜等关键矿产的开采作业中,通过直接所有权或者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掌控了大约 40% - 50% 的份额。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钴)、赞比亚(铜)以及南非(稀土和铂等)等国家,中国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矿项目中,中国企业的投资总额超过 150 亿美元,目前控制了该国超过 60% 的钴矿产量。在亚洲的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区,通过参与基础设施交易,控制着 30% - 35% 的采矿活动。

中国在全球采矿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通过国内的不懈努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国有企业的勇敢开拓、对关键资源的重点发展以及抓住 “一带一路” 等机遇,才逐步控制了全球 80% 的采矿业。

这一成就对全球矿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在稀土等关键矿产上的优势后,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资源战略。在高科技产业、军事硬件和绿色能源转型等领域,中国在矿业领域的影响力让西方国家感受到了资源供应的潜在压力。例如在中美贸易战期间,这种资源供应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凸显。

中国在全球采矿业的崛起之路,是一部充满奋斗与拼搏的历史。它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坚韧与智慧,也为全球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0 阅读:0

精清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