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到简体的转变

杨桃情情 2025-02-06 13:40:50

昨天上午,我将《生物绘图法》中缺少的两页复制从网站中截屏复制出来,利用微信转变成文字,复制到word中,我对着截屏的图片,一句话一句话地校对。

光是校对,基本用了我半天的时间。

因为繁体字太多,很多字都转变错误,根本就无法看。我只有对着截屏的图片,慢慢去认识。就这样,还有一个字,认不出来。因为模糊,看不清楚怎么写,也猜不出来。

如果我早就在网上找到这本书,我就不会去买的。

我在网上慢慢看电子版,将有用的内容全部转变成word,然后慢慢去看。因为有了word版本,用起来就更加方便。

一些比较老的书,完全可以用电子版,而不用纸质版。

平日里,想看的书,首先利用网站https://bit.ly/3CKq7av查找一下,没有再去图书馆借阅。

如果有,就可以直接在网上看电子版,反而省了去图书馆找的时间。

每一次去图书馆基本都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有的书,两三个小时,基本上也看的差不多了。

因为有的书,先看目录,很快就可以将重要的内容挑出来看。

比较新的书,近几年的书,这个网站就没有对应的内容。

因为《生物绘图法》很多字都是繁体字,需要人工去认识,才两页的内容,校对就用了半天的时间。

这本书是1959年出版的,都是繁体字。说明1959年的时候,出版书还是用繁体字,并不存在简体字。

简体字是什么公布的呢?什么时候推广的呢?

原来简体字是1964年公布的,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简体字的使用刚刚61年。

我上学的时候,用的全部是简体字。繁体字都是去猜什么意思,比较类似的形状。

因为忙于校对,我都忘记书稿改到哪儿了。

做事,最不喜欢的就是中断。连续做事,人都清晰知道做到哪儿了,需要从哪儿开始。

只有不中断,我一直知道改到哪儿。

哪怕是半天的中断,我都忘记修改到哪儿了。

一旦写书稿,就不喜欢的就是中断。

人类文明是要有文字记录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写下来的东西,就是永恒。

没有文字记录的文明,虽然人的死亡都消失了。依靠人来传递知识并不可靠,这就是经常听到什么祖传秘方等等,因为传男不传女,从人世间消失了。

依靠文字传递知识,才可以传递下来。

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可以说都是不存在的。

0 阅读:3
杨桃情情

杨桃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