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宇航员若要上火星,需要多长时间?

星空承载梦想 2025-02-12 08:35:59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有微生物等等,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目前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出地球,主要是依靠火箭强大的推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火箭想要摆脱地球引力,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即11.2千米每秒,这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在地球表面,火箭要具有足够的动能来克服地球引力势能,才能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火箭飞出地球所需要的动力还要和空气阻力、火箭的结构设计、燃料性能等因素有关系。

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人类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类想要对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想要知道地球之外是不是存在外星生命?带着这些疑问,人类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但是由于人类科技有限,目前人类还没有办法飞出太阳系,太阳系直径约2光年,以旅行者1号为例,它是目前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速度约17千米/秒,要飞出太阳系需数万年。即使未来能达到光速的10%即30000千米/秒,也需上千年,这对人类的寿命和技术持续发展都是巨大挑战。而且想要实现高速飞行,需要巨大能量来持续加速。目前的化学燃料能量密度低,无法提供足够能量使飞行器快速达到星际旅行所需速度,而像核能等其他潜在能源的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

在漫长的星际旅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来维持飞行器的各种系统运行,比如说生命支持系统、通讯系统等,目前能源技术无法满足这么长时间的飞行,并且星际旅行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的影响,包括太空辐射、微重力导致的健康问题等,目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飞行器的材料需要具备极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抵御宇宙中的各种极端环境。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人类只能够探索太阳系内部的奥秘,经过多年来人类对太阳系的研究,科学家将目光放在了火星上面。火星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类发现了。古代埃及人最早观察到火星,称其为“地平线上的荷鲁斯”。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家也早已了解火星的运行规律和位置,并推测火星比地球离太阳更远,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更长。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对火星进行了观测和记录。我国古人称火星为“荧惑”,因它在夜空中呈明亮红色光芒,像燃烧火焰,且亮度不固定,运行轨迹复杂,让人捉摸不定,“荧荧火光,离离乱惑”形象地体现了其外观与古人的困惑。有观点认为火星与农业相关,比如在传统农历中,火星被视为“大火”之一,与重要农事节气“大满”有关,但这种说法不像火星的占星寓意那样被广泛提及。直到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对火星进行了观察,成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并进行记录的先驱。此后,1659年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更先进的望远镜观察火星并绘图,推动了对火星的进一步认识。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火星和地球的距离因二者在各自椭圆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有所不同,火星离地球最近大约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超过4亿公里,科学家推算,在从公元1600年到2400年这800年间,火星和地球最近距离的记录是在2003年8月27日,二者相距大约5576万公里,如果在地球和火星位于太阳同一侧且距离最近的时候,人类大约6个月左右就能够登陆火星,“勇气号”“机会号”探测器在2003年发射时,也大约用了6个月到达火星。若不是在最佳发射窗口出发,飞行时间会延长至8个月甚至9个月,比如“好奇号”探测器在2011年发射,经过约8个月旅程于2012年抵达火星。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人类一定要探索火星?

首先火星和地球同属类地行星,研究火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行星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比两者差异可揭示地球独特环境形成原因,为研究地球未来变化提供参考,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对人类了解火星有重大意义,在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天问一号任务一次性实现了“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它肩负着中国以及人类文明对宇宙、对火星的无尽之问,首先人类最关心的火星上面究竟有没有生命?或者说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早在2015年,美国NASA就已经探测到火星上面存在少量的水,而2018年7月,欧洲航空局根据雷达观测数据,更是在火星南极发现了一处直径20公里的液态水湖泊,该湖泊位于火星南极冰层下大约1.5公里左右,气温大约是零下68摄氏度,根据科学家的推测,这个湖泊没有结冰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水中富含盐分,这一发现轰动全球,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诞生于水中。

不过火星上面是不是也存在生命?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解开火星生命之谜,但是通过对火星的演化,我们能够寻找地球自身以及太阳系的秘密,毕竟火星和地球都属于同一类星球,它们起源的时间和过程应该都是一样的,目前科学界比较广泛的是星云假说,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区域存在一个巨大的星际分子云,主要由氢、氦以及少量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开始逐渐聚集并收缩。在收缩过程中,星云中心区域的物质密度和温度不断升高,逐渐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盘状结构,称为原始太阳星云。在原始太阳星云的盘状结构中,尘埃颗粒通过相互碰撞和吸附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颗粒,称为星子。

星子在引力作用下不断吸引周围的物质,质量和体积逐渐增大。在距离太阳较近的区域,由于温度较高,只有那些熔点较高的物质,如岩石和金属等能够凝聚形成星子,这为类地行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球和火星所在区域的星子经过不断吸积,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行星胎。行星胎形成后,继续通过引力吸积周围的物质来增大自身质量。随着物质的不断聚集,行星胎的引力也越来越强,吸引了更多的物质,其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也不断升高,促使物质发生熔融和分异,形成了不同的圈层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和火星逐渐形成了具有岩石地壳、金属地核等结构的行星。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火星和地球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过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早期的火星并不是现在这样。

早期的火星和地球环境类似,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而且上面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5亿年前,火星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火星环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科学家推测曾经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火星,导致火星的磁场消失,磁场消失对于火星环境来说是致命的,磁场能够保护火星大气层,使得大气层不会被太阳风吹散,没有磁场的保护,火星大气层会变得越来越薄,液态水难以稳定存在,水容易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随后被太阳风等作用分解并且吹离火星,磁场消失以后,使得火星失去对太阳辐射中高能粒子的屏蔽,这些粒子可以破坏水分子,加速水的分解和流失。虽然说火星现在环境和地球相比非常恶劣,但是和太阳系的其它行星相比,还是比较好的。

而且它距离地球很近,登陆火星是人类走出地球的第一步,曾经著名的企业家马斯克表示,要在2050年前登陆火星,并且在火星上面建立自己的工厂,SpaceX 的 Starship 是火星计划的核心,目前正在开发中,并已进行多次测试。Starship 的设计目标是能够运送大量人员和物资到火星。火星任务需要解决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如飞船的生命支持系统、火星着陆、辐射防护等。火星任务成本极高,如何降低费用并使其在经济上可行是一个重大挑战。虽然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需克服大量挑战。未来几十年内,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火星移民有可能逐步成为现实,但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移民的可能性较低。

移民火星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毕竟前往火星的时间比较漫长,火星与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公转周期不同,两者之间的距离也是在不断变化,距离最近时为5500万公里,距离远时则有4亿公里,以速度最快的新视野号为例,距离最近时也需要940多个小时,约39天才能到达火星,而距离最远时就需要6940多个小时,约289天,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时间发射,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每26个月,火星与地球就会到一个最近位置,两者距离会在3460万公里到6300万公里之间,这个时间也被称为火星探测窗口期,在这个时间内发射探测器,时间会大大缩短。航天员从地球到火星一般都需要200 多天的时间,而在这么长的飞行过程中,物资储备是最需要克服的难题。

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计划火星移民,谁先登陆火星,对于科学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而且移民是人类未来必经之路,地球不可能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毕竟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现在人类还在利用地球上很多的资源,但是总有一天,这些资源都会被人类使用完,到那时候人类不得不移民到其它星球,而移民火星只是人类星际移民的第一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移民到太阳系之外的星球都是有可能的,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够在宇宙中长久的发展下去,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0 阅读:89
星空承载梦想

星空承载梦想

本人爱好天文,擅长写科学领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