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是全球重要的贸易航道,新加坡港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连续十五年仅次于上海港,是世界第二大港口。
看到新加坡靠着转口贸易的优势,赚得盆满钵满。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着实有点眼红,早在2014年放出消息,要投资740亿元,建造皇京港,成为马六甲海峡上的贸易枢纽。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更有媒体称皇京港建成后将取代新加坡成为本区域最大海港。同时,中国将这一战略要到掌握在手中,实现对马六甲海峡的监控。
但是十多年过去,当年沸沸扬扬的皇京港项目为何偃旗息鼓,没了动静呢?
皇京港的潜力
从地理位置看,皇京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中段,距马来西亚离首都吉隆坡不到150公里。根据当年所披露的消息,皇京港将三个人造岛及一个自然岛屿填海造地组成,占地面积约8000亩。项目计划投资约740亿人民币,由中方建造,在2019年完成深水港建成,2025年全面竣工。
港口附近规划文化产业园、仓储物理区、科技工业区等项目。建成之后,预计每年可为马六甲州带来350万游客,新增4万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实现上千亿规模的经济效益。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皇京港建成后将会成为马六甲地区最大的港口,有可能取代新加坡在该地区航运界的龙头位置。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快被世人完全淡忘了。皇京港出师未捷身先死,之所以没能建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点原因!
1、马来西西亚政局不稳
皇京港原是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所规划,但是在此后,大马政局就一直不太稳定,内阁总理更换了三四茬,导致制定的政策无法继续坚持下去,项目反复遭到审核,这也影响了招商引资的热情。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和地方的马六甲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也使得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2、经济利益冲突
皇京港的建设初衷是开辟一条新的贸易通道,减少对新加坡港的依赖。然而,这一目标直接威胁到马来西亚国内其他港口的利益。马来西亚的巴生港、槟城港和丹绒柏勒巴斯港占据了该国港口总吞吐量的7成,皇京港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蚕食这些港口的市场份额。因此,尽管马来西亚政府曾对皇京港项目表示支持,但其国内的关键投资者和国有企业却对该项目持谨慎态度,导致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同样,对于新加坡而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皇京港的建设始终抱有的戒心,在舆论上不断唱衰。
3、资金与融资问题
皇京港项目最初规划投资740多亿,但由于资金链断裂,使得项目在2018年陷入停滞,至今只填海造出1号岛,但入口处封闭,整片地不见任何工程。尽管2023年项目重启,但规模大幅缩减,仅保留国际游轮码头的建设,投资金额也降至约10亿元。仅保留国际游轮码头的建设。
然而,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的游轮旅游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槟城和巴生港等港口已经具备成熟的游轮设施。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使得吸引游轮旅客变得更加困难。这些因素都使得皇京港项目在市场竞争力上面临巨大挑战。
4、环境与社会问题
皇京港的填海造地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引发了当地环保组织和渔民的强烈反对。例如,填海工程导致葡萄牙村渔民的生计受损,周边海岸也面临侵蚀和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项目的社会成本,也使得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阻力。
诸多因素的掣肘,使得皇京港无法按照规划进行建设,最终项目搁浅,竹篮打水一场空,实在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