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洗澡吗?”
如果被问到这个人问题,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会笑出声,洗澡这事有啥不会的。
这种每个人天天都要做的事情真的是要多简单有多简单,根本涉及不到会与不会的问题啊!
真的是这样么?试试看对不同的人进行问答,得到的一定是不一样的答案。
南方北方不一样,男人女人不一样,老人孩子也不一样。甚至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自己偏爱的洗澡方式和习惯。
但就只这些看似最平常不过的小习惯,也有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
这种不好的洗澡习惯被称之为“反向洗澡”,如果不及时避坑,则容易陷入3种误区。
一、什么是“反向洗澡”“反向洗澡”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从字面上来分析,就是与正确洗澡方式相反的洗澡,也就是那些不利于皮肤健康的洗澡习惯。
比如过于频繁的洗澡、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洗浴用品、洗澡时间过长、水温过高等,这些习惯都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例如,很多人在洗澡时都会选择高压冲洗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会对皮肤表层的角质层造成破坏,让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各种皮肤问题便会随之而来,比如干燥、过敏、发炎等。
其实皮肤有自身的生理机制和需求,它作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承载着对人体多重保护的重任。
比如阻隔有害物质如细菌、尘埃等的侵入,预防皮肤感染;防护紫外线的伤害,避免皮肤晒伤;调节体温,维持身体平衡等等。
可以说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的窗口。
虽然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整体来说它仍是脆弱的,需要精心的呵护和照顾。
所以,“反向洗澡”不可取,3个误区一定要了解。
二、3个错误洗澡习惯1、频繁洗澡
有的人总是以为每天都要洗澡,或是一天洗2到3次澡才算健康卫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是南方的朋友,因为气候的原因,一天洗几次澡倒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在北方生活的人就大可不必了。
因为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表层角质层非常重要,良好的皮肤角质是维护身体健康的一道屏障。
它可以有效阻隔外界各种有害物质的侵入,同时还能保持皮肤的润泽度和弹性。
但频繁的洗澡会破坏这层重要的角质层,使皮肤变得干燥脆弱,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周3-4次适度洗澡完全够用,那种过度洁净式的强迫想洗澡实在是不可取。
不仅会损害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使皮肤屏障受损,严重的还会增加皮肤敏感、发炎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而且研究发现,每天洗澡的人比隔天洗澡的人皮肤湿度相对较低。皮肤表面存在一层天然的脂肪膜,这层脂肪膜能够保护皮肤,维持皮肤的弹性和润泽度。
但频繁的洗澡会破坏这层保护膜,使皮肤变得干燥起皮。
2、水温过高
洗浴时使用过高的水温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认知。
过热的水会直接损害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长期接触高温水,会溶解这层保护屏障,使皮肤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和感染。
而且人体皮肤表面的脂肪膜也不喜高温,这层脂肪膜的作用是有效锁住皮肤内部的水分,让皮肤保持湿润。
但如果长期使用高温水进行清洁,这层天然脂肪膜很容易被溶解和冲刷掉,导致皮肤变得干燥粗糙。
极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如皲裂、瘙痒等。
高温水洗澡水不仅会溶解皮肤天然脂肪,还会直接刺激皮肤。引起血管扩张,加速水分蒸发,让皮肤越来越干燥。
特别是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人群来说,接触高温水更容易引发皮炎、湿疹等皮肤问题。
3、过度清洁
现代洗浴用品种类繁多,有的产品打着“越洗越干净”的旗号,添加了大量强力清洁成分。
这些成分清洁力很强,但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和伤害。
长期使用,皮肤会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容易出现干燥、发红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敏感肌肤的人来更加不可取。
因此,在选择洗浴用品时,应该注意成分标签,尽量选择温和、pH值平衡的产品。
这类产品一般采用天然成分配方,清洁力适中,不会过度脱脂。
同时它们的pH值也接近皮肤自然的酸碱度,不会造成皮肤pH失衡,有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选择这样的洗浴用品,可以达到清洁而不伤害皮肤的效果。
另一过度清洁的误区就是搓澡,其实洗澡时适当的擦拭没有问题。但有的人就喜欢用力擦洗,总觉得不搓出泥儿来不舒服,这种就非常没有必要了。
皮肤是相对比较脆弱的器官,过于用力的擦洗很容易对皮肤造成机械性损伤。
皮肤表面的角质细胞以及皮肤本身的神经末梢都极其敏感。
如果在洗澡时用力过度擦拭,很容易刺激和损伤皮肤,引发皮肤敏感、不适。
久而久之,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脱屑、发红。
三、正确洗澡的方法1、合理控制洗澡频率
过于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过度干燥,而洗澡次数过少又容易导致皮肤油脂及污垢堆积。
建议应该根据自身的皮肤状况、活动量以及气候等因素来调整洗澡频率。
活动量大或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皮肤干燥的人则可以适当减少。此外,夏季也应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
2、选用温和洗护产品
在日常洗澡时,选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非常重要。
一些含有过多化学成分的肥皂或沐浴露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干燥、发红等问题。
相反,选用植物性的、无香型的洁面产品更有利于维护皮肤的自然屏障功能。一些具有补水、保湿作用的产品也能很好地滋养皮肤。
所以,在选购时,要仔细阅读成分表,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
3、使用适宜温度的水
较高的水温虽然能带来舒适的感受,但长期接触高温水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
一般来说,水温在38-40摄氏度为最佳。同时,建议先用温水湿润皮肤,然后再使用温和产品进行清洁。
洗完澡后,适当用稍微凉一些的水冲洗,可以收缩毛孔,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洗澡后可以进行合理的保湿,选用温和的保湿乳液或身体乳进行全身涂抹,特别是对于干燥易痒的部位要重点关注。
适当的保湿不仅能补充皮肤水分,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预防皮肤问题的发生。
4、轻柔擦洗无需过度
洗澡时要注意采取轻柔的擦洗动作,避免过度用力刺激皮肤。
用双手轻轻按压或用毛巾轻拭的方式更有利于皮肤的健康。
对于一些敏感部位,如面部、颈部等,更要小心呵护,切忌用力揉搓。
四、哪些情况下不宜洗澡1、身体虚弱
当人体处于虚弱、体力不支的状态时不要轻易洗澡,如感冒发烧、刚做完手术或长期卧床休息等。
这个时候洗澡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导致体温下降,引发寒战,甚至会造成休克。
如果实在难受,最好只做简单的擦洗,或者请他人协助进行简单的清洁。直到身体状况好转。
2、伤口处于恢复期
如果身上有伤口,无论是手术切口还是外伤创口,在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之前,都应尽量避免浸泡伤口。
一是为了防止伤口受潮、感染,二是过于频繁的清洗会延缓伤口愈合。
通常建议在伤口初期采取简单擦拭或局部清洁的方式,待伤口基本愈合后再逐步恢复正常洗澡。
3、经期
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由于经血的渗出,皮肤更容易受到刺激。
同时,月经期的女性容易感到疲乏乏力。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频繁冲洗身体,以免引起不适。
可以适当淋浴,但要注意控制水温和时间,不要过于劳累。
4、高龄体弱
老年人机体机能下降,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刺激反应较差,洗澡时很容易引发休克、心悸等不适。
同时,老年人皮肤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擦伤。
因此,照顾高龄长辈时应尽量采取简单擦洗或局部清洁的方式,避免过于剧烈的全身冲洗。
总结总而言之,洗澡既简单也麻烦。
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应该重点关注一下,比如在洗澡前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调试合适的水温,准备好洁面产品等,洗澡后及时擦拭并保湿,保持皮肤清洁舒适。
只有将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位,才能真正享受到洗澡带来的放松和愉悦,同时也能维护皮肤健康。
参考资料:
燃点纪实 2023.12.27 《“反向洗澡”不可取,提醒爱干净的人,尽量远离洗澡时的3个误区》
客观听書 2023.12.27 《“反向洗澡”不可取,提醒爱干净的人,尽量远离洗澡时的3个误区》
吹牛
没有一百度的洗澡水,我绝不脱裤子,而且我是倒立着洗,先洗脚,最后到洗头,小编,我是不是反着洗澡?
王翡
中国人能容忍外企医疗机构进入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