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扫码支付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多人已经不习惯带现金,而是拿起手机直接扫取商家的付款码,几分钟之内就能完成支付。
对于一些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他们也可以用手机号注册并使用支付宝国际版,在中国内地使用二维码支付。
使用过的外国人都表示,移动支付实在是太方便了。那么,为什么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不使用扫码支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移动支付的普及2013年六月份,支付宝加快了中国式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因为它推出了余额宝。
自此,移动支付可以提供实时转账服务,居民的支付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从2015年开始,现金消费金额渐渐降低,移动支付金额不断增加。
在2016年,移动支付金额已经远超了银行卡支付的金额,这就代表着人们的交易成本方式以及消费方式已经出现了改变。
从最开始的现金支付或银行卡支付转变成了交易时间更短的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有很多好处。
1、方便
中国用户不需要再拿现金,也不需要拿银行卡,只需要拿着手机扫一扫,就能安全的支付,甚至不需要找钱。
2、安全
平常现金放在包中,要时时刻刻担心小偷会不会随时把钱偷走,移动支付普及之后就不需要担心了。
因为我们的手机都是时时刻刻握在手中的,小偷也不敢轻易近身,更不能在大街上明目张胆的把手机抢走。
而且用移动支付也不会担心收到假钱,或者出门的时候不小心把零钱掉了。
此外,用移动支付之后,手机平台会自动记录你的每一笔消费,等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查看你这个月的钱都花在哪了。
此项方式可以更有助于我们对资金的管理,以及明确了解资金的流向。
2018年,中国香港已经可以和内地、日本之间实现跨境支付。移动支付全面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实现了“走出去”三个字。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是86%,位居全球第一。优势诸多的移动支付为什么深受国人喜爱,极少有欧美国家的人使用呢?
二、消费习惯的不同消费习惯的不同,让欧美国家的人很少选用移动支付。
1、注重个人隐私
欧美国家的人很在乎他们的个人隐私,如果用现金支付的话,不需要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但是选用移动支付的话,则需要上传很多个人信息。
比如手机号,银行卡和身份证号,甚至还需要人脸扫描。这让隐私性极强的欧美国家人民很不自在。
他们觉得在上传信息的过程中,其实是暴露自己的个人隐私。
而且万一被黑客攻破账户,自己的钱就全部损失了,所以他们宁愿拿着现金也不会把钱都放到移动支付的平台。
2、习惯信用卡
欧美国家的人已经习惯信用卡这种相对来说比较便捷的支付方式了。
而中国人之所以不习惯使用信用卡,是因为建国初期以及后面的几十年之内,人们手上的资产并不多。
也不需要拿一张卡到处支付,拿现金就好。
直到1985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张信用卡,紧接着十多年的时间之内又出现了移动支付。
中国人在还没有习惯信用卡支付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更方便的移动支付,肯定会选择后者。
目前,中国每个人大约有3.6张借记卡,但是只有不到1/3的人拥有信用卡。
也就是说信用卡系统在中国不是特别的流行。这种“不流行”恰恰为移动支付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土壤。
但是在欧美国家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信用卡已经出现了近百年的时间了。
所以他们已经习惯用信用卡支付或者现金支付,再去接收一个移动支付,恐怕会需要一些时间。
总结来说,信用卡支付这种消费形式对我国的影响并没有到根深蒂固这种程度,因此移动支付让国人更快适应。
而发达国家中信用卡支付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很难接受新的支付形式。
3、习惯超额消费
此外,欧美国家喜欢用信用卡支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习惯性超前消费,也不会刻意的存钱,每天都是过着负债生活,透支消费。
而且国家也在鼓励居民使用信用卡。
如果他们选择移动支付,就无法过上透支消费的生活了。
三、政策支持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及银行的支持。国外银行不希望人民选择用移动支付,如果用移动支付的话,他们就会不再使用信用卡支付系统。
可是各大银行就是靠着信用卡支付系统的手续费赚钱的,那大家都不用银行卡了银行怎么赚钱?
这也是移动支付刚刚步入欧美市场的时候,各大银行非常抵制的原因。反观中国的四大银行,极力配合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推广。
当初支付宝在推广上,砸了上百亿的补贴。他们表示,商家只要愿意配合,就可以免费赠送实体收款码,这可近乎零成本的呀。
商家一看,用移动支付不需要买pos机,还不用联网,看起来不错。就这样,支付宝成功捕获了商家的“芳心”。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四大银行的配合。
我们的央行领导目光长远,当机立断的让四大银行无条件的配合绑卡。如果支付平台不和四大银行配合绑卡,那么就没有现在的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平台的身份认证工作庞大,好在有了四大银行的帮助。
这些工作任务量被平摊到了商业银行的网点。银行甚至极力动用自己的渠道和资源,帮助移动支付的成长。
不过在欧美国家,银行不可能无条件的配合绑卡的,因为他们只为自己的股东服务,且仅以盈利为目的。
此前苹果公司就曾经出过一款产品叫做Apple pay,它是具有转账功能的,但是欧美银行生怕苹果公司来分蛋糕,所以断然拒绝配合。
美国本地的产品都不能在欧美国家经营,那么作为中国企业,支付宝和微信恐怕更不能被欧美民众所接受并使用。
最起码国外银行就不会配合。
所以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用移动支付,还是要感谢我们的国家的开明,以及政策的开放。
并且,我们国家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代表的两大巨头移动支付公司本身的风控能力也非常强,能够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
四、科技与技术的保障第三个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保障。
首先,要想移动支付顺利进行,必须要求网络信号全部覆盖,但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并不实用。
首先,他们的网络技术比我们落后,只有大城市的市中心才有网络。比较偏远的山区或小镇网络很差,或者根本没有网。
就好比某一天,你突然去美国偏远小镇上的某一个超市买一瓶可乐。然而,由于网络故障或停电,突然间,付款系统出现了瘫痪,那么所有人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易。
你的可乐也买不了,最后还得靠现金支付。
还有部分的公众号和杂志经常说英国人有多么多爱学习,他们在地铁上都会看书。就算不看书,也会和周围的陌生人进行交流。
但有没有一种原因,他们的地铁上没有网络呢?
根据相关资料表示,英国计划在2025年实现地铁4G网络全覆盖。
中国就不一样了,国内各地信号基本全覆盖,移动支付无风险,再偏远的地方都有网络,哪怕是高山荒漠,都是有信号的。
全球4g基站有500多万个,中国就将近340万个。
近几年来,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发展也是节节升高,比如5G技术。中国作为世界上5G起步最早的国家,目前的技术也是全球领先水平。
此外,在我们国家很少出现地区大面积断网的情况,甚至在疫情时期都没有出现这种事件。
但在疫情爆发的初期,英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断网,甚至无法打电话,无法发短信。
发达国家的基础网络建设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优秀,尤其是5G技术的推进速度,欧洲显得力不从心,远不如中国。
总而言之,科技的限制也让西方国家不便于使用移动支付,西方国家若是想实现网络全覆盖,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结语移动支付并不适用于每个国家,还是需要根据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所进行调整。
虽然移动支付对我们来说很方便,但是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民来说,可能也有一些不便捷之处。
毕竟他们在乎个人隐私,网络又不是全面覆盖的。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中国的网络是全覆盖,但是国外的不是呢?
这是因为欧美地区电信公司都是私人的,他们只会考虑钱赚的多不多,而不考虑是不是所有人都会用上网。
所以也不会花钱去很少的人的地区建设基站,因为赚不到钱。
参考资料:
张国濮 2021-04-17 《“无现金时代”不安全?为何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喜欢用移动支付》
政经学人 2021-02-24 《中国互联网凭什么领先世界?与美争锋!如何吊打欧洲、日本印度》
中国新闻网 2023-12-28 《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居全球第一》
社会科学报 2020-05-16 《中国移动支付,正掀起一场数字金融革命 | 社会科学报》
醒目点
现在我都讨厌扫码支付了,刷脸支付更爽,不需要拿出手机,只需看支付金额,点一下确认就行了
静心尽力
因为整合不了银行
指日可待
发达国家都这样
做好自己
说得好像信用卡很隐私一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稻河村夫
各有千秋,习惯罢了
精神医院副院长
因为钱在余额里
用户10xxx79
小偷都转行了。
对非常非常对
别胡扯了 欧美一样有手机支付 只不过整合不了 成为完整 统一的一个平台,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 信用卡和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