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过年,全国女婿像“渡劫”?网友们的评论,戳心窝

布谷妈妈 2025-01-30 22:23:38

网上有段子说:

过年时,如果你看见这样一些人,他们面孔陌生、衣着光鲜、四处游荡、形迹可疑,见面就朝你傻笑。

请放心,他们不是坏人,只是这里的外地女婿。

这些女婿,一年到头难得来几次,只有过年老婆回娘家时,才要跟着来走走。

他们有着统一姿势:坐立不安、度日如年。

他们不会打麻将、听不懂方言、陪不了酒局,只会无所事事,有弟逗弟,无弟玩狗,无弟无狗,街头游走。

他们折树枝、踢石子、看蚂蚁,啥事没有,就等吃饭,吃完就走。

回娘家过年,全国女婿活像“渡劫”。

但网友们的评论更犀利,戳心窝。

有网友说:这都是新女婿,老女婿在厨房锅铲都干冒烟了。

还有网友说:这一看就新来的女婿,老女婿已经在牌桌上坐庄了。

也有人换位思考:女婿也就待这一两天,而女生嫁人,却要在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人待一辈子。

有网友附和说:就是,一两天就这么难熬,那女方在婆家熬那么多天算什么?

其实,不管是过年回娘家,还是回婆家,总会有这样的难题出现。

一:为什么女婿会感到不自在?

其实,女婿们在岳父母家里感到不自在,并不是个例。

毕竟,平时很少回去,跟妻子的家人不够熟络,面对一屋子亲戚,想插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硬着头皮上吧,怕说错话,干脆沉默又显得更尴尬。

特别是当一屋子人其乐融融地用方言聊得热火朝天时,女婿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像个局外人。

更别说一些地方还有“考验女婿”的传统,比如让新女婿敬酒、劈柴、生火,甚至考验厨艺……对于新晋女婿来说,回娘家简直就是一次大型“文化适应考核”。

很多人笑称,这种“不自在”主要来源于两点:

●第一,身份的转换。

在自己家,男的是儿子,怎么都自在,但到了丈母娘家,身份就变成了“客人”,甚至还带着一点“审查期”的感觉。

●第二,家里家外的不同氛围。

在岳父母家,妻子自然会像小时候一样撒娇、依赖,而女婿则被安排到一个“新位置”,不知如何融入。

于是,就有了这些“尴尬瞬间”——

客厅里热热闹闹聊着往年趣事,女婿一个字都插不上。

丈母娘问:“小伙子喝点不?” 你不喝吧,怕显得不够豪爽,喝了吧,又怕过量。

晚饭过后,全家人开始打牌,而女婿连玩法都没搞明白。

所以,女婿的“度日如年”,其实是一种难以融入的社交局促感。

二:女婿尴尬,女儿回婆家又何尝轻松?

但正如网友所说的,女婿只在岳父母家待一两天,而女生嫁人后,要在婆家生活几十年。

有多少媳妇,在婆家收敛性子,能让就让,以免引起家庭纷争?

过年期间,媳妇要帮着操劳家务,忙着做饭、洗碗、端茶倒水,生怕被说“懒”。

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她也不敢肆意发表看法,怕被说“不会做人”。

明明过年该开心,可一想到要在婆家待上好几天,还要应对各种亲戚,心里就感到压抑。

说到底,不管是女婿在岳父母家,还是媳妇在婆家,核心问题其实是一样的——

一个人离开了熟悉的成长环境,进入另一个家庭,总会有一段适应期。

这种适应,可能是身份的调整,可能是习惯的磨合,也可能是文化的适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的家庭关系,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

三:如何让“回娘家”不再像渡劫?

如果女婿在岳父母家总是坐立不安,如何让这趟“渡劫之旅”变得轻松些?

①主动找事情做,降低局促感

做客的状态总是让人不自在,那就主动找点事干。

比如,哪怕做饭不熟练,也可以主动帮忙择菜、端菜,或者主动跟长辈聊天、陪小孩子玩。

一旦行动起来,就比坐在那里发呆强多了。

②妻子多做“翻译官”

如果女婿不太懂方言、不了解家族故事,妻子可以适当地引导,让他更容易融入。

比如,聊起亲戚之间的事情时,可以简单给老公解释一下背景,让他不至于完全听不懂。

③长辈也要学会“接纳”

有些地方总喜欢考验新女婿,安排各种“任务”,但其实,让一个人自在、受尊重,才是家庭氛围最重要的部分。

④夫妻彼此理解,互相包容

就像女婿在丈母娘家待得不习惯一样,媳妇在婆家过年时也会有诸多不适。

如果夫妻能彼此体谅,不让对方独自“应战”,这段假期也会更轻松。

女婿在岳父母家过年,确实有些尴尬,但如果换位思考,就能理解,嫁到婆家的媳妇,也一样经历着适应与磨合。

其实,不管是回娘家,还是回婆家,真正重要的,是营造一种轻松、包容的家庭氛围。

让所有人都能在这场团圆中,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回娘家过年,全国女婿像“渡劫”。你有什么什么想说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0 阅读:68
布谷妈妈

布谷妈妈

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