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一脸愧疚地跟我吐槽:“昨天孩子又哭闹了,我真是气得不行,忍不住大发脾气,事后又特别后悔。”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么说了。
每次孩子哭闹,她就感觉自己的火气“蹭”地一下冒出来,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可奇怪的是,平时她性格温和,对别人都能耐心十足,唯独面对孩子的眼泪,总是情绪失控。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孩子哭得歇斯底里,自己却烦躁到恨不得马上堵住他的嘴;
明明知道不该吼孩子,但就是忍不住发脾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孩子一哭,我为什么会忍不住发脾气?
“孩子一哭,我就烦躁”,答案其实很简单。
①孩子的哭声,会触发大脑的“情绪警报”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自己之所以受不了孩子哭,就是因为哭声“吵得烦”。
但实际上,这背后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情绪唤起。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杏仁核”,它负责处理情绪,特别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当我们听到孩子哭闹时,杏仁核会迅速做出反应,把这当作“警报”一样的信号,让我们的身体进入紧张状态。
这意味着,孩子哭得越大声,你就越容易感受到焦虑和烦躁,这是生物本能,不是你的错。
但如果我们没有合适的情绪管理策略,这种本能的反应,可能会让自己变得烦躁,甚至不由自主地发脾气。
②面对孩子哭闹,我们“不会处理”
还有时候,我们烦躁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哭得让人崩溃,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让孩子停下来。
“情绪教养理论”发现,家长在面对孩子情绪时,通常会有四种反应:
✅忽视型:觉得孩子哭闹是“无理取闹”,选择冷处理,让孩子自己调整情绪。
✅惩罚型:认为孩子哭就是“不乖”,直接责备、吼叫,让他闭嘴。
✅ 纵容型:只要孩子哭,就立刻满足他的需求,比如给糖、抱抱,但不引导孩子理解情绪。
✅教练型(最科学的方法):耐心倾听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情绪,同时建立合理的规则。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忽视型”或“惩罚型”的模式。
这会让孩子的情绪问题更加严重,家长自己也会陷入“吼完就后悔”的恶性循环。
③我们自己的情绪,会“放大”孩子的哭声
孩子的哭闹,有时候只是我们情绪问题的“引爆点”。
如果我们本身就有焦虑、疲惫、压力大等情绪问题,孩子的哭声会让这种负面情绪加倍放大。
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
当我们自己本身,就烦躁的得不行,或者紧张、压抑时,孩子的哭闹,会放大这种情绪,让我们一下就暴躁起来,甚至崩溃失控。
所以,那些总是被孩子哭闹“激怒”的人,很可能并不是单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情绪,就还没有被处理好。
④压力太大,导致情绪“临界点”过低
不得不承认,现代家长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工作上的压力、家庭责任、经济负担、社交焦虑……
这些看不见的压力,像一根根紧绷的琴弦,一旦孩子的哭声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就容易情绪爆发。
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大脑中的理智部分,就会变得迟钝,而杏仁核(负责情绪反应)部分,则会变得更加敏感。
这意味着,压力大的家长,更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的哭闹。
二:3个实用方法
“我也不想吼孩子,可到了那个点,根本忍不住!”很多人会懊恼自己当时的失控,那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①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去管孩子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第一步不是急着让孩子闭嘴,而是先觉察自己的情绪。
●深呼吸3次,让大脑的“理智区域”重新上线。
●告诉自己:“孩子哭闹是正常的,不代表我是个失败的家长。”
●如果真的太崩溃,可以暂时离开现场,喝口水、听首歌,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回去安抚孩子。
当我们的情绪稳定了,孩子才能真正被安抚下来。
②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用哭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哭,是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家长可以用“情绪教练”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 蹲下来,和孩子保持眼神交流:“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吗?”
✅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孩子的情绪:“你是不是因为积木倒了很生气?”
✅ 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可以试试再搭一次,还是你想休息一会?”
这样,孩子不仅能更快地平复情绪,还能学会如何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感受,家长也不容易陷入焦虑和烦躁的循环。
③ 给自己一点喘息时间,别总是“全职待命”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对孩子的哭闹特别敏感,是因为自己的“情绪电量”已经见底了。
★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放松的时间,哪怕只是10分钟喝杯茶、看看书、听音乐,也能让心情缓冲。
★适当寻求帮助,让爸爸、爷爷奶奶偶尔帮忙带带孩子,不要觉得育儿只能“一个人扛”。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家长也是普通人,不可能永远保持冷静,允许自己偶尔情绪失控,但重要的是事后能调整和修复。
孩子的哭声,确实让人烦躁,但它背后隐藏的,并不仅仅是“吵”而已。
它触发了我们的情绪反应,暴露了我们的焦虑,也放大了我们的压力。
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心理机制,学会调整情绪、掌握应对策略,面对孩子哭闹时,我们就能少一分暴躁,多一分耐心。
毕竟,孩子的哭闹只是短暂的,而我们的理解和耐心,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安全感”。
“孩子一哭,我就烦躁,忍不住发脾气”,这种情况,你遇到过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读书、带娃、写作,分享育儿知识,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