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南明区一个商业广场最近出了点事,闹得挺热乎。事情的主角是匡先生,一个在广场里卖铝丝工艺品的小商户。因为生意不太好,他灵机一动,觉得临近春节,不如顺手带点春联来卖,也算借节日气氛补贴一下亏损。但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决定直接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管理方发现后立马就炸了。他们说匡先生超出了合同约定的经营范围,违规操作。为了表明态度,他们干脆利索地采取了一项硬核措施:拉闸断电!这下好了,本来想多挣俩钱,现在连灯都没法开。这波操作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媒体和网友也纷纷站出来吵成一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对谁错?该怎么评理?
先来说说事件背景吧。匡先生租的是一家主营铝丝工艺品的铺面,但可能大家也知道,这种小众产品本身受众就有限,再加上现在人流稀少、生意惨淡,他不得已才另辟蹊径搞起副业。不过别误会啊,人家不是彻底改行,就是趁着过年时节卖些春联罢了,说白了就是权宜之计。然而管理方可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合同里面写得清清楚楚,只能做工艺品,你突然冒出这些红彤彤的纸张是什么意思?再者,如果他们今天放任你自由发挥,那其他商户是不是也会效仿,到时候整个街区岂不是乱套?
于是问题焦点摆在桌面上:什么叫工艺品?这个定义含糊其辞。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印刷版春联算吗?毕竟它既不像传统毛笔书写,又不像纯手工作坊制作,大概率属于流水线生产,看起来跟艺术搭不上边。但是转念一想,它有一定设计感、符合文化创作属性,是不是又能勉强归类到现代化工艺这一块呢?更何况逢年过节需求旺盛,消费者接受度高,这难道不能成为一种合理理由吗?
公众对此也是意见分裂。一部分人站在匡先生这边,为他的处境打抱不平:唉,小本买卖真是不容易,还要被这样卡脖子!还有网友调侃:春联不过百十块钱,你至于吗?但另一派则表示支持规则,没有规矩哪来的秩序,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见缝插针、随心所欲,那还谈什么公平竞争呢?甚至有人分析得头头是道,说这种行为潜藏着破坏商业生态系统的问题,会影响整体运营规划。
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方的话确实有些道理。比如他们提到,要防止同质化竞争,以维护独家商品权益;同时保证不同店铺间互相配合,让整个街区呈现丰富多元状态,而非千篇一律。但即便如此,我们不得不吐槽一句:断电真的合适吗?你可以发警告函,可以协商解决,可直接拔掉电源未免显得太粗暴、太一刀切吧!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各行业已经够艰难,再用这样的方式去逼迫小微企业,无疑雪上加霜。
其实回过头来看,两边都有各自苦衷。从管理方角度出发,他们需要严格执行协议条款,否则树倒猢狲散,全盘皆输。而对于匡先生来说,他只是试图通过合法方式谋求生存,并无恶意,更遑论扰乱市场秩序。所以矛盾根源还是落脚在那份模棱两可的租赁合同上。如果当初能够明确具体规定哪些类别属允许范围,比如注明是否包含季节性商品或者特殊时期例外处理,那么类似纠纷完全可以避免。
反观现实,我们往往忽视灰色地带的重要性。在法律框架内找到双方利益交汇点,用弹性政策替代僵化教条,将远比单纯依赖惩罚机制更加有效且持久。这不仅考验契约精神,也是对彼此诚信合作能力的一次检验。
所以呀,与其继续僵持耗费精力,不如坐下来喝杯茶,好好聊聊,把话说明白,把条件谈妥。不然,一味固守原则只会让关系陷入死循环,到最后谁都讨不到好处。当然啦,该有的规范依旧要坚持,但前提是建立在人情与逻辑兼顾基础之上的双赢局面嘛!
参考来源:新浪网:《贵州贵阳水岸广场售春联遭遇停电 商管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