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体制外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其实是非常大的,早八晚五的工作作息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996的工作模式。面对这样的工作模式,一些人难以适应,因此愿意选择体制内的岗位。
因为一旦上岸,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做到退休。但是有一些职位只是听起来很体面,听起来像是一个体制内的工作,但早已经被体制排除在外,学生们在报名之前应该了解清楚。
一、辅警
辅警这个职业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辅警虽然不是正式警察,但也是穿梭在街头巷尾的一线警务工作者,邻里间的矛盾有他调节,社区治安也由他维护。虽然辅警也处在警察队伍里,但辅警并不是公务员与正式警察有所不同,录取标准也比正式警察要低很多。
要成为一名在职的人民警察,需要是相关专业毕业,而且要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但如果想要成为一名辅警的话,对专业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学历的话也只要大专以上。
如果你是一名大专生想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又或是你的学历已经够了,但是考编制、考公务员却好几年没有考上,那么不妨试着先去做一个辅警,先进入到警察队伍中,然后工作几年之后就有机会申请转正了。
一般是工作五年以后,拥有本科学历,有转正的机会,当然这也要靠个人去争取,因为每年转正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大专生在进入警察队伍之后那么就可以考一个自考本科了,在考公务员儿时自考本科也是被承认的。
二、协警
虽然警察、辅警、协警这三个岗位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很多人也分不清,到底有哪些差别。这三个岗位无论是在薪资待遇方面,还是在工作稳定性差方面,都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别。
其中最好的当然是警察,他属于公务,员其次就是辅警了,辅警的待遇虽然差一些,但还是有望转正成为一名警察的,但是协警就不是这样了。协警对学历、年龄的要求都很低,当然它工作时的权限也很低,只是协助警察完成任务。
三、书记员
在许多机关中都有这样一个,岗位书记员或者会议记录员。其中比较被人们所知道的是法院的书记员,因为在法院开庭时,也是有法院书记员的一席之地的。一些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或是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
尤其是一些女生,在毕业之后就会想从事法院书记员的工作,因为法院书记员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毕竟法庭带有神圣的光辉,人们在看待法院工作人员时自然带上了几分敬意。
一些家长也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做这样书记员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轻松又稳定。女孩子做这样工作轻松又稳定的工作,能安安稳稳到老,不发愁又能兼顾家庭,多好呢。但是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其实这类的岗位在大多数已经取消了编制。
我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已经取消了书记员、会议记录员的编制,因为这样的工作虽然看起来体面,但是他做的工作内容是非常简单的,与公司里的文员无异。如果让这样的岗位继续留在编制内的话,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那取消编制之后,这些书记员的待遇与正式员工就差许多了,他们不再有退休金,薪水也会缩水,而且随时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虽然待遇低了,但他们依然要处理那些文字类的工作,处理文字类的工作虽然风不着雨不着,但也是很繁重的、很累的。随着编制的取,消这类工作的离职率也越来越高。
毕业生真的不知道以上这三个岗位已经被取消编制了吗?他们在报名之前难道不会做调查吗?其实不是这样的,社会上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明知道这个岗位已经不是编制内的岗位之后,还是选择报考,背后也是有很现实的原因存在的。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职场里的内卷也非常的严重,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当今体制外的职场环境。
体制外的工作不仅工资低,而且工作压力大,找到一份心满意足的工作是很难的,选择体制内的工作薪资待遇上可能没有那么高,但相对来说工作量上也有会小一些至少,能有双休,至少能早八晚五准时下班相,对来说安逸一些,这是很多人喜欢的工作模式,当然这也是私企难以达到。
总结: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职场内的内卷严重,许多毕业生不喜欢那种过快的节奏想要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模式,以及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他们依然愿意选择这些没有编制的事业单位的工作,当然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想劝这些学生一句,没有编制的岗位虽然一样在事业单位之内,但也是非常不稳定的,还是要做长远的打算。
用户10xxx73
没编制,你也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