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清补凉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可能是——
听名字像是一种凉茶;
一种不能邮寄的海南特产;
椰子味的冰粉;
你问一个打工人,清补凉的理解大概是,“夏日清凉补贴”。
夏天喝冰粉,成都人的约定俗成,满大街都长出冰粉摊,手搓冰粉冒着气泡,一勺红糖下去颤悠摇晃,暑气消散褪去一身凉爽。
但,也有个别叛变的成都人,偷摸喝起了清补凉。
清补凉裹着热带的风在成都见缝插针,楼下的冰粉菜单更新,清补凉崭露头角,朴素简单的三个字在一众花哨冰粉中脱颖而出。
“好嘛,浅尝一下你们的清凉补”,“好的,但这个叫清补凉”。
以前只吃过椰子鸡,或者欢迎你到海角天涯来,没想到清补凉才是神。
每一个去海南的人都会爱上清补凉,“飞机一落地就点外卖了”,迎接@丸西 的不是海浪仙人掌,而是一排清补凉。
成都人的早饭是火锅,海南人的早饭就是清补凉,肠胃都不错。
清补凉的阵仗不大,但是无处不在,漫步海南街头五步就有一家,门口摞着一堆椰子壳,一排小料在不锈钢盆里铺开,穿着背心踩着人字拖的人光顾,被阳光炙烤的疲态等待一场救赎。
清补凉在海南的地位,比奶茶重要得多,有的店要开到深夜。
我问半个海南人@拉美 吃不吃,一口气发了五张照片给我。
颜色各异形态丰富,“还有一碗炒清补凉”,清补凉没有全国统一,每一家都有自己阅读理解,像拆盲盒也可以私人订制。
你以为是鲜芋仙,一坨水晶凉粉的出现又变成了烧仙草,你以为是一碗八宝粥,一颗汤圆的出现又像在过年,你以为会有抄手,一颗鹌鹑蛋让你眼球夺眶而出。
就是说,如果冰箱里没货,用清补凉做三个菜完全没问题。
因为有点离谱,@彭主任 第一次端到清补凉不敢喝,搅了又搅。
舀一勺料问老板,“这个黄色的是啥子”,鼓起勇气把汤圆咬破,“居然是花生馅儿的”,又着急忙慌寻找,“传说中的鸡屎藤在哪”。
鸡屎藤像中毒的墨绿色,口感拽实但无味,“很像干嚼草珊瑚含片”。
问老板鸡屎藤是啥,“草,一种海南的植物”,是否对成都人胃口,“一般都备注不要”,怎么做的,“手工做的”。
备注不要的也包括鹌鹑蛋,“不允许甜品里下火锅菜”。
我问@丸西 这个绿条是不是鸡屎藤,“不是,鸡屎藤颜色是鸡屎,这个像没有消化的鸡”,不然就是贡菜,“我看像绿舌头切丝版”。
麻烦,吃过的人来揭晓一下谜底。
五谷杂粮是基底,红豆绿豆薏米红枣玉米,应该就是承担补的部分,中间一层是凉粉通心粉银耳芋头为清,西瓜马蹄椰肉则是凉。
十多种配料,每一样都舀一小勺,喝起来的每一口都不同。
最棒的是不甜,所有的小料都只是原味,绿豆开口但不烂,通心粉滑滑的,芋头蒸过,最好吃的是冬瓜薏,很弹牙像QQ糖。
好奇是不是冬瓜做的,老板官方回答,“手工做的”。
看我们接不下去,“其实也不复杂”,我们继续沉默,“但是也很繁琐”,又开口问具体繁琐在哪里,“都是手工做的”。
清补凉还有自己的民间口号,“喝了清补凉,男儿当自强”。
强不强不知道,但确实挺饱的,“在甜品店干了一碗饭”,又冷,“像吃了一个移动空调”,前脚刚离开就想上厕所,“说明很利尿”。
我问老板为什么有人爱吃清补凉,“很健康啊”,一边收碗一边强调,“不是那种买的罐头,都是我们手工做的”。
在广东,清补凉是一种汤,猪肉切条鸡汤垫底,是一种滋补散热的配方,但海南的清补凉是一种糖水,椰子才是点睛之笔。
传统经典的清补凉其实只有两款,椰奶清补凉和椰子水清补凉。
我们之前写过的凉浸浸,戳→《唯一可以和冰粉抢成都人的糖水出现了》,之所以还没上架清补凉,@阿静 说因为椰子成熟度不够,但为了满足我们的求知若渴,“让老公给你们做”。
椰子用刀背凿开,椰汁顺着赤道裂口流淌出来,“青椰的水清甜生津,但老椰子主要是为了吃肉”,一剖开椰香四溢。
老椰子肉可以嚼来吃,像馒头蘸白糖那样吃口感甚佳。
但把肉从壳上取下来很难,需要把壳扣在一个机器上磨成丝,一绞激起千层浪,纯白细碎的椰丝起舞,像剔骨肉一样分离。
而后又把椰丝放进破壁机里榨汁,像榨豆浆一样按着盖子。
椰丝迅速溶于水又幻化成奶,“原来椰奶里居然没有牛奶”,醇厚的椰奶精彩到徐冬冬在场都想抱起来摆一个瑜伽姿势。
静置沉淀,让壳上的黑渣沉底,又搬来一个像食堂装米饭的大桶围上滤布。
漂浮的奶泡与粗糙的颗粒被筛在布上,往下一滴一滴的是清补凉的精华,此刻的空气很沉默,每个人都在慢慢听椰奶落下的声音。
没完,下一个步骤,又抬出一个炒冰机,我心想其实可以不吃炒的。
对不起,我的思绪已经飞去万宁,炒冰在我眼里就是玩沙子。
结果@阿静 表示,这一步不是为了吃炒冰,“而是要降温结块锁住椰奶的香气”,然后又静置一夜,等到椰子油水分离。
差不多两个小时椰奶才初见雏形,@阿静 给我倒了一杯,“醉了”。
微凉的口感,椰奶也有挂壁的本事,口腔唇齿被椰香占据,完全与工业的冲泡感不同,交代的清冽又醇厚,点播一首《热带雨林》。
我问@阿静 喝了这杯到底补哪里,老实人@阿静 笑,“会胖”。
清补凉的本事,是@阿静 在三亚嫚姐那里软磨硬泡得来的,“但他们现在也不教了”,@阿静 成了一个关门弟子。
我说你不怕把秘方泄漏出来吗?“你们快去开店,做清补凉真的太累了”。
@阿静 对清补凉的理解前卫,万物皆可清补凉,那也可以因地制宜。
摒弃五谷杂粮,多的是新鲜水果,干脆的椰片与清爽的椰丝,雪燕桃胶马蹄芋圆也接踵而至,配色醒目诱人自成江湖。
重点是掺上一碗椰奶,纯白透亮的椰奶缓慢渗透进每一处缝隙。
这个过程很治愈,也等于是把碗里每一种小料唤醒,漂浮着沉淀着碰撞着,裹藏在奶皮下温存又自然,留下悠长回味的香气。
我说@阿静 的清补凉完全可以上架了,“确实老顾客都在催我了”。
冰粉的关键是粉,密密麻麻的气泡,勾勒起了红糖的深情,而清补凉的关键是椰子,两分讥笑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
清补凉的关键词,@拉美 顾名思义,“清爽,凉快,大补”。
这是海南人的命,@彭主任 的海南同学曾经因为买不到清补凉,索性在寝室用电饭煲熬绿豆汤解愁,后来一毕业就自己开了一家清补凉,向每一个成都人按头安利。
也是每一个去过海南人的精神寄托,@丸西 跟@米真 出差去海南,“顿顿都要吃”,从路边小摊到网红打卡,“想看每一家有何不同”。
在成都发现一家清补凉,@丸西 就要在群里吆喝发团购车。
虽然搜索清补凉出来的店零星可见,但其实在暗中收割成都人,坐在玉林一家清补凉,旁边的姐妹正在筹划下次去水碾河吃。
不管风平浪静的椰奶下多么惊涛骇浪,成都人还是想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