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野钓的钓鱼人来说,每年春天就意味着希望。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不少垂钓者早已急不可耐,想趁着清明前后这段时间,好好地享受一把垂钓的乐趣。
经历过一个冬季的蛰伏之后,钓鱼爱好者们肯定都已经“憋坏了”,尤其是上班一族,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信心满满地出门,结果却只钓了几条小鱼。虽然大部分垂钓者并不为渔获,但中鱼那一刻的愉悦,却是很多钓鱼人最向往的事情,钓不到鱼,心情也会大打折扣。
磨刀不误砍柴工,清明前后出门垂钓,有些事情提前做好了,会加快诱鱼效果,缩短鱼儿进窝的时间,鱼儿也会更快咬钩。
第一件事:选择钓位时切莫迷信,“春钓滩”只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适用
春季钓鱼,很多钓友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听信一些垂钓谚语,而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有些垂钓者老认为春节浅滩区域升温快,索性就把钓位选在一些浅滩水域,结果等了半天也不见鱼儿觅食,浮漂一点动静也没有。
其实,一些钓鱼谚语只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才能适用。比如浅滩处,如果水质清可见底,又应了“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注定是钓不到鱼的。
春季垂钓,对钓位的选择要求还是较高,钓友们选位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条件:
1、有障碍物的地方适合鱼儿藏身,比如桥墩、树桩、水坝这些地方,往往是鱼儿喜欢呆的区域,水温也会高于其它地方,选择在此垂钓肯定会好于其它地方。
2、水草是春季鱼类产卵的温床,选择在此下竿肯定没错,前提是要提前扒出一个草窝,一些天然形成的草洞效果更佳,这里也是鱼儿经常嬉戏的地方,自然形成了鱼道。
3、水底不宜太平坦。在一些有深有浅的地方,更适合鱼儿觅食。一些特定的鱼种还喜欢在水底筑巢,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罗非鱼。因此,选择一些水底坑洼的地方,也有助于提升鱼儿咬钩率。
第二:要提前做好“窝子”
春天鱼群的活动范围虽然大大增加,但温度仍没达到让其“疯狂”的地步。因此,提前诱鱼的步骤必不可少,做窝子是惯用的手法。
不少钓友打窝的时候喜欢用手抛的方式,这样做其实等于没有打窝。建议钓友们都准备一把打窝勺或者一个羽毛球打窝器(除非你喜欢用刘志强的方块饼打窝,刘志强钓鱼的时候从不用打窝器,人家是钓鱼大师),在钓位附件每隔三五米做一个窝子,哪个有鱼钓哪个,可以明显提高效率,避免走空。
打窝的时候,窝料里可以适当添加一点诱鱼剂,在鱼儿活性还没有达到顶峰的时候,增加游钓效果。
第三:提前给鱼儿配好“口粮”
老钓友在垂钓前喜欢给鱼儿搞一个“口粮”配方,比如这种鱼饵加几成,那种鱼饵添几分,其实这样搭配针对某些特殊的鱼种和鱼情来说,也算十分有效。
比如“蓝鲫”加“九一八”,就是经典搭配,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红薯大麦膏、果酸等诱食剂,提升诱鱼效果。
一些喜欢野钓的钓友往往认为使用大麦膏、果酸等诱鱼剂,属于“黑坑”钓友的专利,在野钓的时候用这些东西会被鄙视,有人甚至提起这些东西就认为不靠谱,其实并非完全这样,否则一些经常玩“黑坑”的老钓友也不会经常研究那些瓶瓶罐罐了。
垂钓诱鱼剂的成分主要是大麦、乳酸、藻类的提取物以及一些诱鱼因子,使用得当肯定会提升垂钓效果。垂钓新手如果不会各种鱼饵搭配,不妨在饵料或窝料中添加一点诱食剂,提升鱼儿开口的速度,有助于快速上鱼。
不过,添加开口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宁缺毋滥。
第四:各种钓组要提前弄好
有的钓友出钓的时候往往只带两幅线组,结果到了钓点的时候发现不合适,中途更换费时费力。为了适应多种鱼情,建议钓友们至少准备5副以上的线组,以免不时之需。
比如这个季节,野钓鲫鱼的话0.8+1.2号线组就够用了;但如果钓点处有大鲤鱼,也可以换成1.5+2号线组,三四斤重的鲤鱼也可以轻松应对。
结束语: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想要让鱼儿更快地咬钩,只能提前做好功课,所以钓鱼的时候不能太急,把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更容易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