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华为推出来带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带火了整个卫星互联网板块,沉寂了几个月以后,最近几天商业航天板块又遇到了几个催化剂,情绪上涨。
催化剂一:
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又称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红狐三号星座计划,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这也是国内继星网GW计划和上海G60星座后第三个超万颗卫星的星座计划,三大计划合计数量约为3.5万颗。
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液体可复用火箭,以其至少20次的复用设计和高达21.3吨的低轨运载能力,具备一箭多星、平板堆叠卫星群打的能力。该火箭的平板堆叠卫星群打能力,为高效部署大型卫星星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4年4月,朱雀三号完成了关键的"十公里级飞行"改造,预计将于25年具备首飞能力。
依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则,星座计划申报后的两年之内要发射计划的10%,5年内发射50%,7年全部发完。
太空轨道资源的有限性是商业航天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卫星被发射到轨道,有限的轨道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这不仅增加了卫星碰撞的风险,也可能对太空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有限的轨道资源,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协议,以确保轨道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国内三大星座计划申请的3.5万颗卫星也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
催化剂二:
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成立!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 55%、25%、20%的中国信息集团成立,从股东背景看主要来自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通信运营商,覆盖了卫星导航,卫星互联网通信,大数据等多项落地行业。
通过整合星网,兵器集团和移动三家行业巨头的资源优势,可以推动产业链和生态链的构建,加速行业商业化的发展。
卫星用途
遥感卫星主要是利用遥感设备和技术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满足情报,监视和侦查的需求。
导航卫星是这几年国内最成功的方向之一,作为位置数字底座,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已达5007亿元,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已达 5362亿元。
通信卫星主要通过卫星实现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特点。
商业化逻辑的跑通是行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行业龙头SpaceX的Starlink项目实现了显著增长,全球用户数已突破300万,同比翻倍。预计2024年将推出创新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根据Quilty Analytics的预测,Starlink在2024年的营收有望达到66亿美元,并且有望实现盈利,行业龙头盈利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将充分证明商业航天模式的可行性和盈利潜力,同时也将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国内几家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组网发射到运营实现盈利应该还需要3-5年以上的时间
总的看:
按照我的操作思路,一个新的行业值不值得买入有几个因素:
1.纯粹概念--pass
2.有想象空间,业绩落地的确定性和成长性足,重点关注(不能超过2年)
3.行业内个股业绩弹性明显,能带来戴维斯双击机会的优选选择
卫星通信是下一代通信革命的主要方向
国内的商业航天卫星产业出于0-1的阶段,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行业卡位和布局的思路,业绩落地为时尚早。
比如星链在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上的利用就不能单单考虑经济价值,更多的是军事价值。
24年可能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元年,预计可以实现10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相比22年的64次,23年的67次大幅度提升。
根据市场预期看,2023中国火箭市场规模112亿元,到2027年有望达284亿元,CAGR达26%,行业有待继续成长。
从行业受益上讲,短期内卫星制造方面首先受益,远期组网以后终端和运营服务方面受益最大。
虽然想象空间比较大,下游应用卫星互联网,卫星导航都有不错的应用空间,但短期由于行业更多的是概念情绪上的逻辑,仅仅在卫星制造环节能看到弹性空间,但受益个股在业绩弹性上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标的,不符合我的操作习惯暂时就不去深研究了。
有喜欢这方面风格的可以跟着市场操作一下。
------------------------
GB200行业逻辑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