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前言·】——》
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14年,却被称为昏君。但真相远比这些标签复杂。
他建大运河、开创科举,还建造了雄伟的洛阳城。这些工程改变了国家命运,同时也消耗了百姓耐心。矛盾冲突堆积,王朝最终崩塌。但谁能想到,他的“失败”却影响了中国后1400年的发展。
科举开创,寒门的机会来了
公元607年,隋炀帝下了一道诏令。这道命令简短,却搅动了天下士子心弦:设立进士科。什么意思?不靠家世,不看背景,考卷说话,能写文章的寒门子弟,终于有了出头的机会。
在此之前,当官几乎是贵族的专属游戏。大族门第,书香累世,哪怕你文不成武不就,只要姓氏够响亮,照样可以位列朝堂。而那些乡村子弟,虽苦读多年,却只能守着三亩薄田叹气。科举制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切。
隋炀帝为何推动这件事?看似宽仁,其实另有深意。他厌恶贵族门阀的膨胀,想削弱他们的影响力。这些大族垄断资源,对中央的威胁越来越大。他需要一批听命于皇权的新血液。而寒门子弟忠诚度高,是最理想的工具。
诏令一出,天下震动。年轻读书人奔走相告,有人甚至变卖家产,买纸笔,赶赴考场。南方某小村,一个名叫卢照邻的少年,不顾家人反对,独自背起行囊,北上应试。几年后,他高中进士,成为隋朝的青年才俊。
科举的过程并不轻松。首先是县试,数百名士子挤在破庙里,用劣质的墨笔答题。再是州试,竞争更激烈。一旦通过,就能进京参加朝廷组织的终极考试。这些考试分三天,考策问、诗赋,还要讨论治国方略。一旦通过,便能入仕,改变命运。
隋朝灭亡后,这套制度却没有消失。唐朝接手并完善,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选官的核心机制。科举让无数寒门子弟实现梦想,也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它的生命力超越了王朝,更延续了1300多年。
大运河开通,南北连为一体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下了一道令,开凿大运河。这条河从洛阳到杭州,贯通南北,连接了黄河与长江。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数百万劳工,持续多年,还要跨越山岭和平原。工程一开始,就有人反对。部分大臣上书,说百姓已经疲惫,赋税也难以承受。但杨广决心已定。他说:“南北物资不通,如何富国?”
洛阳是起点。这里有繁忙的工地,成千上万的工匠和农民汇聚一处。有人运石料,有人挖土渠,更多的人背着工具埋头苦干。夏天蚊虫滋生,冬天寒风刺骨,许多人倒下再也没爬起来。工地附近,哭声不绝。
南方的苏州是另一个重点。江南物资丰饶,但要运到北方十分困难。没有统一的水路,粮食、丝绸等物资常常滞留,甚至腐烂。大运河修通后,漕运大船可以从苏州出发,一路北上,把物资送到洛阳、长安等地。
最艰难的是穿过山东的段落。这片地区多丘陵,土质松软,挖渠容易塌陷。隋炀帝亲自督战,命工匠们加固堤岸,还派来军队维持秩序。这一段修成后,人们称之为“永济渠”。
大运河的完成,让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前所未有的顺畅。南方的丝绸、茶叶源源不断地进入北方,而北方的粮食、战马也能更快运往南方。
隋炀帝对大运河寄予厚望。他喜欢坐在豪华龙舟上,沿着河道巡视。他说:“天下之广,皆归于此。”在他看来,这条河不仅是水路,更是权力的象征。
然而,这条河也成了压垮王朝的负担。工程耗费巨大,劳役沉重,引发了百姓的强烈不满。隋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大运河的开凿无疑是导火索之一。即便如此,大运河却保存下来,成为后世最重要的运输网络。
辉煌与代价并存
公元605年,大运河开凿的同一年,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这座城市不仅是隋朝的东部中心,更是他个人权力的象征。隋炀帝想要一座超过长安的城市,他要让天下臣民仰望这座“新世界之城”。
洛阳的建设极尽奢华。皇宫墙高十丈,雕梁画栋,楼台亭阁如云。城内九州大道宽阔笔直,能够容纳十辆马车并行。隋炀帝对洛阳的要求只有一个:壮观。
但这座城的成本同样惊人。据史书记载,仅建城初期就动用了百万人力,征用无数木材、石料。江南的劳工被强迫北上,甚至连路上的饮食都要自备。许多人未完成工期便因劳累倒下。
与此同时,百姓的抱怨越来越多。赋税增加,劳役繁重,许多家庭因失去劳动力而陷入绝境。大臣中也有人谏言,认为建城劳民伤财。但隋炀帝从未停止工程。对他来说,洛阳是新隋朝的象征,必须完成。
洛阳建成后,确实成为了当时最壮丽的城市之一。大运河的贯通也使得洛阳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繁荣一时。南方的丝绸与茶叶,北方的战马与粮草,都通过洛阳中转,再送往全国各地。
这座城市的存在证明了隋朝的能力,也埋下了衰亡的隐患。它的辉煌依靠的是百姓的血汗,而这一代价,最终成为压垮帝国的原因之一。
征高句丽
隋炀帝的雄心不仅在国内,也向外扩展。公元612年,他调集百万大军,试图征服高句丽。这是一场耗资巨大、计划周密的战争。但战争的结局,却让他跌入了深渊。
为何执意征伐高句丽?
除了扩张版图,他还想展示隋朝的军事威严,震慑周边国家。他甚至亲自率军,坐镇指挥。但高句丽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再加上补给线过长,隋军多次折戟。
第一次进攻时,百万大军沿辽东进发。高句丽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撤出重要城池,诱隋军深入。隋军被迫在恶劣的环境中作战,粮草难以供应,士兵疲惫不堪。最终,隋军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接下来的两次进攻,也没有任何起色。高句丽的顽强抵抗和灵活战术,让隋炀帝颜面尽失。他倾全国之力发动的战争,不仅没有胜利,还拖垮了国力。
三次征伐高句丽,让隋朝失去了太多。无数士兵葬身他乡,国库几乎被掏空,百姓的反抗情绪越来越强烈。有人说,这场战争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隋炀帝的野心,把他推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