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州的日子里系列三十八:吃面要吃汤听戏要听腔酱菜面真棒啊

葡萄说社会 2025-04-08 22:33:21

我在苏州的日子里。曾经去过苏州运河古镇----吴江平望。平望镇京杭古运河穿镇而过,串起散落沿线的古迹名胜,吸引眼球。比如始建于唐朝的平望驿非常著名,遗址位于安德桥南堍。《百城烟水》记载:“平望,去县南五十里。汉为松陵镇,地属吴县。唐始设平望驿,以宿信使。”平望古镇地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唐朝开元年间始设平望驿,派驿丞管理驿站,以便官方文书传递和来往官吏的食宿换乘,也为往来商旅提供休憩之所。这里的平望酱园最出名,充满江南雅趣,一树一石自有乾坤,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是特别舒服的感受。这里人告诉我,“吃面要吃汤, 听戏要听腔 ,酱菜与面馆让您流连忘返的棒!

我们寻觅这个隐藏在苏州市吴江区的小众宝藏,承载着丰富的酱园文化和历史。这里拥有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平望辣酱制作技艺,那种“侬勿识相,拨侬切辣火酱”的独特风味,让人一试难忘。平望酱文化园的前身是平望达顺酱园,创办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吴江区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这里的辣酱在抗美援朝时期因其能增食欲、御寒冷,被国家作为军需物资运送过鸭绿江。

平望位于苏州、嘉兴和湖州之间,处于江南水乡的核心位置,河湖星罗,港汊纵横,景色优美。平望镇一手抓创新,一手抓更新,持续擦亮“平望·四河汇集”金字招牌,聚焦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立足“小镇生活”体验,导入优质精品项目,运营好各类功能载体,精心织就古今辉映的城镇发展“双面绣”,绘就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平望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吴江郡中部,运河由此向钱塘一分为三,与太浦河交汇,形成四河汇集的绝美胜景。让我们看到如今的平望镇,不仅保留着江南水乡的古韵,更有运河一日生活剧场等节目。延续千年运河文脉,勾勒出全新的江南模样。

平望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古运河宛如一位岁月的见证者,悠悠流淌着千年的历史;新运河则展现着现代水利工程的智慧与力量;太浦河奔腾不息,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頔瑭河波光粼粼,恰似一条灵动的丝带。这四条河流汇集环绕,使得小镇仿若漂浮在水面的一片绿叶,轻盈而又独特。

“登高试长望,望极与天平”,这句古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平望的独特魅力。平望因水而生,那潺潺的流水仿佛是小镇诞生的摇篮曲;因水而兴,四通八达的河道成为了贸易往来的便捷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因水而名,其名声随着水流的奔腾传播至远方。感受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情,同时还亲自动手,与村民一起尝试制作当地特产——米糕、辣酱。

“平望,不止‘平望’!”仰望处,京杭大集联动平望运河非遗、老字号、老建筑,继承文脉,创新赋能,精心打造具有古老运河风味的现代产业;深望处,大龙荡、柳家湾、运浦学堂、油罐艺术中心等,共同演绎古韵今生,成就传世精品;回望处,古宅老街尽显中国传统村落的诗与远方,长漾里、稻米香,铺展出城乡一体的美丽画卷;展望处,黄豆、食盐、面粉 阳光、雨露、时间 酿就了江南人餐桌上的特殊一味 平望辣酱与酱面。选购平望辣酱、酱菜等酱制品,将这份独特的非遗文化带回家。特别推荐酱黄瓜和小萝卜头,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美味。也是中华美食365美食探长舌尖上味蕾的发现之旅。

平望受千年烟水的浸润,精心酿就了小镇的百年酱园。这其中蕴含着代代相传的工艺和匠心,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汗水。自从平望“四河汇集”被列入苏州运河十景,前来旅游的人如潮水般涌来。平望辣油辣酱的名气更是响彻四方,不仅吸引了本地人的喜爱,还让远方的游客赞不绝口。平望镇始终坚持,传承、保护、利用好悠久灿烂的运河文化,高质量打造展示大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特色的‘最美窗口’。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有目共睹。老街经过精心的修缮和改造,恢复了江南旧时的风貌。那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让人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百年酱园也积极创新,在这里开设了面馆,不仅卖面,还出售各种美味的酱菜。面馆里,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配上香气扑鼻的酱菜,让食客们流连忘返。而酱园出售的酱菜,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佐餐小菜,还是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都备受欢迎。

江南自古有酒肆、茶楼、面馆依街林立的风貌,我在苏州吃面是生活的日常之一。走过光亮的石板路,特别在平望找到了这家百年酱园面馆,被店内古色古香的装修吸引,落地长窗、高高的柜台、老式实木长桌椅。倚门而坐,与小九华寺宝塔隔河相望,春风拂面,经声佛号不时入耳。

依照苏州人不时不食的习惯,春吃雪菜肉丝面,夏尝三虾面,秋拌蟹黄面,冬尝羊肉面,四季有花样。平望百年酱园与面馆,主推各种苏式面点,同时销售辣酱、乳黄瓜、蜜汁姜片、什锦菜等平望酱制品。在这里,延续百年的古法酱香串联起众多“儿时味道”,调和出江南美食的醇厚灵魂。

面点讲究的是浇头,浇头用小碟分装,端盘上桌,这样保证不会和面汤串味。“吃面要吃汤,听戏要听腔”,面端上来,内行人先喝上一口汤,也叫布局。汤色讲究清而不油,味鲜而食后口不干。好的高汤是面的灵魂,也是做好一碗面的关键,用大骨、蹄髈、土鸡、老鹅、老鸭、鸽子、鳝骨,隔夜文火慢炖。汤讲究一个“吊”字,要有老汤再用新汤,这样才会越吊越鲜。

苏式面浇头叫锦上添花,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浇头上,即“面码”。这家面店浇头花样一点不少,丰俭自便。八元一碗的素浇面颇受欢迎,不少老人图方便中午就来吃碗面,每一碗浇头都单独爆炒。大肠面不登大雅之堂,但他们做得就是好。干挑的面条油光锃亮,足量的大肠浇头和着青椒、蘑菇、蒜叶,洒上胡椒粉,没一点异味,自加半勺辣酱,吃口酥而不烂,肥而不油。续一碗免费的番茄蛋汤,干湿搭配,感觉不要太好,都说动物内脏要少吃,但很多食客还是惦记这一口。

热气腾腾的厨房间都是年轻人的天下,细面下锅几下就要出锅,没几年工夫是学不出来的。笊篱捞面时间要精准,一两面绝不会下二两,装碗要求不拖水、不泼面,拌翻时要像“观音头”,入碗时要像“鲫鱼背”,拌面抖翻、卷紧做成,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得我目瞪口呆。

在百年酱园面馆还尽可免费品尝他们生产的各种酱菜辣酱。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的爱心,进店里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做事先做人,这也许就是他们的成功密码。

来四河汇集的平望,走一走安得老桥,烧一支小九华寺的清香,品尝一碗百年酱园的好面,还可带上一份老字号的平望酱菜,如此踏青,岂不美哉。

平望百年酱园与面馆与质朴的平望老街辉映一体。客人进店,恰巧得空的大厨会亲自到前台接待,记下“少面”“免青”“多汤”等口味叮嘱,起锅、炒浇、落面、上桌,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处处可窥“匠心”所在。

酱菜,古称菹、葅,乃中华饮食文化中一缕悠长而深厚的韵味,源远流长,穿越千年的时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早在《周礼》中,便有关于酱菜制作的记载,其时,人们已懂得利用盐分的防腐作用,将蔬菜腌渍保存,以备不时之需。《诗经·小雅·信南山》中亦有云:“既方既皂,既坚既好。”这虽是对农作物的赞美,却也间接反映了古人对食品加工技艺的重视,其中包括酱菜的制作。

酱菜的制作,实则是一门艺术,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精粹。从挑选新鲜蔬果,到精心调配的酱汁,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对生活的热爱。古时,人们常以酱菜佐餐,不仅因为其口味鲜美,更在于其保存食物的功效,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季节里,酱菜成了餐桌上的珍馐。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言:“酱瓿新开,香浮瓮面,色映盘心。”生动描绘了酱菜开启时的诱人景象,以及其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酱菜的种类繁多,从北方的酸菜、泡菜,到南方的梅干菜、腐乳,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与故事。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象征。

酱菜就粥喝,吃起来就应了“清粥小菜”这个词,清爽可口。夏秋的瓜果蔬菜腌制成酱菜,不仅冬季可以食用,而且能吃到来年春天,可谓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

我们探究平望酱菜有什么营养价值?酱菜中含有乳酸菌等有益健康的物质,又具有特殊香味,是一年四季深受人们喜爱的菜肴。酱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菌,这对儿童、中老年人有助消化、调节肠胃功能的好作用。还是一种很好的开胃菜。

平望酱菜的产品特点有哪些?吴江的平望酱菜因为品质好,口味佳,在国内负有盛名。比如蜜汁姜片,棕黄色的卤汁浸泡着片片嫩姜,夹起一片入口,甜脆鲜嫩的感觉溢满味蕾。

平望酱菜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中国酱的酿造技术,是经历了缓慢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史前时代炎黄先民的造酱技术理所当然是原始的,简单的盐渍,应当是其基本特征。先秦时期中国酱的酿造工艺应当在各种“醢”中去认识。醢,《说文》释为“肉酱也”。酱,《说文》则释为:“醢也,从肉、酉,酒以和酱也。”“酉,酒也,八月黍成可为酹酒。”“酒,就也……从水酉”。段注:先秦“醢无不用肉也”;“为酒多用黍也”;“以水泉于酉月为之”。就是说:先秦的醢基本是分别用各种肉料(加入适量的谷粉)与酒合制的。这里,适量的谷粉(当时应当主要是黍粉)是为了促进发酵,而酒则是用来有效掌握发酵的(当然谷粉和酒同样也有味道和口感的意义)。这种方法,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考察时发现。

在平望百年酱园面馆,酱菜不仅是餐桌的点缀,也是前台的明星。一碟赠送的蜜汁姜丝和乳黄瓜,是佐面的“最佳拍档”。倘若觉得意犹未尽,便可到前台购买些平望调料酱品有限公司自产的卤汁酱菜,循香探店的同时,也将平望滋味捎带回家。

平望调料酱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平望顺达酱园,始建于1874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抗美援朝时期,平望辣酱还曾作为军用物资送往前线,支援总量达10万瓶,为在冰天雪地里战斗的志愿军战士捎去祖国的温暖。如今,这份温暖也延续到了酱园面馆。

不断改进的是原料与食材,传承不变的是工艺与匠心。期待酱园面馆像平望酱园一样发光百年,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跨界推出更多时新品类,在迎合大众口味的过程中,传播好酱香故事。

0 阅读:0
葡萄说社会

葡萄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