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365:探访镇江香醋秘籍演绎着“中国味道”

葡萄说社会 2025-03-24 20:16:50

“吃醋”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对人生的经营。每逢夜幕降临,镇江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一点点照亮,当锅碗中升腾起醋香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其乐融融,是一天中最踏实、最温馨的时刻。“菜肴要蘸醋、吃面要加醋、饭前还要喝上一口醋”,藏在基因里的记忆,长在身上的传统,就这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镇江人。方寸盏碟里,品的是人间滋味,享的是快意人生。镇江醋之酸甜,恰恰代表着镇江的城市态度——永远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温暖着每一个踏上这方热土的人。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说,特色饮食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缩影和标志,也是价值和传承。一碟醋,一方土,一城人。新时代的镇江故事正在续写,“镇江很有前途”的美好未来正在加速跑进现实。他在学习强国发表{镇江醋里见风骨}的文章,我们读后受益匪浅,继续探访镇江香醋 演绎着“中国味道”。

我们中华美食365美食探长,走遍大江南北,特别看到上海人吃大闸蟹喜欢用镇江恒顺香醋佐料;也看到每逢江南设宴,宾客面前必有一碟浅浅的镇江香醋,醋的颜色黑得发亮,就像米颠作画偏爱的徽墨,又隐隐溢出清雅沁人的香气,不浓不烈也足够醉人。镇江香醋为何如此令人沉醉?答案,或许就藏在江河交汇的风光与精益求精的匠心里。一碗锅盖面,就着肴肉,蘸着香醋,最是人生快意享受,最是镇江人的独特味觉记忆,最是乡愁的味道。

风光造化风味。好山好水出好醋。镇江人充分发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巧思,取金焦之灵气,汲江河之精髓,采江南糯米塑“香醋之肉”,制三伏大曲壮“香醋之骨”,引中泠清泉润“香醋之血”,培百花醪糟育“香醋之魂”,镇江如云胜景皆入瓮中,沉淀出这坛甘醇佳酿。这样的醋,天生就带着江浙的风雅韵致。“比来若问东吴使,醋浸曹公第几瓶”,是醋腌青梅的闲适;“醋酽橙黄分蟹壳,麝香荷叶剥鸡头”,是蘸醋品蟹的满足;“小著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是冬食醋芹的悠然。清风徐来、醋香悠远,这何尝不是与天地风华在美妙交流。

镇江醋又称镇江香醋,是江苏省的汉族传统名产,属于调味品。香字说明镇江醋比起其他种类的醋来说,重点在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镇江醋属于黑醋/乌醋。镇江香醋创于1840年,驰名中外,1909年开始少量出口,在国内曾5次分别获得金牌奖、优等奖、一等奖等,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其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

“丝丝的酸、微微的甜、悠悠的香”,酽醯醇醴,余味袅袅。马明龙写道:“镇江香醋,容纳了镇江人对美味的向往、美好的追求,诠释着山水花园名城的独特魅力。一碟醋,一方土,一城人。新时代的镇江故事正在续写,‘镇江很有前途’的美好未来正在加速跑进现实。”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李红表示,“我们打造的是一座有味道的博物馆,希望以味道为核心,传承和弘扬传统的国家级非遗酿醋技艺,让醋文化和恒顺企业文化中的工匠精神,通过社会科普教育、研学以及企业间的交流等活动,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匠心铸就匠艺。“醋”字拆解开来,便是“酒”的半边和“廿一日”。酿醋必先酿酒,是镇江人对“杜康造酒儿造醋”的理解和坚守。从一粒米到一滴醋,需要经历48道工序,耗时9月有余,寒来暑往、日晒夜露,经历足够多的时光雕琢,才能被称为镇江香醋。这一过程因至纯匠心而愈显珍贵,背后蕴藏的韧性、定力,本就是镇江城市精神的凝练,所以成书于镇江的著作,多为集大成之作。《昭明文选》归拢诗词歌赋,《文心雕龙》涵盖文章体例,《世说新语》集录名士风流,《梦溪笔谈》囊括百科技艺……精于工、匠于心,正是一代代镇江人潜心追梦的缩影。

透过这碟醋,我们看到唯守正者稳。镇江人坚守古法、弘扬技艺,以汗水为酵母,用勤劳作原料,踏踏实实酿好醋,扎扎实实办好事。与镇江香醋深度绑定的恒顺集团,早在1910年就获得“南洋劝业会金奖”,先后5次荣获国际金奖。看到唯创新者进。镇江人开拓进取、奋楫争先,不断推动香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乔贵清等国家级非遗传承大师,沉积出“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江香醋成为中欧首批地理标志互认互保项目产品、我国第一个获得欧盟保护的调味品,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镇江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扬子江浩浩荡荡,大运河舟楫如梭,江河交汇处的镇江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雄秀兼备、风骨天成。这份风骨,致广大,“天下第一江山”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尽精微,一碟香醋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镇江香醋,容纳了镇江人对美味的向往、美好的追求,诠释着山水花园名城的独特魅力。镇江有三怪,肴肉不当菜,面锅煮锅盖,香醋摆不坏。镇江的美食离不开香醋,去腥解腻,酸甜适宜。说到香醋的酿造,拥有18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恒顺香醋,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深刻而不深沉。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自古以来,食醋蕴含着药食同源、食疗合一的深刻医理。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注》中记载了镇江米醋的入药用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强调只有酿制二三年以上的米醋才可以入药,其余的醋只能吃;近代,《现代实用中药》中指出醋用于结核病之盗汗、为止汗药,又伤寒症之肠出血、为止血药。种种研究表明,镇江香醋本身就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却不深沉霸道,甘于作药引伴服,能促进吸收、调节脏腑,起到互融互促、增强疗效之用。如今,镇江中医院的医生仍会根据不同病症开出“醋方”。“家有二两醋,不用请大夫”,这句镇江香醋食疗“秘法”依旧在民间广为流传。

独具江河山林胜,兼具南北中西姿。千百年来,南徐之地的雄浑民风与江南水乡的秀丽民俗在这里自然融合,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可甜可咸、又米又面的饮食风味在这里相容共生。为何?无疑这口香醋是最好的“调和剂”,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一种“味”。

相传宋代,金山之巅、妙高台上,苏轼、黄庭坚、佛印在镇江金山寺品尝桃花醋。东坡以为酸,佛印以为苦,鲁直以为甜,三人神态迥异、各有所感,品出了儒释道对人生的不同看法,故称为“三酸”。如今,蘸一口搭配牙姜的镇江香醋,早已在舌尖味蕾埋下了“丝丝的酸、微微的甜、悠悠的香”,酽醯醇醴,余味不绝,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让人深邃。

一口酸,意味这般深长。醇者,意思是纯正悠长。一缸经过数十年熟成的醋,历经无数寒暑,醋浆变得如醴如酪,甜包裹住酸,启封的瞬间,空气中立刻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如同日子越久,味道越醇厚。生活中,醋的意味更为深远。据《朝野佥载》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赐予宰相房玄龄美女为妾,但因其妻强烈干涉,便设宴令其喝下“毒酒”,夫人含泪饮毕,才发现是一种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

五斗醋,回甘如此绵长。酽者,意思是汁浓味厚。和酒一样,醋也有度数,共分9级,由醋酸含量决定。镇江香醋,一滴馨香入口,酸尽方有回甘,其味丰而有层次,恰似峰峦绵亘、溪流纵横,道道沟壑贯穿其中,令人赞不绝口。正如恒顺老字号的发展史一样,历久而弥新。镇江档案馆至今藏有恒顺清末民初的9张老执照,泛黄的纸张、隽秀的字迹依稀述说着恒顺那些年作为官酱园不平凡的往事。

1840年清道光年间,以“恒顺”为字号,创办“朱恒顺糟坊”,在之后的几十年间,糟坊名称数次变更,但“恒顺”二字始终不变。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恒顺已在风雨中走过18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恒顺人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仅将“恒顺众生”的精神传承至今,也让老字号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从近现代“五业兴盛”的工商业探索起,镇江民营企业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冷遹、陆小波、陈光甫等一批实业报国的民族企业家;再到改革开放后“四千四万”的先行先试,开辟乡镇企业发展新征程,皆是当代镇江人入水弄潮、搏击江海,昂扬进取、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王阳明曾说过:“鼻吸五斗醋,方可作宰相。”镇江人民在逆境中显现出的宽厚坚韧,不仅凝练出“风骨傲然”的精神底色,也构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精神特质。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香醋作为日常之备,食用药用,皆是上品。江南“美食宝典”《随园食单》里,醋就占有一席之地:“醋用米醋,须求清冽”“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苦酒汤(苦酒即米醋)”列为著名药方。由此可见,醋既可佐味,亦可调养。

平和而不平庸。镇江香醋集“色、香、酸、醇、浓”于一体,酸甜柔和、色浓醇和、口感绵和、中正平和。苏东坡在这里品尝了醋烹鲥鱼后,诗兴大发,把包裹着鱼肉鲜味的醋香称为“桃花春气”。2001年,有位宁波人偶然发现藏有上世纪80年代的镇江香醋,20多年香气居然未变。这瓶醋如今被收藏在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成为“香醋摆不坏”的有力印证。作为五味之首和“食总管”,醋有提味增香、去腥解腻、开胃生津之功效,而镇江香醋犹善调和四味、令老少皆宜,更是开国大典第一宴八大冷菜之一的水晶肴肉指定搭配。这口醋,居中而得其所,平和而不平庸,每天都在街头巷尾调和着、演绎着独一无二的“中国味道”。

在中国这片广袤而多彩的土地上,美食文化犹如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镇江香醋,作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其独特的秘籍,演绎着令人陶醉的“中国味道”。

镇江香醋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承载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据历史记载,早在古代,镇江香醋就因其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备受推崇。

其制作秘籍蕴含着深厚的工艺精髓。从原料的精选开始,每一颗糯米、每一粒麸皮,都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品质上乘。酿造过程更是讲究,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参与其中,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使得醋液逐渐形成丰富而细腻的风味。

镇江香醋的独特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制作工艺上,还在于它与当地文化的紧密融合。镇江,这座充满江南韵味的城市,其饮食文化深受地域特色的影响。镇江香醋作为当地美食的重要调味品,为诸多经典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例如,镇江肴肉,若少了镇江香醋的点缀,便会失色不少。

从社会角度来看,镇江香醋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产品,更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当地人的情感和记忆。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镇江香醋依然坚守传统工艺,同时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在国际舞台上,镇江香醋也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品尝到这一独特的“中国味道”,为其倾倒。它成为了中国美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向全球展示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镇江香醋以其神秘的秘籍,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绎着迷人的“中国味道”,成为中华美食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恒顺众生,醋香百里俗语讲:“烹炒煎炸盐为主,五味调和醋为先。”自古以来,醋便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而镇江,也是一个“无醋不欢”的城市。

1840年,朱兆怀先生创办了“朱恒顺糟淋坊”,由此开启恒顺的百年之旅。时至今日,恒顺已先后2次荣膺“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暖心家味,文化传承;恒顺香醋,以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与优秀产品远销海内外,支撑滋润着镇江乃至中华美食的口味。“镇江香醋摆不坏”,老醋厂、浓醋香,这些都能唤醒镇江人关于家的记忆。

2003年,镇江选择将“一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作为城市广告语;2006年,恒顺独有的香醋酿造技艺,成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恒顺170余年砥砺前行,值得镇江人民为其而骄傲。看久了诗和远方,也总贪恋家乡的一碗味道。借醋香滋味,恒顺讲家乡味道。

0 阅读:3
葡萄说社会

葡萄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