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一座自然山水交融的城市,它地处江汉平原东部的长江中游腹地,中国第一大江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此交汇,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两江鼎立的独特格局。武汉市域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其水域面积竟然占到了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武汉市域内的地貌是以丘陵和平原相间的波状起伏为特征,辖区内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湖泊周边的低洼地带。武汉市的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地貌属于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北部低山林立。
武汉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使得武汉市域内的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其特殊的地理特征造就了武汉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武汉市内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水域面积竟然占到了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武汉的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江、府河、巡司河等,主要湖泊有东湖、汤逊湖、梁子湖等50多个,其水域面积达到了2217.6平方千米,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使得武汉市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市还拥有低山丘陵1551平方千米,包括九真山、蛇山、龟山、磨山、木兰山等,它们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武汉长江之滨的龟山恰好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它不仅是武汉市的地理中心,还被很多游客称为“中国角”与“亚洲心”。龟山东西长1800米,穿山越岭的步道长达2000米。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相传大禹治水时,遇到了一头水怪作乱,经过数年的斗争,最终依靠灵龟的力量降服了水怪,成功治水。灵龟化为一座山,因此得名龟山。目前的龟山上不仅拥有禹王宫、鄂王庙、关王庙、桃花夫人庙等众多名胜,还有武汉三大名胜之一的晴川阁以及亚洲第一座电视塔龟山电视塔。而位于武汉蔡甸区的九真山是江汉平原第一高峰,是一座风景与名胜兼具的旅游胜地。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云雾山是一个城市郊野公园,它方圆25平方千米,自古就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的美誉。位于武汉中心城区内的洪山在南宋之前被称为东山,因位于武昌古城之东而得名。洪山在古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留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最为知名的就是洪山南麓的宝通寺,宝通寺被誉为武汉地区的四大佛寺之一。宝通寺始建于1307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其庙后的高处配建有一座巍峨耸立的洪山宝塔,游人可以顺着高塔内的石级台阶,攀上宝塔之巅,一览武昌老城与新城以及不远处的城中大湖东湖的风光。
武汉西部的九真山是国家森林公园,也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景区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鸟语花香,四季景色迷人,是古汉阳县之镇山。武汉北部的黄陂区木兰山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天池、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面积78平方公里,是木兰将军的故里,佛道两教圣地,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武汉东部新洲区境内的将军山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武汉第一山”之称,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著称,是问津文化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江夏区的八分山是武汉南部最高的山峰,曾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佛教文化中心。
武汉市山水平原兼胜的地理特征对城市公园建设具有显著优势,武汉市的许多公园直接建设在湖畔或江边,既美观又实用。截至2024年,武汉全市的各类公园数量达到1000余个,基本形成了布局均衡、全龄友好的千园之市的城市格局。此外,武汉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市域内的汤逊湖与东湖是目前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两大城中湖,市民们可以零距离亲近大自然并欣赏湖光山色。武汉市属的区名中,有江岸区、江汉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东西湖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这8个区的名称天生就打上了“山水”的烙印,武汉是真正的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