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了各位,又一个中国超级工程正式c位出道了,这两天刚刚刷屏的深中通道,深中通道有多牛呢?海上架天路,海底筑长城,海中生双岛,这些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啊,他都做到了还不说啊,还一口气创下了10项世界之最。
这是开通当天的桥况啊,开通两个小时,车流1.6万辆,刚通车就堵车了。不就一座桥吗,整的跟明星见面会一样人山人海呀,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原因很简单,粤港澳大湾区,8600万人等待深中通道已经太久了,这可不是我胡说啊,咱们先拔高格局,来看看这个事的顶层大逻辑?
大家都知道,在珠江口两岸包括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东莞、珠海、中山等等在内的,经济强势形成了一个100公里的黄金内湾,这条黄金内湾整体的城镇化率超过85。什么概念?直接吊打美国的城镇化率,不仅仅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更是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但以前要想跨过珠江这条路,那是个什么情况呢?珠江上最早的大桥叫虎门大桥,高峰时期都是一天20万辆车次打底,每辆车通行费是40块钱,一天通行费收入那就是800万,可以说是中国最赚钱的大桥了。
不过后来广东发展太迅速,珠江两岸一座桥肯定不够,于是就有了南沙大桥。但是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啊,是拥有上千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所以珠江两岸每逢节假日,这两座大桥上拥堵的车龙就连绵十几公里,堵的人都想从桥上跳下去。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啊,2020年 虎门大桥,因为水马还有大风造成的这个窝震现象,整座桥都震动起来了,当时珠江两岸的交通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那这一次呢,深中通道一开通,虎门大桥压力就小了,更加通畅了。
整个粤港澳大湾区8600万人,直接进入了一小时生活圈啊,在广东的朋友们,以后你在深圳前海下了班,去中山吃个饭,聚个餐再回到深圳,爽歪歪。
不过如果你以为深中通道的价值就只是通勤交通、人员来往,太小看他了,因为更重要的是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格局也彻底打开了。要知道由于资源禀赋差别等等因素,珠江西岸的发展总是慢半拍。尤其是东岸,还有深水港口带来的地理红利。西岸城市在承接高端产业上天然是吃亏的,逐渐就形成了东强西弱的格局。
那去年的珠江西岸城市的GDP总和仅仅为东岸城市的1/5啊,像中山,珠海它土地广阔,地价也低,但是产业更多集中在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家用电器等等传统门类,这些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没有什么高端的产业。而珠江口东部的城市,像深圳人不缺高端产业啊,但最想要的是什么呢?是土地啊。
大家可能不知道啊,深圳的面积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是上海的1/3,广州的1/4,北京的1/8,但是他对于土地的需求却很大。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珠江口东西部城市正好互补发展,像什么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之类的,两地产业合作模式不再是梦了,产业腾飞指日可待。
最后呢再想个小插曲,深中通道最初建设的时候啊,由于国内没有相应的工程经验。为了学习经验,咱们的工程人员也曾经想到,当时正在建设的国外某个隧道去观摩。结果啊,对方不但不让我们靠近啊,说只能在现场200米外看一眼啊,还要专门拉根警戒线,生怕我们偷学了技术似的。
如今,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横空出世,不知道那些国外的技术方,现在脸疼不疼啊。不过可以肯定我们攻下了跨海隧道和桥梁的技术难关,之后,这些国外技术方的腰包肯定会疼了,因为项目他们接不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