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足协公布了2025赛季的准入名单,一共有49家俱乐部通过了资格审查,广州队却没有在名单上。
这不仅是一个俱乐部未通过准入那么简单,更是连续三年,广东的球队都在准入关卡上栽了跟头。
有网友在看到这个消息后评论道:“感觉广东球队已经成为准入的‘边缘人’了,每年都有一个上榜,真是够了。”这话虽然带点戏谑的味道,但从近几年的状况来看,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大家还记得2023年广州城的情况吗?那一年,这支球队直接宣布暂停运营,实打实的“说停就停”,让人大跌眼镜。
接着,深圳市足球俱乐部也没能通过准入资格,彻底断送了他们继续征战职业联赛的机会。
今年,广州队没能过关,意味着广东省的职业俱乐部已经连续三年,年年都在准入门槛前摔跤。
有人会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广东的足球水平就这么低吗?其实不然,广东足球的历史和底蕴都不差,从广州恒大到广州城,再到深圳队,近些年来一直有实力的俱乐部。
但问题的关键恐怕不仅仅是在赛场上的表现,更可能是在俱乐部运营、财务管理、甚至是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短板”上。
比如资金链问题、债务拖欠、股东更换这些看似不直接关系比赛成绩的因素,实际上在俱乐部的整体运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些方面没有达标,哪怕球队在场上打得再好,也依旧无法通过准入。
不禁让人感叹,广东这块“足球大省”的牌子似乎越来越难拿下了。
有人说,这也许是当下中国足球的缩影,豪门俱乐部风光一时,却容易在背后的基础建设上掉链子,最终导致走到“合规审查”的时候,问题暴露无遗。
看似是一个个“小问题”,汇聚起来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网友”也在评论区里说:“说实话,不仅仅是广东的球队,整个中国足球圈,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财务透明、俱乐部运营健康,这些才是基础。如果光有个大老板撑着,没能把这些内部建设做好,迟早有一天要出事。”从这角度看,广州队、深圳队的“准入失败”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职业足球环境问题的一部分。
现如今,许多俱乐部都在大肆烧钱,但对俱乐部自身的长远发展、管理规范、合规性等层面,却往往忽视了。
这种情况,换个角度想,也能看出中国足球管理层在逐步加强对俱乐部的审查和监管。
虽然这些失败的俱乐部显然希望通过“按下暂停键”的方式度过困境,但实际上,足协的准入门槛变得更加严格,对俱乐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是球队表现,俱乐部的合规性、财务状况、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几乎都需要达到标准,才能继续在职业联赛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网友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与其把这几个俱乐部拿出来批评,不如反思一下,为什么只有广东的球队在这几年接连失守?其他省市的球队是不是也该更重视一下管理问题?”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广东的问题,可能整个中国足球都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其管理水平。
如果说“足球改革”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那么“俱乐部合规性”同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不可否认,广东的足球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经济发达、足球氛围浓厚、球迷基础广泛等等。
但是如果这些资源不能转化为俱乐部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停留在表面,最终“准入门槛”才会变成一座大山,谁都不可能轻松迈过去。
看到这个情况,许多足球圈内的人士也在反思:是不是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了俱乐部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依然没有解决俱乐部管理和运营上的难题,那么即便广州队和深圳队再度复活,也未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片土地上的足球气候。
足球不仅仅是场上的较量,更是俱乐部内部各方面合力拼出的成绩。
如果广州队和深圳队能在未来解决好这些问题,或许就能在准入关上站稳脚跟,重拾昔日的辉煌。
可是,单单依靠外部条件,显然远远不够。
只有内外兼修,做好每一项基础工作,才能真正让这些广东的球队“立得住、稳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