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这事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却让人一言难尽。很多事情都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但是这这里,最让人讨厌的是越来越厚的标书。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文章须言之有物,不做无病之呻吟”。这句话对于当前的标书也适用。很多项目其实用不了写那么厚,但是很多投标方为了显得自己专业或者对项目的重视,或者也是防止别人挑刺,就把标书做得极厚。不仅浪费纸,也浪费评审专家的精力和体力。
之前看过的一些标书,几千页的内容里,杂七杂八,驴唇不对马嘴的东西都列在里面凑页数。像什么项目中用得到的技术介绍一下无可厚非,你把Excel从头到尾详细介绍一遍是什么鬼?你咋不把整个Excel函数说明列在附件里呢。
标书搞那么厚,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专家只重态度或其它工作,对于真正切中要害的项目要求却理解没那么透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企业为了展现自己的态度,只重形式不重内在,甚至很可能自己对项目都没有完全吃透,所以只能把能沾点边的东西全塞进去,能拿下项目再考虑怎么填坑。而这些,无疑不代表着形式主义对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影响,以及越来越内卷的社会现实。
要想标书不搞这么厚,需要从某些真正既懂技术又有实际权力的领导开始,引领一股清新的风气。
就好像当年朱元璋发明八股文一样,据传说朱元璋有一次临朝听奏,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洋洋万言陈说时务,朱元璋听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由得大怒,将茹太素责打了一顿。后来又让人继续读,读到最后才涉及正题,所提几条建议也还可行。朱元璋一面向茹太素道歉,一面下令纠正浮夸的文风。又钦定了奏言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组成,通称“八股文”。虽然八股文成了格式死板、内容空洞文章的代名词,但是无疑八股文刚开始的时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八股文的衰落,其实本质也是因为西方科技轰开了国门,八股文作为一种符号被打倒了罢了。格律诗尚且能出好文章,八股文又何尝没有奇文呢?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
用户10xxx99
专家都是收信封的,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经常手递手,特别是工程评优评奖的专家
Du 回复 12-08 11:35
评标费
曾几何时 回复 12-16 11:14
应该是正比
用户10xxx10
没有啥是回扣解决不了的,标书只是个形式,
august
做的再厚都是给没担当的领到 免责用的,至于招标的基本目的,根本不相关
强子
快到头了
柘南 回复 12-02 16:23
差不多了[笑着哭]
用户10xxx82
遥遥领先欧美各国,核心技术[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58
谁真看呀~
DDN
哎…… 现在100个所谓的招标里有没有1个是正真的标?这这这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
哦先生
啥时候能正本清源,目前看起来这方面没啥希望。[笑着哭]
山居秋暝
一米五厚的标书,评标1小时!
混沌解决一切
那些现代八股只是新瓶装旧酒
海浪
项目早就定好了 专家 标书都只是个流程而已
雨衣123
不更厚怎么卷
罗斯柴尔德
传闻一栋电梯楼的资料会用掉好几件a4纸,有资料员科普一下吗?
忘尘
一个类别的标可以做到公司倒闭
天助
我可以不看,但是你不能不做
用户10xxx04
自己买花一千,招标花三千
风逝无迹
博大精深的文化[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就踏马想怎么捞……[笑着哭]
喜之狼
论做材料,我们领先全球。
碧野
[呲牙笑]你这个方案设计字数都不够,态度极不端正。。。。
用户17xxx10
招投标确实需要改革,真正的改革或者干脆取消算了。
文太
屎上雕花[吃瓜]
回忆含尘
哈哈哈标书那么厚专家只看几页重要的
歪果仁
招投标就是走形式 提前就内定了
Breatiy 回复 12-04 17:52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得瑟]
笨笨
从厚度上一看就知道该那个中标,这避免了错误发生,还是有作用的。
无云的天空
听说有些项目都做完了,再来招投标。
一声叹息
说的真话[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49
看到太厚的先扣基础分[裂开]
用户38xxx61
正规的标书不就应该是这样?其他方面有问题,说问题就行了,不知道作者安的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