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知道吗?骆养性反叛,锦衣卫离覆灭不远了

迎曼溪学 2025-01-26 10:38:35

话说当年,李自成的大军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直逼北京城下。这时候,锦衣卫最后一任指挥使骆养性的表现,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摇头叹息。

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一部分锦衣卫那是真汉子,誓死如归,跟其他守城部队肩并肩,硬抗起义军的猛烈攻势。他们一个个奋勇杀敌,血染战袍,无奈起义军人数众多,攻势如潮,北京城终究还是没能守住。这些锦衣卫里,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被起义军俘虏,命运各不相同。

还有那么一部分锦衣卫,他们心里念着大明王朝,不忍心看到它覆灭,于是选择了南迁。他们拖家带口,一路逃到南方,心里还想着继续为大明王朝尽忠。虽然他们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那份忠心和勇气,还是让人由衷地敬佩。

也有一部分锦衣卫,他们一看形势不妙,脚底抹油,跑得比兔子还快,或者干脆投降了事。这里面,就包括了锦衣卫的最后一任指挥使骆养性。

骆养性反叛,锦衣卫离覆灭不远

骆养性这家伙,可不是个善茬儿。他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立下赫赫战功。他老爹骆思恭更是了不起,位居高官,手握重权,是锦衣卫的一把手。骆养性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是了如指掌,玩得那叫一个溜。

可当李自成的大军逼近北京城,明朝的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这时候的骆养性,作为锦衣卫的头头儿,本该挺身而出,保卫朝廷。但他却选择了投降这条不归路。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骆养性被农民军俘虏,那叫一个惨啊,遭受了严刑拷打。他为了保命,一咬牙,一跺脚,把家底儿都掏出来了,一次性交出了三万余两白银。想想之前崇祯帝号召大臣们捐银筹集军饷的时候,他那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真是个守财奴啊。

后来,李自成败逃,满清铁骑入关,骆养性这家伙又投降了清朝,还当上了天津总督,成了清朝的首任总督。这家伙还真是会见风使舵,哪个朝代得势他就投靠哪个,真是个墙头草,两边倒。

不过,骆养性在清朝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他因为擅自迎接南明使臣被革职了。但没过多久,清廷为了笼络明朝遗臣,又让他担任了太子太傅、左都督等要职。这家伙还真是够狡猾的,居然在两个朝代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真是让人佩服他的“生存智慧”。

可以说,骆养性的所作所为,虽然让他自己保住了性命和地位,却让锦衣卫的声誉蒙受了极大的耻辱,从此走向没落。

可有可无的锦衣卫

清朝入关后,这个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命运肉眼可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清朝对锦衣卫的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他们没有完全淘汰锦衣卫,而是把一部分人吸纳进了清朝的官僚体系里。

这些锦衣卫可不再是以前的“秘密警察”了,他们的新工作是给皇帝当仪仗队,负责皇帝的出行排场和宫廷守卫。

顺治二年,他们还被正式改名成了“銮仪卫”,听起来倒是挺高大上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的政治越来越稳定,社会也越来越发展。

锦衣卫,这个机构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最后就被裁撤了。那些曾经的锦衣卫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从历史舞台上退场了。

他们有的成为了传奇故事中的主角,有的则默默无闻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曾经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0 阅读:5
迎曼溪学

迎曼溪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