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隆基-杨国忠-安禄山’这个三角关系中,李隆基的选择是‘合作’,或者说‘授权’,即所谓‘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然后杨国忠、安禄山是对抗,同时都尽量争取皇上的合作。
这种模式是个很常见的、皇上最喜欢采用的模式:底下勾心斗角,然后都来找老大要支持。
但这种模式有个前提:老大要控局。底下人斗得头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都没关系,绝对不能捅破天——影响到皇上。
控局首先是个很麻烦、也很精细的事:你要掌握情况吧,哪边势力大了,要想办法打压吧,怎么打压、打到什么程度,又要考虑。李隆基上了年纪,有没有那个精力和愿望去折腾,值得怀疑。
第二,更重要一点,他碰到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局。
我们现在看那段历史,感觉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一贯英明正确的李隆基,像是吃了迷魂药,犯下一个又一个明显的错误,错过一个又一个纠正的机会,终于把事情搞到不可收拾,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视角不同。
我们是知道结果倒推问题,属于事后诸葛亮,李隆基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个视角,他的视角只能看到在他之前的历史。
之前的历史什么样?
对皇上构成威胁的两种人:权臣、军阀。权臣什么时候都可以有,主要是皇上身边人,皇亲国戚、大臣等等。军阀什么时候有?朝廷动乱、中央衰弱的时候才有,象李隆基这样文治武功一流、三十多年的太平天子,不好意思,从来没有过。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节度使算不算军阀?
前面讲过,军阀两个特点:一是形成军人小团体,二是占据一块地盘,自己说了算。李隆基出台‘久任、遥领、兼统、理民’四项政策后,节度使既掌握人头,又有了地盘,虽然说事情还要报中央批准,但已经具备了军阀的潜质。
从潜质到现实,本来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但李隆基用了李林甫、杨国忠两个人,大大缩小了这个距离。
李林甫起的作用,是长期霸占首相位置,造成人才断档,杨国忠这样的三流、四流人物能当首相;杨国忠起的作用,是控制不住底下又要挑事,激化矛盾,造成爆发冲突。
李隆基应该起什么作用?
当然是搞平衡。
搞平衡就是扶弱压强,刚才说,在李隆基的视角里,权臣的威胁比军阀大,就是说首相强,节度使弱。事实也是如此,杨国忠和安禄山斗,危险的是安禄山,因为杨国忠有杨贵妃做靠山,又成天在皇上身边,有的是办法整安禄山,而安禄山要整杨国忠,就很困难。
既然首相强节度使弱,扶助安禄山就是理所应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杨国忠越是讲安禄山坏话,李隆基就越是要保安禄山,这不光是杨国忠水平不行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李隆基的历史视角和思维定式。
在上面所有分析中,还缺了最后一个变量:安禄山。
安禄山想不想反,敢不敢反,能不能反?
在李隆基和杨国忠眼里,安禄山应该不想反,肯定不敢反,绝对不能反。
道理很简单:名和实。
造反为了自己做皇帝,但当时那种情况下,有几个人会支持安禄山代替李隆基?极少。这叫出师无‘名’,没有道义上的合法性。
‘实’就是实力,安禄山的兵虽然多,但朝廷掌握的兵更多,而且他远在东北,等你一路吭哧吭哧打到关中,甘肃青海的兵早早就等在那里了。关中四塞之地,你有多大把握能打进长安?只要打不进,朝廷可以调集全国力量慢慢围剿,谁能笑到最后?
这就是为什么大一统王朝、且中央稳定的情况下,出不了军阀的原因。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史书在这件事情上的说法,稍微有点不一样,按史书的说法,安禄山造反属于有预谋、被逼迫。
有预谋,讲了这么几条:一是当初对太子不恭,怕秋后算帐;二是内地兵力空虚,感觉可以搏一搏;三是被几个参谋灌输造反思想,说他有做皇帝的命。
因为这几条,安禄山生出造反之心,但据说并不想立刻发动,他还要等一个机会,具体讲,是一个时间节点。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