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娜,女,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曹妃甸区第九农场卫生院副院长兼任曹妃甸区公共卫生(应急)隔离中心主要负责人。
一、迅速进入角色,做好专业工作
2021年10月18日,孙景娜调任曹妃甸公共卫生应急(隔离)中心主要负责人,负责区隔离中心的全面管理工作。接到命令后,她匆忙地收拾了换洗衣物,提前进驻隔离中心,仔细了解隔离中心的整体布局情况,重点查看了三区两通道设置、楼梯、电梯、房间分布、监控系统使用等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隔离中心管理,组织工作人员按照集中隔离点设置标准熟悉区域设置和运转流程,指导医务组、消杀组和现场物业人员做好档案建立管理、物资药品储备、急救药械储备和应用、场地熟悉、流程梳理、防护培训、消杀培训、布草转运消杀、医疗费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置转运等工作。
二、耐心细致服务,做好保障工作
自从到隔离中心后,她每天都工作18-20个小时以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工作繁忙而琐碎。除了汇报工作、登记上报信息、建立台账、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交代注意事项、准备物资和药品、监督指导隔离区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等日常工作外,她手机24小时待命,隔离中心的各种问题,她都主动热情的去沟通解决,默默坚守,用心工作。
三、本地疫情突发,带病坚持工作
2022年3月19日,唐山疫情突发。此时的她已经在曹妃甸区隔离中心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持续工作了五个月。本来准备在月末去医院手术的她,已经跟领导请好了假。检查的医生也跟她说“你自己也是学医的,你现在是中重度贫血,现在不赶紧手术解决失血的问题,再加上这种超强度的工作,不一定哪天你就会晕倒,我建议你现在就立刻休假,先升血,然后尽快安排手术治疗”。可是得知疫情突发,她又一次将自己的健康抛在了身后,紧急召回了休假的同事,下达了所有人24小时驻守现场的指令,并强调了特殊时期现场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在迎接国务院督导组、省级检查组、市区级检查组的多次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过程中,现场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各级检查组一致好评。4月2日这天,唐山首次出现无新增、双清零,隔离中心各项工作也稳步有序进行。或许是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些许的放松,又或是她的身体状况真的已经达到了极限,她真的撑不住了。连续半个月每天不到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彻底拖垮了她本就伤痕累累的身体,她终于不得不去休假了。
面对重重困难,她选择接受,她说这是组织上布置的任务,是组织对她的考验。她说:“我从始至终没想过退缩和放弃,因为这是一名穿着白衣的党员的责任,这是对党的誓言的践行,是组织给了我向前奔跑的信心和勇气。”
典型案例
1、2021年1月6日晚,卫生院接到紧急通知:由于石家庄疫情形势严峻,要求选派一名医务人员支援石家庄市核酸采集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她没有做任何考虑,把孩子扔给年近七旬的父母,直接踏上了去往石家庄的火车。那天的夜格外寒冷,可她却没有察觉,因为她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在火车上接到母亲的电话,她才想起自己还处在手术恢复期,她才意识到年迈的父母还在为她而焦急和担心。
走出石家庄火车站,看到石家庄大街的那一刻,她沉默了:曾经繁华热闹的大街却空无一人,看来疫情要比她们想象的严重好多。到了工作地点,她和她的队友顾不上吃一口饭,直接投入到工作中。
她们负责小区居民核酸采集、入户采集和隔离点核酸采集工作。看着小区里居民们那种渴望恢复正常生活的眼神,她说:只要我们跟时间赛跑,跑在病毒的前面,就能少一例感染者,就能多一份幸福,石家庄就能早一日解封。她被分配管辖的隔离点,住的是藁城区的隔离人员,年龄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6个月的婴儿。五六岁的孩子由于父母均被确诊,只能自己在一个房间隔离。每次看到孩子们那恐惧的眼神,她都会流泪,都会更加忘我地工作。她和队友们,一般六七点钟从住处出发,直到夜里凌晨才回来。由于防护服的束缚,她颈椎病犯的厉害,导致头晕恶心干呕,但她还要坚持把所有工作做好。那时候,石家庄防疫物资并不充裕,为了节省物资,她和队友尽量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有时候居委会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强行拉他们脱防护服吃饭。就这样,她得到了石家庄骏马景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好评,夸赞她是英雄。她却只是笑笑说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应该这样做”。等一天的奋战结束,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室外脱下防护服,身上的衣物已是冰凉,灯光下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令人触目惊心。回到住处,又冻又累,都感觉不到饿了,直接躺在床上就睡了。
她经常跟队友们说,她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代表了“唐山精神”。就这样,她和队友不分昼夜,拼尽全力,积极完成每次核酸采集任务。1月29日,她们不负重托,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圆满完成采集任务,凯旋归来!
2、2021年10月18日,她调任曹妃甸公共卫生应急(隔离)中心负责人,负责区隔离中心的全面管理工作,从此,她便开始了每天16-20个小时的工作。
由于她是曹妃甸本地人,而入住隔离中心的大部分隔离人员都是本地人,其中不乏她的同事、亲人,也有她的长辈。一次,她的亲舅舅被安排到隔离中心隔离,知道她在这里工作,希望她可以破例送些水果。她告诉舅舅,这里严禁送一切食品。尽管她被舅舅数落没有人情味儿,她万分委屈,但她始终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不开后门。
她24小时在岗,不回家,家人要来看她,她不同意;家人到了门口,她隔着围栏匆忙见上一面,便又急忙折回。不是她不想家,只是工作繁忙,责任重大,只因为她知道她所在的地方风险有多大;知道同事们工作辛苦,作为领导,作为大姐姐的她自掏腰包,为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改善伙食。在她身体累垮不想吃饭的时候,这些年纪比她小的同事也同样照顾她的起居,给她准备热乎的汤面,送到房间,给她端水喂药;半夜接到紧急通知,她不顾自己带病的身体,即刻起身开展工作。她就这样拖着带病的身体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用青春和奋斗,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书写着时代的抗疫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