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靠进口,国产武器成国际笑话,内幕重重,印度军工为何无能?

秦淮灯火阑珊 2024-12-18 10:31:44

2024年夏天,印度媒体一片欢声笑语,因为印军推出了自己的新型高原轻型坦克——佐拉瓦坦克。

这款武器2021年立项,2024年出炉,计划2027年服役,是印度政府口中“纯国产的先进坦克”。但该坦克的照片和配置一放出,很多外国军迷就开始吐槽:

坦克全重仅25吨,底盘用的韩国K21步兵战车底盘,动力系统是美国包办,自动炮塔来自比利时,火控系统来自法国,设计则有海外团队参谋。

军迷戏称其为万国牌“乐高坦克”,印度就负责一个组装的程序,居然敢自称“纯国产”。

不过,这款武器是印度陆军目前的骄傲,也是印度军工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毕竟半个世纪以来,印度军工是丑事一箩筐,陆海空项目都很拉胯。

印媒无数次披露军工行业的乱象,如产品质量低下、研发速度慢、贪腐横行,浪费大量投入却得不到回报。印度政府虽有志于改善军工乱象,但无论怎么努力,效果都不佳。

典型如现在印度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没完工却强行入列,印度媒体对其糟糕的工期避而不谈。至于陆军的阿琼坦克,研制30多年后服役,服役即落后于世界,徒惹人笑。

那么,印度军工都有哪些传遍国际的笑话?印度媒体还曝光了哪些军工黑幕?作为世界大国,印度军工的问题根源在哪?

【一】

印度军工,笑中带泪

在20世纪中期,印度军队在亚洲是很有地位的。

印度独立时,继承了英国的武器装备,陆地上有主战坦克,海上有航母,还较早装备喷气式飞机。在日本帝国被打垮之后,印度长期是亚洲纸面上的“军力一哥”。

但在几次印巴战争打完之后,印度发现,自己的武器装备居然在巴基斯坦面前没有优势。所以印度开始研制新式装备,最著名的就有“阿琼坦克”。

谈印度军工,绕不开的就是阿琼。这款坦克从立项到研制、服役全是故事,可以完整看出印度军工的奇葩。

该项目是在70年代初立项,代号本来叫做“MT80”,预计结合欧洲先进技术,80年代服役,作为碾压周围邻国的主战武器登场。

但这款坦克实际哪一年服役呢?居然是在2004年。

从立项到投产,阿琼花了30年,购买了多国的设备,联系了全球很多军工巨头合作。

但最后因为产品不成熟,可靠性差、全重过大、火炮落伍,印度陆军居然选择“拒收”,早期只有几十辆服役。后来阿琼又修修改改十几年,到2015年后才比较成熟。

全程40年的研发期,国外坦克已走过了2代,而阿琼才刚刚下线,足以见得印度军工的效率之差。

除了陆军外,印度海军也被军工系统折腾得够呛。

印度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在冷战中期,印度海军傲视亚洲,曾逼迫巴基斯坦迁都。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军航母封锁孟加拉湾,推动东巴基斯坦独立。

不过,当年印度的航母,都是前宗主国英国退休的航母,和世界主流航母本就有代差。且在冷战末期,英国自己的航母都不够用,无法出售给印度,印度海军着了急。

所以在购买英国破旧航母的同时,印军一直想自己建造航母。

90年代,印度从俄罗斯买了“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同时印度从全球招标航母设计计划,买外国设计方案和设备,在本国自造航母

该计划在90年代立项,这就是现在的“维克兰特号”。

这艘航母是意大利设计,以色列、美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一起出材料和设备,2005年在印度喀拉拉邦科钦船厂正式制造。

该船创下了一个记录——在建造过程里三次下水、三次返工。最后在2022年,军工部门不顾该船在海试中出现剧烈抖动,且没装拦阻索、雷达,没有舰载机,强行交付给海军。

这艘船的服役让印度海军无奈,政府将其作为“国家工程”交付,海军必须敲锣打鼓欢迎。它能不能用先不谈,海军必须要掏军费养着。

至于印度空军,可能是最恨印度军工系统的军种。

因为陆军、海军可能是武器研发进度慢,质量差而已,闹出些笑话就一笑置之。

但空军不一样,因为糟糕的飞机维护和零件生产,印度空军在近几十年损失了上千架飞机,大量飞行员因此死亡,这都是血和泪的教训。

根据印度媒体统计的官方信息:

从1996年到2016年,这20年是印度空军装备大进步的时期,但20年里有190多架飞机意外坠毁,几乎一年10架。这些事故造成240多名飞行员死亡,整体损失几十亿美金。

印度媒体曾评价,军工系统是国家最腐败的部门之一,和基建系统有得一比。

印度人看军工系统,“怒其不争”的成分更大。著名杂志《印度防务观察》曾直言: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即“DRDO”,已经废掉了印度军队的未来。

【二】

印度媒体:军工腐败从未被重视

外国人一提到印度军工,阿琼坦克、维克兰特航母就是招牌,顶多加上个光辉战机,别的就不太清楚了。

但印度人对本国的情况更了解,他们关注的也不是这些所谓“主战武器”。因为印度历来走万国武装道路,这些主战武器他们都买得到,不太在乎。

印度政府和媒体的有识之士认为,军工系统最大的问题,是在战略武器上的无能,让国防命脉依赖他人。

还有对武器和弹药的维护、管理不当,导致意外频发,打击士兵的士气,也让人民对军队产生怀疑。

前者的最好例子,就是印度的导弹工程。

和其他武器不同,导弹是考验军工力量的“大题”,而且事关国防的命脉。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弹道导弹技术各异,需要科研单位、军工、海外盟友共同努力。

别的不说,咱们中国导弹早期也走的是“学习、仿造、自研”这种路,走得极为艰苦。

印度导弹工业起步较晚,1983年,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基础上,“DRDO”开始着手研制印度自己的导弹系统。该项目的领导人,就是后来的印度总统,导弹科学家阿卜杜勒.卡拉姆。

印度军工系统前后花了20多年,在2010年前,大地、烈火两种弹道导弹已经服役,可是要么射程短,发射困难;要么可靠性差,精度不够。

那时印度军工每次试射都能“圆满成功”,但给出的数据猫腻百出:导弹的温度、落点、高度都有差异,让人怀疑。

至于其他导弹的研究,基本处于放弃状态。

因为本国军工的无能,印度防空、反坦克导弹都用进口货,以色列和俄罗斯是主要来源。

前苏联的萨姆系列,现在俄罗斯的S300、S400,就是印度防空的主力。剩下的部分,是200多套以色列的“闪电8”导弹在支撑,印军防空部队完全成“雇佣军”。

至于反坦克导弹,北约的长钉导弹、米兰导弹、毒刺导弹是主力,没有印度货。

20多年时间,居然没完成导弹的完全国产,国产的部分可靠性不佳,这让印度媒体很不满。

要知道在北方的中国,90年代开始,中国就已经引进俄罗斯技术完成了各种导弹的更新换代,性能是世界一流,甚至领先。

当年有一些调查记者怀着满腹疑问,深入研究了“DRDO”的工作,发现其中的贪污腐败让人惊讶。

这起腐败案的源头非常离谱——印度媒体发现,“DRDO”居然花费大价钱,在内部修建农业实验室,造出了“世界最辣的辣椒”,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印度人当时都在庆祝国家又创造了记录,但记者却产生怀疑:军工系统不务正业,去研究农业,难道是单纯因为爱好吗?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原来印度军工系统不仅种菜,还养牛、养羊,更花费大量预算修建机构专属的酒店、礼堂、体育场,还对外开放来赚外快。

同时,大量费用以各种科学研究和锻炼队伍的形式花了出去,但研究项目却和军工无关,都是不花钱,容易得到成果或者容易购买到结果,能哄骗政府和人民的项目。

世界最辣的辣椒,就是典型例子。

如此堂而皇之的贪污,背后肯定暗藏着资金的贪污和利益的输送,从军工部门到政府深层和科研组织、军队,大家沆瀣一气,一起吃国家的财政,大家挣钱。

国防军工部门长期尸位素餐,让印军基层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因为军工不仅管“造”,还管“养”,要制定后勤规则,培养军工专业人才。

这方面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甚至影响士气,但“DRDO”也将其抛在脑后。

2020年,印度媒体报道,每年因为疏于管理,印度军队会把价值10多亿美金的弹药报废。

这些弹药一部分是因为质量太差,无法使用。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保存不当,导致失去威力或者变成高危弹药,只能处理。

此外,每年印军的安全事故,包括载具和武器、设施事故,都会造成几千人伤亡,直接、间接损失几十亿美金。

就拿印军现在服役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来说,火灾就闹过多次,海军都是记吃不记打。至于空军的飞机经常空难,在印度已经是家常便饭,媒体都见怪不怪。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印度的经济已经到了世界前五,并在朝着前三进发。印度的高科技行业也不能说很弱,比如软件、生物医药、核能,印度都很强。

那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大国,却撑不起一个强大的军工系统呢?

【三】

印度军工:走错路难回头

印度的各种奇葩现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和国情,也是一笔烂账。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允许英属印度独立,随后印巴分治,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的大部分遗产。

当时的印度已经算准现代国家,有现成的民主制度、有完备的铁路系统、有一定工业能力——光军工厂就有几十座,技术在全球处于一线。

但在之后的几十年,印度自己的发展不算太好,没有把一手好牌打出应有的效果。毕竟,这是个从殖民者手里“讨来”的国家,继承了大量殖民系统的弊病。

印度国内没有经过革命,土地、资本、技术要么在地主、贵族手里,要么在买办或外资手里,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困难很大。

因为没有技术输入,也没有资本推动,所以印度的军工迅速走下坡路,短短十几年,就掉到了世界末流。例如60年代中印冲突时,印度军人居然还在用二战的步枪。

70年代,印度和苏联签订友好和平条约,苏联给印度很多援助,包括武器出口和重工业的扶持。这让印度军队的武器水平和军工实力大大提升,印度的很多自研武器项目也在这一时期上马。

印度军队此后70%的武器都是苏械,苏联老大哥还提供贷款,等于印度“白嫖”武器。

这段全方面的白嫖经历,短期看是好事儿,让印度在南亚称雄。但长期看,算是把印度军队最后的心气磨掉了。

苏式武器物美价廉,还提供贷款,印度军队过上了好日子。就拿阿琼坦克研发时的经历来说,在初期,该武器对标欧洲的豹2,但陆军觉得太贵了,各种零件无法自产,都要进口,不值当。

后来该坦克要对标T72,这时候陆军又反对: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用这些几乎不要钱的T72,还自研干什么?

这种“灵魂拷问”,直接掐住了印度军工的脖子,他们存在的意义受到质疑。

在这种矛盾之中,阿琼坦克的设计一改再改,对标武器一变再变。最后印度决定走高端路线,对标俄罗斯T90坦克,但造价居然比T90更贵。

然而,陆军还是坚决反对,觉得这种武器还是浪费军费,他们不会采购。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印度陆军不懂事儿,不支持自己家的装备,不爱国。但其实,印度陆军也有苦衷。

无论在哪个国家,陆军都是最苦哈哈的,军费最少。在印度,现在每年700多亿美金军费,到账就花去一半——这是现役军人津贴和退休军官的养老金。

剩下的钱,三分之二去海外采购武器,主要是空军的飞机和其他技术武器。

至于陆军,仅剩那一点点军费,维护、保养现成武器,再低价买点俄罗斯武器,就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要增加军费负担,却换不回战斗力,陆军系统无法接受。毕竟印度陆军在印巴边境、中印边境都有压力,一旦有点什么小冲突,陆军要是丢人现眼,一批人要丢乌纱帽。

再看看新德里的官僚系统里,几十年的海外采购习惯,已经在印度政府内形成一个武器外贸的系统,他们也厌恶、抵制军工系统。

这个“外贸圈子”有外交、军工、财政合作,几代人都干这个,和西方、俄罗斯外交部门、军火公司、军队都形成了利益链条。他们拒绝武器国产化,因为这会砸了自己饭碗。

对现代印度来说,军火贸易已是国家的国策,是外交的一部分,是国际友谊的一部分,甚至是印度讨价还价的底牌。

假如有一天,哪个大国在国际上不支持印度,或者干了让印度不满的事,印度可以削减军购来进行“变相制裁”,这是印度重要外交筹码。

既然在国家层面已经支持海外军购,这个道路一但定下来,就注定让本国军工成为弃儿。

军工行业不是一般制造业,它投资大、浪费大、收益低,发展之初必然会遇到挫折,必然会被嫌弃。唯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克服困难,自己走出来。

中国军工就是例子,改革开放之初,那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还在耳畔回响。

当年我们的飞机也摔过,“飞豹”战机10年摔9架,遭到猛烈批评;62坦克能被机枪打穿,被嘲讽过为“薄皮大饺子”。

但无论困难有多大,中国政府从未放弃军工。有国家的不断支持,几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现在中国军工也终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由过往经验和印度现状来看,在没有剧烈改革之前,印度军工不会有什么大的起色。

莫迪政府确实有志于进行军工整顿,几次下文件督促整改。但印度目前要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搞平衡,所以在能看到的未来,外贸依然是印度军队的“主粮”。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烈火”难掩印度军工的无奈》,汤志成

2.《印专家披露印度军工惨状 建议借鉴中国经验挽救》,北斗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秦淮灯火阑珊

简介:秦淮灯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