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年仅24岁的顺治帝病逝(有的说法是出家为僧)。了解顺治帝的都知道顺治帝独宠董鄂妃,董鄂妃在后宫之中“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只要有董鄂妃在的地方,顺治帝连皇后都不会看一眼。
顺治帝作为一国之君可以只爱董鄂妃一人,但并不能只要董鄂妃一位妃嫔,因为他是大清的皇帝,需要绵延后嗣,让大清的江山后继有人。虽然董鄂妃生皇四子荣亲王,但早早便夭折了。即便是顺治帝再宠爱这个儿子,终究只能惋惜。
董鄂妃失去爱子后,苟延残喘两年的时间年仅21岁病逝,顺治帝将其追封为孝献皇后。
对于顺治帝而言,董鄂妃不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一下子既失去了爱人,又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没多久顺治帝追随爱妻而去。
顺治帝虽然病逝的早,但妃嫔数量并不少,有37位之多,除掉顺治帝厌恶的博尔济吉特氏妃嫔们,还有31位。妃嫔数量多,意味着儿女的数量便不会少,顺治帝一共有14个皇子公主出生,其中皇子8位。
1661年顺治帝病逝时,最年长的皇子福全只有9岁,玄烨只有8岁;
玄烨从小便很聪慧
生母佟佳氏懂得审时度势,巴结孝庄太后
玄烨年仅2岁时便已得天花并痊愈
.....
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是: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
顺治帝是年仅6岁登基,由摄政王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辅政;康熙年仅8岁登基自然也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孝庄太皇太后虽然是巾帼英杰,但毕竟“后宫不得干政”,所以顺治帝为其留下四位辅政大臣辅佐朝政。
就这样,在四位辅政大臣与孝庄太皇太后的一起扶持下,康熙不仅早早亲政,而且成为千古一帝,名垂青史。那么,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皇帝,登基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们的呢
四位“夭折”的皇子
在大清皇子与公主出生后夭折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顺治帝8位皇子,夭折4位
康熙帝宫35岁皇子,夭折14位
雍正共10位皇子,夭折6位
顺治帝出生的8位皇子中,其中有四位夭折:
皇长子牛钮:生母为庶妃巴氏
皇四子荣亲王:仅三个月夭折,生母为董鄂妃
皇六子奇绶:年仅5岁夭折,生母为庶妃唐氏
皇八子永干:年仅7岁夭折,生母为穆克图.塞穆肯
在顺治帝病逝时,奇绶只有13个月大,永干年仅1个月大,因为年龄太小,压根没有议储的可能。毕竟这两位年幼皇子的生母跟玄烨的生母佟佳氏一样,出身都不高,而且都是没有正式封号的庶妃,谁也不比谁高贵多少。
所以孝庄与顺治帝在挑选皇位继承人只能在几位皇子中挑选稍年长一些的,皇二子福全与皇三子玄烨自然会是最先考虑的人选。
在顺治帝夭折的四位皇子中,皇长子牛钮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子,在《清史稿》中是这样记载牛钮的:顺治帝的长子,仅活了83天便夭折。但实际上真的是夭折了吗?
康熙六十年,因黄河先后五次决口,康熙非常着急;但是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亲自前往,康熙便让皇四子胤禛前往武陟处理黄河决堤的事情。而且在这一年,康熙突然将自己任命为都御史,将一位叫牛钮的治河能人任命为左都御史,负责治理黄河。
牛钮到底何德何能,让康熙屈尊降贵做都御史呢?
雍正登基后在武陟嘉应观修建了一座龙王庙,将这座龙王庙取名为嘉应观。
而嘉应观的第一任道长便是叫牛钮,而顺治帝的皇长子也叫牛钮,这难道只是巧合?
当然不是!
清朝不仅等级森严,而且对名讳很是计较,若是谁的名字中有与皇帝皇子等人的名讳中有一个字重合,都是大罪,更何况是整个名字是一样呢?
即便是已经夭折的皇长子,也是不可以的。
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这位嘉应观第一任道长牛钮便是顺治帝皇长子。换句话说:牛钮并没有夭折,而是被送出了宫,一生都在宫外生活,即便是后来康熙知道长兄的存在,也不可能再将牛钮认祖归宗,封为亲王了。
牛钮作为顺治帝的皇子,之所以不容于皇宫其实跟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有关系:孟古青是孝庄的亲侄女,来自蒙古科尔沁的高贵公主。与顺治帝大婚,成为顺治帝第一位皇后,但是孟古青非常善妒,不仅将宫廷内所有的女乐都换成太监,还不允许顺治帝与其他的妃嫔或者女子接触。
这让顺治帝非常反感,在孟古青入宫做皇后之前,顺治帝宠幸了一位宫女,这位宫女便是巴氏。巴氏被宠幸后便怀孕了,孟古青八月大婚入宫,而牛钮是十一月出生。
对于善妒的皇后孟古青而言,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宫女“爬到”自己的头上呢?
为了保住牛钮的性命,不得不让其“夭折”,毕竟这也关系到皇家的颜面。
实际上牛钮是被送出了宫,在宫外生活。
后来牛钮到了河南武陟,常年生活在武陟,所以对于武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形都非常的了解,对黄河武陟段更加了解。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牛钮便主动前往京城认亲。待黄河治理完成后,牛钮便卸任左都御史一职,继续过自己庶民的生活。
胤禛被派往河南武陟负责治理黄河,自然是知道皇伯父牛钮存在的;胤禛登基后,修建了嘉应观,在嘉应观中将皇伯父牛钮供奉于大殿内。
除了这四位“夭折”的皇子外,顺治帝另外4位皇子得以长大成人:
皇三子玄烨称帝
皇二子福全
皇五子常宁
皇七子隆禧
而且康熙确实善待了自己兄弟们,若是皇六子奇绶与皇八子永干不早早病逝的话,必定也能被皇兄康熙封为亲王;但很可惜,一个5岁夭折,一个7岁夭折。
康熙是如何对待兄长福全与弟弟常宁、隆禧的?
福全、常宁与隆禧应该算的上是大清比较幸福的3位亲王,并没有参与夺嫡之争;虽然父皇顺治帝早早病逝,但安稳幸福地长大成人。
福全的生母是宁悫妃董鄂氏,不过跟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并不是一家,顺治帝一共有三位董鄂妃的妃嫔,除了宁悫妃与董鄂妃外,还有一位贞妃,贞妃跟董鄂妃是四服内的族姐妹;也正因为贞妃与董鄂妃是姐妹关系,所以在顺治帝病逝后,贞妃被逼殉葬。
而宁悫妃虽然也是董鄂氏,但因为其出身高贵,而且与董鄂妃并不是出自于一个家族,所以并不曾见罪于孝庄太后,得以安稳过渡到康熙朝。
更何况宁悫妃是皇二子福全的生母,自然也不会殉葬。
值得一提的是宁悫妃出身与满勋贵族,是“清朝开国功臣”何和礼的家族后裔,属于鲁可素系董鄂氏,而孝献皇后与贞妃都是出自于努恺爱塔大系董鄂氏。
宁悫妃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位小福晋,顺治朝是妃嫔的等级跟我们在清宫剧中看到不一样,并没有“常在”“答应”“贵人”这些位份,妃位以下便是福晋,小福晋,格格,只要是没有正式封妃都属于庶妃。
不过宁悫妃是所有庶妃中待遇最高的一个,顺治十年生下顺治帝次子福全。不过因为皇长子牛钮不在皇宫里长大,福全虽序齿第二,但却是实际上的长子。在大清长幼有序,其实福全比玄烨更加有资格继承皇位,毕竟生母出身高,自己还是“长子”。
但是因为福全有一只眼睛残疾,便无缘皇位;更何况福全并没有得天花,这一点上玄烨占了优势。父皇顺治帝病逝时,福全也只有九岁。
康熙登基后,四位辅政大臣一开始处理朝政还是比较上心的,做了很多有益于大清的事情,其中也包括权臣鳌拜;但是慢慢四位辅政大臣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利益:
索尼跟老狐狸一样,再加上年事已高,很多事情有心无力
苏克萨哈虽然与鳌拜不和,但是被陷害而死
遏必隆胆小怕事,依附于鳌拜
慢慢地便形成鳌拜一手遮天的局面,康熙六年索尼病逝后,鳌拜便更加肆无忌惮。但康熙除掉鳌拜的决心已定,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而长兄福全便是康熙最需要扶持起来的力量,于是在这一年,康熙将年仅16岁的二哥福全封为和硕裕亲王,任议政大臣之职,参与朝政处理。
在除掉鳌拜后,康熙更加意识到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有多重要,除了外戚势力外,最值得依靠而且最值得信任的就是自己兄弟,而且福全与康熙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所以裕亲王福全一直活跃在朝堂,被委以重任。
福全深明大义,并不会因为自己是皇帝的兄长、和硕亲王而张扬跋扈,反而为人处世极为低调;康熙也很信任这位唯一的兄长,二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这在整个大清都是很少见的。
了解康熙朝历史的应该知道康熙一朝明珠与索额图两位权臣之间明争暗斗,威胁皇权。福全位高权重,其地位自然高于明珠与索额图,但他从不参与党政,而且对两位权臣避之不及。因为福全是一个聪明人,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只要有康熙这位弟弟在,必定能安稳富贵一辈子。
康熙先后三次御驾亲征准噶尔,每一次福全都跟随左右,立下战功,并且为康熙分忧。
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福全做了36岁的亲王,其实不仅靠的是血缘亲情,还靠的是福全为人处世的智慧。不过福全并没有陪伴康熙终老,康熙四十二年病逝,年仅50岁而已。
福全的病逝让康熙非常伤心,不仅让所有的皇子回京吊唁,而且还自己亲自扶棺失声痛哭。康熙的痛哭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真心痛心失去了自己唯一朝夕相处的兄长。
康熙在位61年,这是唯一一次扶棺痛哭,可见福全的离世对康熙的打击非常大。
为了缅怀兄长,康熙特地让人画了一幅福全与自己并排而坐的画像,时常看看说说话。
与福全相比,常宁算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存在,因为他的一生可以用“碌碌无为”来形容。但即便是如此,康熙仍旧善待了他。
常宁的生母是庶妃陈氏,父皇顺治帝病逝时,常宁只有5岁。
在康熙六年,福全被封为亲王时,常宁只有11岁,被封亲王确实有一些早。
不过两年后,权臣鳌拜被擒拿后,康熙准许常宁与兄长福全一起审理鳌拜案;其实康熙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给弟弟常宁差事历练,尽早有资格被封亲王,也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到了康熙十年,常年只有15岁时,便被封为和硕恭亲王。
常宁其实平平淡淡,并没有什么功绩,但康熙兄弟情深,不想亏待自己的弟弟。
不仅如此,康熙还将常宁的长女接入宫里亲自抚养,这对于亲王而言是无上的荣耀,常宁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常宁长女虽然算是康熙的养女,但是康熙在序齿公主时,将其序齿为长公主。要知道长公主的位置无比尊贵,康熙能如此,便是将常宁长女视为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对待。并且为常宁长女选了一门好亲事,而且为了给长公主选一门好亲事,康熙硬是将其拖到了20岁才出嫁,将其嫁给科尔沁台吉博尔济吉特班第。
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之时,兄长福全坐镇左路大军,常宁则是坐镇右路大军。康熙还做了一个非常用心的安排,让常宁的长女婿班第在常宁的麾下,其实就是为了让班第建功立业,好加官进爵。
康熙如此做,不仅是重视长公主,更是给常宁面子。
康熙一朝,班第做到了内阁伴读学士一职。
在裕亲王福全病逝这一年,常宁也病逝,康熙一下子失去了两位至亲,其伤心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常宁并没有二哥福全那样英勇善待,会为人处世。
康熙长大成人最小的弟弟是皇七子隆禧,顺治帝病逝时他只有7个月大。生母是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十三年,康熙将年仅13岁的弟弟隆禧封为和硕纯亲王。
很可惜的是,隆禧还未为朝廷效力便已病逝,年仅19岁而已。
结语
其实康熙之所以会如此善待自己的兄长福全与五弟常宁、七弟隆禧,是因为他们兄弟之间并没有夺嫡之争,自始至终都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情义,并没有利益冲突。
一方面是因为孝庄文皇后的存在,扶持年仅8岁的玄烨登基,其他人并不敢违拗;
另一方随着康熙与兄长福全、弟弟常宁长大成人,已经习惯了康熙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以即便是长大成人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康熙,并不会不服气。
顺治帝8位皇子,三位夭折,一位出宫,三位被封亲王,一位称帝,确实是难得的和谐画面
(图片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