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太祖皇帝是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的父汗。所以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大清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其实并非如此。
皇太极虽然没称清太祖,但实际上大清是皇太极建立的。
1636年,察哈尔林丹哈的遗孀苏泰太后将“传国玉玺”赠予还是大汗的皇太极。有了“传国玉玺”后,皇太极再也按捺不住,一番准备后直接登基称帝,建立大清。
而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虽然建立“后金”,但只是自称大汗。
皇太极在皇位上8年的时间,突然去世。
了解皇太极的人应该知道:皇太极对宸妃海兰珠的偏爱是历史都承认的,甚至将海兰珠所生的皇八子称之为“第一子”,将一个尚且在襁褓中的婴儿封为太子。
但事与愿违,这个襁褓中的婴儿仅不到一岁便夭折了。
皇太极的打算彻底落空,而且皇太极虽然想要正式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但毕竟没有正式颁布相关的制度。
皇太极又去世的突然,再没有任何遗言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八王议政”的方式选出皇位继承人。不仅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崇德五妃”所生的嫡子有资格争夺皇位,太祖努尔哈赤的嫡子们也有争夺皇位的资格。
虽然符合条件的人多,但实际上真正针锋相对的就是两个人:
肃亲王豪格(皇太子长子)
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二人不管是战功还是威望都极高,谁也不肯相让。为了避免八旗内乱,最终在庄妃的斡旋下,成功让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登上帝位。
其实说白了,福临能登上皇位,是力量平衡的结果。
太宗皇帝一共有11个儿子,除了皇八子不到一岁夭折、皇九子福临登基称帝外,另外9位皇子的结局如何呢?
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
清朝初期关于妃嫔的等级划分跟清朝中后期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简单的几个等级而已:
元妃(正福晋、大妃)
福晋
侧福晋
庶福晋
小福晋
格格
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后妃等级,皇太极称大汗以后稍做了调整其实变化也不是很大。不过在皇太极称帝后,便不同了,其中地位最尊贵的就是“崇德五妃”:
皇后哲哲(国主福晋):
哲哲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姑姑,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孝端文皇后。哲哲与侄女孝庄布木布泰、侄女海兰珠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的一个家族,所以便有了“一姑二侄”一起伺候一位夫君的新鲜事。哲哲先后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一位皇子都没有。正因为没有生下皇子,哲哲才征得家族同意,将自己的亲侄女布木布泰许配给自己夫君做福晋,为自己完成生儿子的任务。
了解清史的人应该知道大清初期满蒙联姻是国策,而大清最注重的就是跟科尔沁蒙古的联姻。哲哲嫁到满清后宫是有自己任务的,需要维护科尔沁蒙古在满清后宫的地位,说白了需要生下一位身上流着科尔沁血脉的皇子。
值得一提的是哲哲虽然没有儿子可以依靠,但仍旧被皇太极尊为独一无二的皇后。大清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后,其地位十分尊贵。其实这跟哲哲的大度贤惠、精明能干有关,更与哲哲的娘家有关,哲哲的父亲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思。
皇太极虽然不像爱海兰珠那样爱哲哲,但是十分尊重哲哲。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哲哲虽然被尊为皇后,但其实并非是皇太极的发妻,皇太极的发妻其实是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因得罪太祖努尔哈赤被废。之后乌拉那拉氏为继妃,哲哲刚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福晋,但是随着科尔沁蒙古在满清宫廷的地位逐步提高,哲哲的地位也随之提高,成为皇太极所有福晋中地位最高的。
东宫大福晋宸妃海兰珠:
海兰珠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都说海兰珠其实是二婚嫁给皇太极的,但史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我们仅从年龄上进行推测,一般在清朝初期,女子出嫁的年龄在12-18岁之间的居多,而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都已经26岁,可以算得上是大龄了,所以海兰珠很可能之前曾嫁过人。在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姑姑哲哲与妹妹布木布泰都没有完成生儿子的任务,所以科尔沁蒙古便决定将海兰珠送到满清后宫中。
我们暂且不去深究海兰珠究竟是不是二婚嫁给皇太极,毕竟可以确定的是皇太极一生唯一的挚爱就是海兰珠。
皇太极称帝时,将海兰珠册封为仅次于皇后的东宫大福晋宸妃,居住的寝殿是“关雎宫”。
海兰珠病逝后,皇太极将其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元妃”指的是结发的妻子,可见在皇太极的眼里只有海兰珠才是自己的结发妻子。
西宫贵妃娜木钟:
贵妃娜木钟虽然也是博尔济吉特氏,但并非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而是蒙古阿霸垓部落。其实娜木钟的出身并不高,父亲额齐格诺颜不过是部落额一个头人而已,但娜木钟也属于黄金家族后裔,毕竟她是成吉思汗亲弟弟布格博勒格图的后裔。
也就是说,娜木钟与皇后哲哲、海兰珠等人的先祖都是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娜木钟在嫁给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以后凭着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很快便做到了大妃的位置上,林丹汗对其非常宠爱。
只可惜林丹汗兵败后金,并且病逝于青海。
林丹汗病逝后,娜木钟便带着自己的部众归顺了皇太极。皇太极将其纳入后宫,称帝后将其封为西宫贵妃,娜木钟为皇太极生下一子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为皇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
东次宫淑妃阿特玛.噪:
阿特玛.噪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位列林丹汗所有福晋第四位。
阿特玛.噪也是博尔济吉特氏,林丹汗兵败病逝后,窦土门福晋率先归降于皇太极。在代善等人极力劝说下,皇太极才将其纳入后宫。皇太极称帝后将其册封为东次宫淑妃,地位比庄妃布木布泰要高一些。但皇太极并不宠爱她,所以阿特玛.噪并未为皇太极生下一儿半女。
西次宫庄妃布木布泰(孝庄):
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将孝庄年轻时候称为大玉儿,历史上孝庄压根没有这个称呼,孝庄的名字叫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仅次于姑姑哲哲的福晋,但是从姐姐海兰珠、林丹汗的两位福晋嫁给皇太极以后,布木布泰的位置便从第二降到了第五,确实比较尴尬。不过布木布泰因为有智谋而得到皇太极的重视,最终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
除了“崇德五妃”外,再往下就是元妃、继妃、侧妃、庶妃以及格格。在皇太极所有的妃嫔中,“崇德五妃”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的妃嫔,也就意味着崇德五妃所生的儿子地位也要高于其他的皇子们。
在皇太极所有的儿子中,除了崇德五妃所生的皇子以及元妃、继妃所生的皇子,其他庶妃、侧妃等人所生的皇子是没有继承皇位资格的,这跟康熙朝时期还是有所不同的。
崇德五妃中三位妃子生下皇子:
贵妃娜木钟生下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庄妃生下皇九子福临
宸妃生下皇八子(夭折)
另外元妃钮祜禄氏(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女儿)生下皇三子洛博会,洛博会年仅6岁夭折;
继妃乌拉那拉氏生下皇长子豪格,也就是后来的肃亲王;
以及皇二子洛洛,洛洛年仅10岁夭折。
除了这六位皇子外,另外五位皇子压根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皇四子叶布舒,是庶妃颜扎氏所生;
皇五子硕塞,是侧妃叶赫那拉氏所生;
皇六子高赛,是庶妃那拉氏所生;
皇七子常舒,是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所生;
皇十子韬塞,是庶妃克伊克勒氏所生。
我们先来看一下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六位皇子,除了皇二子、皇三子、皇八子夭折,皇九子福临登基称帝外,另外两位皇子皇长子豪格、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结局如何?
说实在的都挺可惜,死得有些不值当。
皇长子豪格可以说若是皇太极能早早定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的话,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必然是最适合的皇位继承人,毕竟豪格被封为和硕肃亲王、战功赫赫之时,福临还没有出生,豪格是所有皇子中威望最高的。
正因为有了睿亲王这样一位同样战功赫赫而且威望更高的亲王在,豪格便有了竞争者。
在谁也不肯让谁的情况下,只能寻求一个势力的平衡点,扶持年幼的福临登基称帝。
其实这也是睿亲王多尔衮以退为进的一步,想要做幼帝的摄政王,独揽大权;后来他确实也做到了。
豪格虽然称呼多尔衮为叔叔,但实际上比多尔衮还要大三岁。但若是论智谋的话确实不及多尔衮。福临登基后,豪格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在多尔衮的算计中一步一步走入万劫不复的路上,最终不仅自己含冤而死,而且妻子还被多尔衮霸占。
顺治元年,固山额真河洛会告发豪格私下里多次对摄政王多尔衮出言不逊,并且诅咒摄政王并非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成为掌握大清实权的摄政王,直接下令将豪格的亲王爵位削掉。
大清入关,迁都北京后,福临与孝庄便寻了一个借口恢复了豪格的亲王爵位。
摄政王多尔衮必须要除掉的豪格的原因有二:
第一豪格是自己曾经争夺皇位最大的敌人,若不是豪格在的话,多尔衮登上皇位会简单一些
第二多尔衮想要将福临的皇位抢到手,就必须要先剪掉福临的羽翼,而肃亲王豪格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所以即便是豪格再次恢复亲王爵位,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多尔衮不会放过自己。
果然很快多尔衮再次对豪格动手,顺治三年多尔衮下令将豪格任命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这块极其难啃的骨头。多尔衮就是想要将平叛不利的罪名安到肃亲王豪格的头上,如此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豪格除掉。
豪格自然也很清楚多尔衮的目的,便用尽全力平叛张献忠等人,终于在同年十一月,豪格亲手射杀张献忠,次年八月平定四川。
如此一来,豪格可以称得上立下大功的功臣,按理说应该被“加官进爵”。
但豪格刚回到京城不久,便被多尔衮以各种罪名给抓了起来,直接下狱。
其实豪格的罪名都是拼凑起来,或许其中有真的,但其实大部分都是无中生有;但不管罪名是真是假,豪格最终的结局就是“处死”。好在福临极力保护自己的长兄,豪格并未被直接处死,而是圈禁了起来。
但豪格在狱中没多久便去世了,只有40岁而已。
豪格去世后,多尔衮便直接将豪格的妻子博尔济锦氏据为己有。除此之外,豪格的正蓝旗也被多尔衮霸占。
福临虽想要护长兄周全,奈何自己没有实权。
等到多尔衮病逝后,福临终于掌握实权,恢复长兄亲王爵位,并且为其立碑纪念他的功劳。
博穆博果尔提到博穆博果尔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但若是提到董鄂妃的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董鄂妃在入宫做顺治帝妃嫔之前,就是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是皇太极的西宫贵妃娜木钟,娜木钟在皇太极一朝的地位确实比庄妃布木布泰要高。但娜木钟是归降之人的身份,注定她的影响力不及庄妃要大。
所以皇太极病逝时,虽然博穆博果尔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最终败给了自己九哥福临。
因为庄妃虽然地位低一些,但足智多谋,经常给皇太极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庄妃的背后不仅有皇后哲哲的支持,而且还有整个科尔沁草原的支持。大清初期满蒙联姻是国策,大清主要联姻的对象就是蒙古科尔沁,如此一来,福临便成为最好的皇位继承人人选。
福临登基后,作为福临的弟弟,自然不会被亏待。
顺治帝十二年时,年仅15岁的博穆博果尔便被封为襄亲王。
董鄂氏通过选秀的方式指婚给襄亲王做嫡福晋,只可惜夫妻二人的感情一般,再加上襄亲王经常出征在外并在家中,这位二人感情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清朝初期有朝廷命妇轮流入宫伺候的规矩,如此顺治帝便有了机会见到董鄂氏。正在为自己感情苦恼的顺治帝见到温婉贤淑、与众不同的董鄂氏以后,便对其一见钟情。而董鄂氏因为夫君的冷淡,也喜欢上了顺治帝,二人很快便发展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此事很快便被襄亲王得知,博穆博果尔训斥自己的妻子怎能如此?
没想到顺治帝护着董鄂氏,而给了博穆博果尔一巴掌。博穆博果尔觉得备受屈辱,没多久便去世了。最常见的说法是,博穆博果尔悲愤而死。去世的时候,只有16岁而已。
博穆博果尔去世仅一个月,董鄂氏便被接入宫中,封为贤妃。
不得不说,博穆博果尔确实死的有些憋屈,若是没有这一件事情发生的话,其实博穆博果尔能平安顺遂地做一辈子富贵王爷。
肃亲王豪格与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都是有继承皇位资格的皇子。但最终都“败给了”福临,而这两位亲王的死,着实也都很可惜:
一个是被宿敌冤枉而死
一个是因为妻子变心而死
五位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结局如何?
皇四子叶布舒皇四子叶布舒的一生倒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毕竟争夺皇位他没有资格,自然不会轻易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叶布舒的一生也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算是平平淡淡的一生吧。一开始的时候被封为镇国将军,到了康熙朝的时候才被晋封为辅国公。康熙二十九年,64岁病逝。叶布舒是皇太极所有皇子中,最长寿的一个。
清朝皇子的爵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镇国将军。
皇五子硕塞硕塞是几位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原本是皇太极的侧妃,但是在硕塞刚出生后不久便被送给了大臣做妻子。
福临刚登基,便将硕塞便将年仅15岁的硕塞册封为郡王,之后硕塞便跟随十五叔多铎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
顺治六年,便被封为亲王。
顺治八年,复封为和硕承泽亲王,开始掌管兵部与宗人府,是顺治帝非常倚重的兄长;十月份,成为议政王。
或许是天妒英才吧,硕塞年仅27岁便病逝了,乾隆皇帝将硕塞的和硕承泽亲王视为大清的铁帽子王之一。
硕塞病逝后,其长子博果铎承袭亲王爵位,只不过将承泽亲王的爵位改为了庄亲王。
皇六子高赛高赛虽然也是顺治帝的兄长之一,但他并没有跟随顺治帝入关,而是居住在盛京老家。
顺治帝的这位六哥一生淡泊名利,心思并不在朝政之上,喜欢弹琴作诗,可以称得上是满清的诗人,顺治帝九年被封为辅国公,康熙八年病逝,只有34岁。
皇七子常舒常舒的一生跟四哥叶布舒差不多,很平凡的一生:
康熙八年被封为辅国公
六年后被削掉爵位
康熙三十七年,62岁的常舒复封为辅国公,次年病逝,终年63岁。
皇十子韬塞虽然是太宗皇太极的儿子,但毕竟只是一个小小庶妃所生,自然地位并不高。一开始的时候被封为三等镇国将军,康熙八年被晋封为辅国公。康熙三十四年病逝,终年57岁。
结语
皇太极一共有11个儿子,但清朝初期的皇子等级制度跟清朝中后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时候,那些身份低微的妃嫔所生的儿子其实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只是碍于自己无权无势没有人支持并不能夺嫡成功,所以干脆便不去争夺皇位。
而皇太极一朝不一样,除了崇德五妃以及元妃、继妃所生的儿子,其他的儿子都没有资格争夺皇位。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与皇位无缘,地位上更是远远低于崇德五妃所生的皇子。
不过不去争夺皇位意味着远离权力争夺,远离是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平平安安顺遂一辈子也未尝不是好事。
像皇长子豪格这般,被冤枉而死,还不如一开始没有争夺皇位的念想,做一个富贵王爷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