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一死,王彦章立马出山,日不移影大败唐军36员,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金刀赫连铎、铜台节度使岳彦真、金刀刘知远、双枪长老周顺、安休休、薛阿檀等名将。特别是王彦章用回马枪挑杀了高思继之后,他在阵前再无敌手,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下无敌将了。
既然王彦章如此厉害,那么在《残唐演义》以及与之相关的评书演义中,能与王彦章战50合的高手,有几个呢?大概有以下9个,其中2个能在与王彦章的交手中胜出;1个实力与王彦章不相伯仲,两人交手定要很久才能分出胜负;另6个与王彦章相比,则稍逊色一些,但与王彦章战50合甚至以上的能力,肯定还是有的。他们分别是谁,他们的排名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位:李存孝
李存孝,晋王李克用的义子,因为李克用麾下太保多,他在其中排行十三,故有“十三太保”之称。他的勇猛,众人皆知,不仅在李克用麾下的五百家将、十三位太保中独占鳌头,在残唐十六杰中亦是排名第一,莫有敌手,故有“将不过李”之称。他为什么这般厉害?
在《残唐演义》中有说,原来,他曾在铁笼山遇到一位方外高人,跟其学到非常厉害的武艺,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不仅如此,那高人还送了他三卷六甲兵书。难怪他在西山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李克用亲眼目睹时会发出“此六甲神将也!”这样的赞叹。
李存孝力大过人,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手中的禹王神槊与“力不过霸”的李元霸手中的一对擂鼓瓮金锤一样重达800斤。有人说,他们的兵器这么重,那战马驮得动吗?朋友们,那是演义评书,并不是现实。再说评书里也相对应地提升了他们的战马级别,李元霸骑得是“万里云”宝马。李存孝的宝马也不简单,书中说李克用在送了毕燕挝和浑铁搠给义子李存孝后,又叫手下去挑几匹好马来给李存孝选。
李存孝挑来挑去,挑不到一匹喜欢的。晋王又叫人将自己最心爱的“千里浑”牵来,然而,李存孝力气太大了,用手轻轻一摁,那马就顶不住摔倒在地了。晋王大惊,不由叹道:“可惜我儿此般良将,竟无宝马可骑?”
大太保李嗣源道:“之前,西凉进贡一匹高大烈马,由于力大性子野,一直用铁链、铁索绑定,除了喂马之人,没有人敢靠近它。”
李嗣源这一提,晋王就想起来了,他连忙道:“叫人去将此马放了,让你十三弟亲自去驯服它。”
“是!”李嗣源说完,就走了出去。
后来,李存孝凭借神力,最终成功将此宝马驯服。由于此马通体乌黑发亮,所以,大家都唤它“墨麒麟”。如果大家看得评书够多,就知道,这“墨麒麟”与后来《杨家将》中杨六郎所骑的“一字板肋玉麒麟”一黑一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存孝的战绩非常惊艳,具体就不说了,单说他一个照面生擒孟绝海、一回合活捉邓天王、不出三个回合两次打败王彦章,这些战绩,有谁能做到?恐怕连一战打杀十八路反王上百万将士的李元霸也做不到吧?
因为李元霸虽然厉害,但在《隋唐演义》评书中,罗士信能与他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罗松能一枪挑开他与罗士信两人的兵器,再差一点的裴元庆也能硬接他三锤。而李存孝马前,确少有三合之将,很多勇冠三军的猛将,都被他一个照面生擒或者击杀——难怪他有“将不过李”之称!
第二位:史建塘
史建塘,白袍史敬思的儿子,九世良将之孙。他原是李友金麾下一员名将,文武双全,本事不在其父之下。高思继被王彦章挑杀之后,李嗣源往叔父李友金处借兵,史建塘挺身而出,带李友金所拨健将八员,士兵两万,与李嗣源飞赴鸡宝山。
史建塘一到,就将其智勇双全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布下一座三才阵,让王彦章一看此阵便赞叹不已。直到史建塘出,王彦章看布阵之人竟是个年纪轻轻,于是又心生轻敌之意。然而,两人一交手,王彦章才知道史建塘的厉害。两人枪来枪往,大战两百多个回合后,史建塘使出“枪中夹鞭”的本事,一鞭打得王彦章吐血败逃。要不是三才阵中一个叫张夷的轻敌,被王彦章成功从他那脱逃,王彦章当时可能就要死在阵内。
后来,又是史建塘用计让五龙二虎成功将王彦章困住。他本来想活捉王彦章的,不曾想,王彦章却选择拔剑自刎。
史建塘的厉害,从上就可以看出。他除了擅于布阵之外,个人的武力值也非常高。在当时,能凭借自己的个人武勇打败王彦章的,除了李存孝,恐怕也只有他了。所以,在“能与王彦章战50合的9个高手”中,这第二名之位,非他莫属!
第三位:高思继
高思继,高行周的父亲,后来《说岳全传》中的武力天花板高宠,就是他的后人。他是皇上亲自“钦点”的白马将军。因为他擅使一杆亮银枪,枪法出众,故又有“白马银枪”之称。
高思继生在武将世家,从小对武艺十分向往,因此,除了跟父亲练习枪法之外,还跟“银枪老祖”澹台誉学过“飞刀”,跟“金枪老祖”夏鲁奇学过“北霸六合枪”。后来,他又将北霸六合枪融合到自己原先练过的枪法之中,最终创立了高家枪。其间,他曾代师传枪,教过杨家将的鼻祖火山王杨衮枪法。
高思继的本事不比王彦章差,王彦章是李存孝死后才敢出山,才日不移影响连败唐军36将;而高思继在知道义兄金刀赫连泽被李存孝打伤后,他去唐军阵前叫阵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李存孝为赫连泽报仇。只是当时李存孝生病了,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思继连赢了唐军72阵(这里的阵并不是阵法,而是“场”的意思)!因此,两相对比,高思继的实力仿佛还在王彦章之上。那为什么最后,高思继却死在王彦章的“回马枪”之下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人交手的经过。两人连打了五天,交手超过1500回合,依然难分胜负。从这可可以看出,两人的实力是不相伯仲的,就算高思继稍厉害一些,也厉害不太多,要不然,两人不会打这么久,还不能分出胜负。
可能由于两人在交手中,高思继长期是主导进攻一方,他因此以为王彦章本事不及他。所以,等王彦章使用佯败之计时,他根本没有多想,直接以为对方连战几天,体力不如自己。因此,最终被王彦章用回马枪挑杀落马。
第四位:罗兆威
罗兆威,罗成的后人,罗弘信的儿子,擅使罗家枪,枪法非常出众。在与《残唐演义》相关的评书演义中,他曾多次挑战李存孝,第一和第二次,均一招败北。此后,他更加刻苦地勤学苦练,终于在第三次,成功接住了李存孝的三招,不过,他也因此受到了重伤。李存孝很佩服他的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所以他鼓励罗兆威再接再厉。然而,罗兆威已经知道,面对李存孝这样的狠人,世上是无人能够挑战他成功的。因此,从此之后,他就退隐山林了。
罗兆威与王彦章并没有直接的交手记录,但从他挑战李存孝的“成绩”来看,他的武艺明显是要比史建塘、刘知远等人强很多的。所以,他虽然很有可能不及史建塘和高思继,但力压刘知远和当时的杨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能与王彦章交手50合或以上的9位高手”中,他排在第四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五位:杨衮
杨衮,潼关大帅金刀杨会的儿子,这里的他指的是唐末时候的他——因为到了五代年间,他因为又学到了很多绝技,加上又创立了杨家枪,已经成为当时的天下无敌将了。
有人说,杨衮在“残唐十六杰”中不是排名第六,排在金刀刘知远后面吗?为什么,他在“能与王彦章交手50合或以上的9位高手”中的排名,却在刘知远之前?
那是因为在《残唐演义》的前半部分,还很年轻的杨衮在闯出“金枪将”的名号后,就已经凭借枪打四棍将、太原挑战李存孝和参与“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等战绩跻身“残唐十六杰”的榜单了。后来,刘知远当了皇上,个人的武艺就落下了,而杨衮是个对武艺十分向往的青年,一有空就潜心研究武艺,所以,实力慢慢就赶超结义大哥刘知远了。再往后,北国的“四宝将”耶律德光将刘知远围困在太原,就多亏杨衮前去解围相救,这才得以脱困。
杨衮在参与“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的时候,曾与王彦章有过直接的交手记录,两人大战七八十个回合,并在有任务在身的情况下,将王彦章引到五方阵内,然后才与大家一起围困王彦章。确实,以杨衮当时的实力,单挑应该还不能战胜王彦章,但他有“走线铜锤”的绝技,多次在交锋中,打得王彦章防不胜防,对最终成功困住王彦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六位:刘知远
刘知远,杨衮和高行周的结义大哥,擅使一把金刀,有“金刀刘知远”之称。他的武艺还是很不错的,在“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五。
在王彦章日不移影连败唐军36将时,刘知远就曾经与王彦章大战五十多个回合。在王彦章使出“枪上加鞭”的绝技之下,刘知远躲避不及,被打得吐血败回。
第七位:王彦竜
王彦竜,王彦章的弟弟,他的实力也还是很不错的,曾在与唐军的交战中,面对晋王李克用麾下的六位太保李存龙、李存虎、李存豹等人,先是一两枪打得李存龙难以招架,后来李存虎加进来,还是落在下风,其他四位一看,一起一拥而上,联手战他。大家以为这下他要输了?错了,他以一敌六,仿佛三国的吕布战曹操麾下六大猛将,不同的是吕布最后败走了;而他,不数合,“枪刺六将”,其之厉害,可见一斑!
再有王彦竜的武艺是跟哥哥学的,一则从他枪刺六将,便可以看出他的枪法确实非常不错;二则他对哥哥王彦章的本事知根知底,所以,与王彦章战50合或者以上的本事,他肯定是有的。
第八位:高行周
高行周,外号“高鹞子”,白马银枪高思继的儿子,从小曾跟父亲练习高家枪,后来与杨衮结为兄弟后,又得到过杨衮的指点,枪法更加精进。他为父报仇,在“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之前,他曾与王彦章大战五十余合。
第九位:庞师古
庞师古,朱温麾下第一猛将,多次救朱温于危难之中。他身材魁梧,力大过人,擅使一对链子大锤,近可砸远可掷,非常厉害。后来,再次为了救驾,在众人都被李存孝吓得魂飞魄散逃之夭夭的情况下,他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一边护住朱温,一边大力将手中大锤掷向追赶而来的李存孝。
李存孝什么人?他可是横勇无敌的天下第一高手,他见庞师古大锤往自己马前飞来,一槊便迎了上去。庞师古力大,但怎么可能大得过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的李存孝,只听“砰!”一下,那大锤就被李存孝打得弹了回去。
“啪!”一下,正打在庞师古身上。庞师古应声而倒,就这样死在了力大无比的李存孝手下。
是的,庞师古确实远远不如李存孝,但他勇气过人,不会害怕任何高手,如果让他与王彦章交手,他肯定也是打不赢王彦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他以往的战绩来看,与王彦章交战50合甚至以上的本事,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