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香菱为啥要向黛玉学诗?有对比才能认清,邢岫烟是白眼狼

薇薇聊红学 2025-02-21 08:45:17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注意过,大观园中有两对女孩,她们的关系无限接近于师徒:

这两个女孩分别是林黛玉和香菱;妙玉和邢岫烟。

作者对林黛玉和香菱的关系是明写的,而对妙玉和邢岫烟的关系是暗写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伏笔,同时更是一个对比,作者要用香菱和林黛玉结成的无限接近闺蜜的关系,来反衬邢岫烟这个不懂感恩的姑娘就是一个白眼狼。

我看过一些有有关香菱向黛玉学诗的书评,很多读者因为这件事情把林黛玉和薛宝钗对立起来,弱弱地评论一句,这个解读方向不对。

读者首先要放弃一种成见,就是一提到林黛玉和薛宝钗,就觉得她们两个应该对立。的确,她们两个有对立的地方:她们两个对立的地方在于同大男主贾宝玉婚姻,并不在其他的地方。

林黛玉和薛宝钗又不傻,她们不会无缘无故地为一个与她们利益毫无相关的人香菱,去耍心机、弄手段的。

犯不上啊!

只要不涉及到同男主贾宝玉的婚事,林黛玉和薛宝钗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同时呢,只要不牵涉到同男主贾宝玉的婚事,林黛玉和薛宝钗完全可以对同一个人好:比如香菱。

顺便再多一句嘴,那些认为薛宝钗和贾宝玉没有感情纠葛的读者也可以洗洗睡了。《红楼梦》是小说不是纪录片,纪录片中出现的男女可以毫无关系,可小说没有这样的情况。

大男主小说中的女主、女二、都是为男主准备的,如果说薛宝钗与宝玉没有感情纠葛,这就意味着宝钗不是女主。

谁要是这么想,那等于把作者的立意都给推翻了,薛宝钗和林黛玉可是在金陵十二钗中排首位的人物,再不喜欢宝钗的读者也不能否认宝钗是女二的地位。(一般的读者会认为:既然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排首位,意味着红楼梦是双女主结构,她们两个都是女主)

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是小说的主线矛盾,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说回正题,香菱是薛蟠的小老婆,她又和薛宝钗年龄相仿,她与小主人薛宝钗两个人有成为“朋友”的理由;

香菱是薛蟠的小妾,她不可能威胁到林黛玉的生活,她又是个诗意简单的人,一旦环境允许,她有和林黛玉成为闺蜜的条件。

林黛玉和薛宝钗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她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出对香菱的友谊,这是正常的生活逻辑。

薛宝钗这个人更八面玲珑,用柔和一点的话说就是更周到圆融,她更愿意让香菱生活在大观园期间,替自己也帮薛家应筹好各种关系。

薛宝钗不着急教香菱作诗,而是先教香菱如何应酬人际关系,好让尊卑老少都挑不出薛家的礼,宝姑娘是为了香菱好。

林黛玉则是直接给香菱当师父,教香菱作诗,这同样是长大后的黛玉,开始应酬人际关系的表现。

林黛玉给香菱做小老师,外人谁看见了都会赞誉黛玉真是给足了薛宝钗的面子,谁都会认为黛玉和宝钗的关系好的很。

同时呢,黛玉给香菱做小老师,也给足了薛家主母薛姨妈和薛姨妈背后的王夫人面子。

红楼时代,可不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林家虽然落魄了,但不影响黛玉大小姐的身份。

而香菱,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知道她是甄士隐的女儿,是小家碧玉。可在贾家人的眼里,她不过就是薛家买来的小丫头,虽然薛姨妈给了她体面,摆酒请客公开承认她是薛蟠的小老婆,可这并不影响她只是通房丫鬟的身份。通房丫鬟也还是丫鬟,实际地位就是薛家的下人。

林黛玉肯收丫鬟为徒,还是那句话:林姑娘可是给足了丫鬟背后主人的脸面。这份情,薛家人不领都不行。

之后,香菱顺理成章地就走进了大观园小姐的圈子:她可以跟着群芳参加诗社的活动,芦雪广烤鹿肉;

宝玉、宝琴、平儿、邢岫烟4个人一块过生日;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些活动都有了香菱的身影。

顺便说一句,如果薛宝钗直接带着香菱参加这些活动是不行的,宝姑娘会害怕,怕人讲究她不知天高地厚,不懂尊卑,居然敢把自家丫鬟带进小姐的圈子。

在帮香菱融进大观园朋友圈的这件事上,林黛玉和薛宝钗起到的都是正面作用。

还是那句话,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小女孩之间还是很和睦的,她们也乐得互相帮助。

可这段情节有什么作用呢?

香菱向黛玉学识这段情节,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致,其实这些情节都是对比,作者在用一个实在的香菱,去与白眼狼邢岫烟做对比。

一.和睦的师徒:林黛玉与香菱

香菱想要学作诗,她要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

香菱想学写字、学作诗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许从她刚进荣国府开始,她就仰慕那些有才华的大家闺秀……

可仰慕归仰慕,香菱想要学习文化知识,她必须要等,等到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行。

香菱被买进薛家的时候身份是丫鬟,一个丫鬟的工作职责是:伺候好主人、做好针线活一、做好粗活。

至于读书识字这些东西,在红楼时代真不是一个丫鬟敢肖想的。

那时候,香菱可不敢跟薛姨妈提这些。

后来香菱成为了薛蟠的小妾,通房丫头的身份让她再也不用做粗活,这时候伺候好薛蟠成了她的工作。

在薛蟠的面前,漂亮到不俗的香菱也只是几天的新鲜,之后,薛蟠就把她抛在脑后了。

薛蟠可没心思花时间精力培养小老婆琴棋书画那一套,同时,呆霸王也没有欣赏文化之美的能力:一个连唐寅都能念成庚黄的人,最配的还真是宝蟾那种癞蛤蟆。

这时候,香菱还是得等。

香菱一等就是四五年,等到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一顿之后,为了遮羞除去学做生意,她终于有空闲时间了……

这时候,薛宝钗早就看出香菱喜欢大观园,便主动和薛姨妈说了,把香菱带进了大观园。

其实香菱羡慕的哪里是大观园,她羡慕的是大观园群芳的充满浪漫气息的文化氛围。

香菱想学做诗,她第一个求助的是薛宝钗:

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宝钗给了香菱一个开放性的回答,她到底教不教香菱作诗,她没有正面回答。宝钗教香菱的,是怎样处理人情世故。

从生活的逻辑上来讲,宝钗这么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她对香菱的态度是照顾和保护的:毕竟大观园属于荣国府,薛宝钗带香菱住进来,先要向主人打招呼这是起码的礼貌。

宝钗能不能教香菱作诗?

我的看法是能,但她不会马上答应。薛宝钗之所以带香菱进大观园,目的就是让香菱帮助她维护好薛家同荣国府的关系。

如果香菱为了其他姑娘做师父,这就等于宝钗直接帮助香菱交了一个朋友。

之后,读者就看到了:香菱选择了向林黛玉求助: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为何选择向黛玉求助,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这个答案就残酷了。

先来说迎春:

迎春懒于诗词这件事情先不提,只说香菱并不敢直接同迎春做朋友,至于原因,这就要牵扯到上一辈的宅斗。

别看邢夫人和王夫人是妯娌,可二人之间连表面上的热情都不装,二人之间从来相敬如冰。

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她是不敢自己去亲近邢夫人的,当宝钗都不敢亲近邢夫人时,香菱更不敢主动结交邢夫人的庶女迎春。

再来说探春:

探春才华横溢,诗文水平仅次于钗黛。

可香菱敢直接求探春教她学作诗吗?

她不敢!

虽然宝钗最想结交的就是探春,可香菱依然不敢替宝钗去结交探春这个人脉。原因并不难猜,探春这姑娘并不好结交。探春一向因庶出而自卑,她比一般姑娘更自持身份,更端着一个千金大小姐的体统。

香菱的身份不过是薛蟠的小老婆,悬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不可能走进探春的朋友圈。

惜春也是如此。

接着来说惜春:

迎春和惜春差不多,都懒于诗词。这姐俩的区别是迎春是善良到窝囊,惜春是清冷到孤僻。

惜春的内心世界没给别人留位置,别说区区一个香菱,就是大观园中那些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姐妹都无法的走进去。

对惜春敬而远之,是香菱应该做的。

在排除了一番之后,香菱能够求助的人就只剩下林黛玉了。

一句话总结,求人难呀!

黛玉和宝钗一样有才华;

黛玉本身就是嫡出的小姐,因此在嫡庶尊卑方面不是很敏感,能够接受和香菱这个小姐姐做朋友。

果然不错,当香菱一开口求助,林黛玉就很高兴地答应了。

林黛玉收香菱为徒这件事情可是认真的,她给香菱了找教材、排课程、留作业、对作业做点评、不合格的作业要求重写……

很快,林黛玉就教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香菱写出了: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样优美的诗句。

可灵秀的香菱,并不是林黛玉一个人教出来的。

林黛玉给香菱上课的时候,直接就让香菱读名家的诗选,这说明了香菱是识字的。

至于香菱识字是谁教的?这个我真的总结不出,是拐子?是宝钗?都有可能却又都不像,有懂的,希望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还有呢?

就算林黛玉不同意教香菱作诗,只要香菱耐心的等几个月,史湘云就主动住进蘅芜苑了。

憨湘云的才华不输林黛玉,她又爱说话,根本架不住香菱请教她谈诗,每天都和香菱高谈阔论……

香菱够聪明,她能够在这些高谈阔论中总结出很多知识点。香菱在文采方面进步神速,自然是离不开林黛玉的教导,可史湘云同样功不可没。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史湘云也算是香菱的小老师之一。

林黛玉和史湘云对香菱的好,香菱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香菱和史湘云跨越尊卑成了真正的朋友,等到香菱搬出大观园后,连大观园的丫头都觉得史湘云太孤单了……

香菱和林黛玉没有特别亲密,她们之间是有一种高山流水觅知音般的惺惺相惜。作为薛家人,香菱能发自内心地觉得林黛玉的性格没有问题,这太不容易了:

怨不得我们宝姑娘不敢亲近,可见我不如宝姑娘远矣;怨不得林姑娘时常和他角口气的痛哭,自然唐突他也是有的了。

林黛玉教香菱作诗,香菱也视林黛玉为挚友,能站在黛玉的立场考虑问题。正是那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可邢岫烟对妙玉呢?

二.教出一个白眼狼:妙玉和邢㖆烟

邢岫烟的出场很美,她的梅花诗更美,一句: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一个高洁有傲气仿佛梅花般的女孩,就这样走到了读者的眼前……

可邢岫烟真的这么美吗?

不卖关子,邢岫烟这姑娘就是一个白眼狼。

想当年,天真的我还为邢岫烟的未来担心:邢姑娘出嫁之后,会面对一个泼妇般的大伯嫂夏金桂,还有一个极有心机的大姑姐薛宝钗,这日子,她该怎么过!

现在我觉得,若论耍心机,夏金桂和薛宝钗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邢岫烟。

夏金桂这个女人是泼,她没有城府,她这个人简单到透明;

宝钗这姑娘倒是有点心机,可她那点心机不算什么,有些经历的人都能一眼把她看到底。

而邢岫烟则是腹黑,这姑娘腹黑到受了人家的恩惠,反倒给帮助过她的所有的人都打差评,然后呢?然后她还得到一个好名声,她腹黑到没天理了!

对比之下,在红楼姑娘中,邢岫烟属于腹黑之神般的存在:

荣国府收留了邢岫烟,每个月还给她二两银子的零花钱。这个恩情到了她的口中就算变了味,她能把恩情,说成了荣国府欺负了她似的,她那个可怜,那个无辜啊;

贾迎春收留了她,和她同吃同住,共享自己的福利待遇。可迎春并没落下好,她话里话外的和别人说小表姐迎春没照顾好她,还把自己的衣服给当了,做实了贾迎春的罪名。

可事实是就算她把自己的棉衣都给当了,她也不会缺衣服保暖的。

她进荣国府之后,不只凤姐送了她一个大斗篷,探春送给了她一个碧玉佩,过年的时候,荣国府还会给她做新衣服的。

荣国府过年有给众人做新衣服的惯例,既然是做过年穿的衣服,这衣服自然是冬衣。

既然是大家都有,荣国府少不得会给她也做一份的。

一个不缺衣服保暖的人,偏偏把自己冻得哆哆嗦嗦,这就是在挑事儿!

后来宝玉过生日,大家算起来那天也是她的生日,她又得到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生日礼物。

她得到的生日礼物是一份而不是一件,至少在表面上,她得到的东西会和贾宝玉是一样的。

可这些好处,她从来不放在心上、更不会挂在嘴边,她在嘴边念叨的,一向是她活得委屈:

他那些妈妈丫头,哪一个是省事的,哪一个是嘴里不尖的?我虽在那屋里,却不敢很使他们,过三天五天,我倒得拿出钱来给他们打酒买点心吃才好。

我说邢岫烟这种人是白眼狼,还真没冤枉她。

邢岫烟走进荣国府,能够迅速融入进群芳的圈子,能够很快被薛姨妈看上,靠的就是她身上那份不入俗流的气质。

而这份气质从何而来?

答案是邢岫烟识字、有才华,一个人的才华不会从天而降,自然是学习得来的。

学习这件事情,对于豪门贵族来说很容易:

荣国府可以请家教、家中还有家塾教导子侄学习;

林家可以请老师,林如海就请了两榜进士贾雨村教导女儿林黛玉学习。

可学习对于贫寒人家的女儿来说,简直是奢侈品:刘姥姥家有房子有地,她的外孙子板儿都没地方上学,至于她的外孙女青儿,对于上学这种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邢岫烟是如何学会识字、作诗的呢?

不卖关子,这些都是妙玉教给她的。

妙玉这个人装的清高、孤傲,看上去挺烦人的,其实内心柔软善良的一塌糊涂……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一直认为妙玉要把刘姥姥喝过的茶杯扔出去,就是看不起穷人、看不起农村人。

今天我打脸我自己,妙玉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一个少女在少男贾宝玉面前端着,寄人篱的她要端出一份架子来,好让男主更看重她。这里面,妙玉是有些小心思的,本篇文章不过多解读……

真正的看不起,是像贵族圈子对薛蟠一样,带着戏谑的眼神,把薛蟠当乐子瞧。

荣国府没有人真的看不起刘姥姥,也没人真的看不起清客,刘姥姥来打秋风是一种无奈,清客去做清客也是一种无奈,他们为的都是生活,其实人们可以理解。

如果妙玉真的看不起刘姥姥,她不可能送给刘姥姥一个她认为很贵的杯子,就算是间接地送也不可能。

顺便八卦一句:我认为妙玉的成窑杯子是假货,妙玉珍藏的[分瓜]瓟斝和点犀䀉也是假货。

我为什么认为妙玉的内心很柔软,答案就在邢岫烟身上。

香菱所经历的求人难这个过程,邢岫烟从未经历过。

香菱想学作诗,光等待就花了四五年的时间,可邢岫烟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香菱想学作诗,要仔细盘算她该向谁求助,可邢岫烟一切水到渠成……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这段话是邢岫烟自己说的,话虽短,却信息量巨大,这就是名著的魅力。

读者可以从这段话所表达的信息中,做一个大对比:一个关于妙玉教邢岫烟和林黛玉教香菱的大对比。

看时间:

妙玉给邢岫烟当了10年的老师;

林黛玉多说只给香菱当了一年的老师。

看教学难度:

妙玉是邢岫烟的启蒙老师,邢岫烟的知识都是妙玉教的;

林黛玉只是香菱的进阶老师,香菱在拜林黛玉为师之前就已经识字了。

看关系:

妙玉和邢岫烟是邻居,她们之间有着10年朝夕相处的感情;

黛玉只和香菱萍水相逢,她们两个连主仆都算不上,只不过是比较熟悉的陌生人。

妙玉在邢岫烟身上花的心血,要比林黛玉花在香菱身上的多多了!

请读者再细想一下,黛玉教香菱作诗,都需要因材施教慢慢引导,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启发香菱做出一首好诗来。

妙玉把一个懵懂的顽童邢岫烟,教成一个如闲云野鹤般的诗人,这其中,她得拿出多少的细心与耐心,这份心思同样叫善良。

我说妙玉善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邢岫烟家穷到要赁房子过日子,他们家是不可能拿出给老师的束脩的。这就意味着,妙玉教邢岫烟是免费的。

林黛玉教香菱,还能让薛家和王夫人承她一个人情呢,而妙玉教邢岫烟,则纯属献爱心。

林黛玉教香菱,香菱还得上门求教,而妙玉教邢岫烟,就是那么温暖自然不需要邢岫烟张口求人!

换个别人试试,谁想找个免费的老师难度不啻于登天,大概能直接把邢岫烟撵出去。

按照常理,邢岫烟该对妙玉感恩戴德,并在可能的时候进行回报了。

可看邢岫烟对妙玉的那些评价,真是字字贬低、句句诛心!

邢岫烟还有别的老师吗?

答案是不可能有,还是一句话,因为邢家没钱。

邢岫烟是妙玉一手带出来的,对启蒙恩师妙玉,邢岫烟只承认有半师之分。

就算有人读到博士,他也不敢说他的小学老师,是半个老师。

这个时候,邢岫烟对老师的白眼狼品质就已经初见端倪。

这时候再看林黛玉和香菱。

其实林黛玉和香菱的关系亦师亦友,香菱算不上林黛玉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林黛玉让香菱拜师的时候,香菱选择了直接默认。

咱们继续对比,接下来,邢姑娘还有更过分的。

说着,便将拜帖取与岫烟看。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咱们且不谈妙玉的脾气怎样,也不谈在拜帖上用别号这件事是不是合理,只说一件事情:妙玉是邢岫烟的老师,对着外男吐槽老师,咱国人可从未有过这种规矩!

妙玉就算有百般错误,千般不是,邢岫烟也得替她去遮掩,这叫为尊者讳,是一个举止端正的古人的本分。

可邢岫烟为了给自己立高洁人设,头一个就拉自己的老师去垫背,此时,我为妙玉打抱不平。妙玉呀,她教出来的不是学生而是一个狼崽子。

而香菱呢?

香菱看画的时候,都只注意到两个人。

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

除了自家小主人之外,她的眼里全是林黛玉。

咱们继续往下看:

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顾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

妙玉对宝玉有一种若有若无淡淡的情愫,这种感情无奈、克制,若是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这份感情永远带着幽怨的美……

妙玉这种感情的这种窗户纸,可以由大观园群芳捅破;可以由荣国府好八卦的丫鬟婆子捅破;可以由读者去捅破,却唯独不该由邢岫烟去爆料出来。

只要邢岫烟还有一点良心,她就该把妙玉的情感当成绝对隐私,永远守口如瓶。

妙玉在大观园属于寄人篱下,在别人的眼里,她还属于带发修行的尼姑,不能思凡,一旦她对宝玉的那一丝感情被人爆出,也许荣国府就不再庇护她,她一个孤女无亲无故何处容身……

可这一切,邢岫烟都不在乎:

十年师生情,邢岫烟对妙玉不感恩;

大观园再相聚,邢岫烟对妙玉不报恩。

再往深一步说,邢岫烟对妙玉不是不报恩的问题,她为了给自己立人设,能把妙玉的隐私都给爆出来。

有朝一日荣国府倒了无法再庇护妙玉,第一个出卖妙玉的,自然就是邢岫烟。

妙玉收的哪是学生啊,可怜的她分明就收了一只白眼狼。

0 阅读:1
薇薇聊红学

薇薇聊红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