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藏第一部字门卷明代《支字拳谱》崔虎刚胡刚六合武学

忆南评文化 2024-10-25 17:50:51

这是中国武学最具价值的拳谱之一!是一部反映明代武学高度的拳谱;是一部所有武人、爱好者,学者,不容忽视的拳谱!

此拳不仅是严字门(详见《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九)及其传系的前身,而且与明代绵章短打周七和尚传系(详见《中华武藏》第十三部),与明末清初姬氏心意武学之十大形(详见《六合拳谱》)、桩功,与王芗斋先生意拳、大成拳等,均有直接的关系,核心的关系!

支字拳与严家字门拳、王芗斋先生站桩功之谜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挖掘抢救,尤其近年来在武学研究群中几百位筹委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包括中日友好医院胥荣东主任医师、浙江仇富军、天津崔巍、北京徐杰、河北姜海伟、山东李满利、山西王日兵等老师们慷慨捐赠下,在众多常务编委、编委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下,已经挖掘抢救,并整理、分享、保护了民间抄本、民国以前的珍贵刻本、出版物的孤本等武学拳谱文献近1500部。

这一规模,不仅在数量上,是上世纪国家八十年代三年全国挖整时期的成果486本拳谱的3倍多,在质量上也远远超过当时的那些拳谱文献。

如……

堪称中国历史上,明代以来,民间自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第六次大规模抢救工作;整理研究,分享保护,尤其对相关拳法,如易筋经、姬氏武学、螳螂拳谱、太祖相关拳法、太极拳谱流传的各几百种不同版本,流传历史图的总结绘制等,均属首创!

其中,抢救分享的部分目录简介……(略)

此谱乃民间拳中郭神仙(明崇祯八年以后的拔贡),九十八岁去世前与弟子们的问答记录。

一、此谱得自民间,出处不明。此本前部残缺,从内容上看,为“地支十二形字门站桩内外功”,以此作为其名称,更为完整准确。笔者曾言:中国武术为中国传统文化拳。此本可为一个典型例证!

二、从书写、内容、格式并结合几位专家意见等综合来看,此本为明代传本。其意义重大。

三、此谱含有大量武功高论,且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清代以后的拳谱行文,反而难懂。这一现象使我们对明代武学有了全新认识,两者的差别,盖与中国历史在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产生的武文化断层有关,且可为其一个例子!此谱使我们了解到,明代中国武学曾达到过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此谱与姬氏武学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其地支十二形象形拳与姬氏武学(心意拳)有六形重合;其所含站桩功法、抖神等,也与姬氏武学有重合(详见我们的《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五)。

五、支字拳出现的时间,比姬际可先生依据明末民间流传的《岳武穆王拳谱》而开创的姬氏武学(六合拳、心意拳)要早。至于技术上两者是传承关系,还是殊途同归?有待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清初其分支,严家字门拳师祖曾与姬氏武学有密切关系,其传人传谱中有姬氏武学的拳谱文献,因此甚至有可能严氏为姬氏八百弟子之一(详见《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九)。

六、此谱郭神仙所传拳法内容,与姬氏武学于民国以后发展出的王芗斋先生的意拳,大成拳有相同或相近的描述。如其桩功描述与笔者大学期间从王左成先生所习、了解的王芗斋先生(王左成先生语,来自郭云深所传)的浑元桩一样;如其中所包括的四部功法“停、站、引、比”与王先生的四部功法“站桩、试声、试力、实作”;又如其四部功法后人批曰:“停站引比四字精微,可为拳中之神仙也”、《祖师三字经真传》的“……功若至,如吃蜜……”与王先生的“站桩时既愉快又甜蜜,省力得力增力而舒适”(芗师语录并歌要(李见宇、孙闻青录));

七、此谱“周济才批曰:除此一部讲究,(其余)皆是幻耳,学者当以文武同规,反本顾源。天壤甚大罕知音,自来认假不认真,拳理直是述魂阵,此阵昏迷多少人”。“郭师诚为拳中之神也”口气之大,颇似王先生及传人看法、说法。

八、此谱,实际上,就是明代的大成拳论,明代意拳论!此谱的发现,将为学界重新审视研究王芗斋先生发扬光大的站桩功的技术、历史,以及两者的对比研究等等,提供了珍贵历史文献。

九、从清初以来字门拳各传系来看,站桩功均已缺失,可见明代拳法到清代传承之间,有某种断代的情况发生。否则浑元桩的传人,高手,在清末会有许多。

十、值得指出的是,字门武艺,分为明末李超-王征南-陈文显、余克让等所传的袖珍十八及支字拳-严家字门拳-河南等地大小字门拳法两大类,这两门,曾是中国武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拳法,其精深程度叹为观止,以前学界重视不够,有待学人深入研究。

十一、本谱更多历史、技术价值有待学人挖掘阐述。

这一文献的发现,再次显示出,民间有藏宝。多支持才能多抢救、才能多分享、多保护!

1 阅读:19
忆南评文化

忆南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