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曾3次担任总长,因为得罪过两人被两次撤职,他们是谁?

洞鉴五千年 2024-09-25 10:43:44

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出现了很多著名英雄,其中最为关注的是十大元帅,他们都是国家的功臣,面临过很多个危险时刻。

在国家看来他们都是功臣,但人们在闲暇之际也会对他们的战绩进行对比,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是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在开国十大元帅中排行第4,在他的戎马生涯中,经历的风雨无数,“身经百战”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功绩。

更重要的是,刘伯承还是毛主席极其看重的人,在红军长征途中,在前有金沙江天险、后有数十万追兵的情况下,很多人担心过不了江。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则将希望放在了刘伯承身上,表示:“朱德同志曾经说过,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拦不住他。”

虽然毛主席是句调侃的话,可后来还真就在刘伯承的带领下,大军安然渡江,往后他也被赋予重任,而他也没有辜负众望。

说起来,刘伯承在红军时期先后三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为红军的军事行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但问题来了,刘伯承之所以能三次担任总参谋长,说明他有两次被撤职,关于这段经历,刘帅本人坦言是因为“得罪了两个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刘伯承,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还是一个高知识分子,于1930年结束了留学生活,从苏联返回国内。

刘伯承先去的地方是上海,在这里从事了两年的地下工作,后来便受中共中央委派前往中央苏区,担任中革军委委员的同时兼任红军总参谋长。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伯承一来就可能堪当大任,这得益于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喝过“洋墨水”的刘帅的器重,往后也是叫他一起来商议大事。

但在1933年博古和李德来到了中央苏区,这二人得到了王明等人的支持,往后便将毛主席“边缘化”,失去了红色阵营的最高指挥权。

博古和李德虽上过军校,可对中国革命缺乏了解,更加不懂战场上的规则,要求红军放弃游击战术,仅三个月就让我方损失数万官兵。

彭老总和刘帅批评了博古和李德,而他们不仅不悔改,故意对彭老总和刘帅进行打击报复,罢免了两人的公职。

刘帅的第一次罢职就是在这里,直到1934年长征前夕才恢复职务,这便是他得罪的一个人(博古和李德)。

至于第二次被撤职,则是在1935年中旬,当时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野心膨胀,妄想分裂革命队伍,大搞“山头主义”,简直无法无天。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帅对张国焘很反感,于是随便说了两句批评张国焘的话,不料激怒了张国焘,最终罢免了刘帅总参谋长的职务。

那个时候的张国焘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执行委员,官职在刘帅之上,他也无能为力,只能静观其变。

这个时候的毛主席也察觉了危险,于是带着红一方面军先行北上,害怕张国焘会铤而走险做点什么坏事。

后来张国焘的事情被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得知,他受到了批评,率部北上进入延安,而后来刘帅也在1936年初官复原职。

刘帅担任总参谋长后,协助朱老总、彭老总策划了很多场战争,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保存了红色火种。

1937年刘帅被任命为129师师长,与师政委邓公并肩作战,这时已经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一起对抗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刘帅出任中野司令员,指挥十余万大军辗转各地,取得了一连串的胜果,建国后前往南京开办军校,为解放军培养高级人才。

1986年,刘帅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于当年10月溘然长逝,时年九十四岁。

7 阅读:2426

洞鉴五千年

简介:你想听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