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世,容纳了所有的时态,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环环相扣,正好交织出疗伤的起点与终点。
早在旅程开始前,迷路的心,就已拥有它的归处,只不过随着时间而斑驳、泛黄,失去了原本该有的光彩,因而需要透过言灵的力量,再度刷上名为希望的笃定。

新海诚的《铃芽之旅》,合并《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又被人称为灾难三部曲。
主题上《铃芽之旅》仍旧不脱“颠覆”这个主轴,执行上也更加彻底,若说《你的名字》追求的是逆转生死,《天气之子》则在诉求撕破傲慢的集体伪善,交错来讲,无论是何者,目的皆为奔向自己的所爱之人,亦即缩短自己跟理想〈爱情〉之间的距离。

然而,来到《铃芽之旅》,纵使同样都涉及了某种跨越,甚至以具体的公路之旅呈现距离的广袤,但奔向的对象,却从他人逐步挪位成自己,并在性别选择上,开展出不同以往的关系路径,跳脱所谓英雄救美的古典结构。
于是,电影不再是由男主拯救受苦的女主,相反地,作品让铃芽肩负改变的力量、责任。另一方面,还以诅咒削弱宗像草太,促使理应较为强壮的男主,摇身变为带有缺陷的三脚椅,借此形成权力的摆动。

只不过,颠覆并非推翻,就《铃芽之旅》来说,虽然电影蓄意让父亲缺席,同时又使男主陷入失能的窘境,但聚焦于椅子本身,就象征意涵,也不会只有负向的受制于他人,更包含“支撑他人”这一层寓意。
所以,电影并没有要全盘否定男性的存在,而是巧妙地对换性别分工,甚至揶揄了一番亲吻唤醒公主的戏码,进而使得观众明白特定故事情节,长久以来的性别样板化,或是某些浪漫之举的荒谬性。

有趣的是,对比西方童话,日本神话都是母性(阴柔)视角为主,而非一味遵循西方强调的阳刚逻辑。
例如:邪不胜正、二元冲突。换句话说,人们口中的女性赋权,其实比较像是一种精神性复兴,恰如宫崎骏、高畑勋一般,新海诚也试图在既有的叙事框架中,放入那些微小的叛逆、反省,甚或是面向信仰的致敬与追忆。
新海诚的意图,却正巧提供一条有别于西方视野的观影切口,以便咀嚼出不同的文化风味,可是又符合当代的性别思潮。

接着,跳出性别视框,回到电影符号本身,变成椅子这件事,非但体现了受限于他人的被动型态,亦能视为物化、工具化的象征,恰好遥相呼应大臣身为要石,遭到人类社会异化的孤寂,例如面无表情、丧失对外的连结,导致要石无法被人理解之外,也不被允许展现自身感受。
严格来讲,电影之所以选择冻结来表现,正在点明“祭品”、“人柱”这类习俗当中的疏离性,一如草太所言,看似高洁的献身,本质上,正是一种残酷且自私的剥夺与诅咒。

除此之外,如同前文所提到,《铃芽之旅》作为日本电影,或多或少都是依循着民族价值观来建构,好比著名的万物有灵,背后的核心概念,即非人们想象中的泛灵骚动而已,更重要的是,人类作为动物,或者说整个世界的一分子,如何跟外在大环境取得共存、和谐。
所以,大臣的任性、洗白,还有宗像草太被变化成椅子这件事,就不完全是营造张力,亦在提醒人们要保持敬重,而非理所当然地接受他者的牺牲与奉献。

比较特别的是,大臣身为神明之外,也作为情感的容器,可以因为铃芽一句随口的喜欢充满元气,更会因应铃芽一句讨厌瞬间委靡。换言之,神明跟人经常保持着暧昧的连结,基于想像力而生的物种,同样会随着情感波动丧失活力。
至此,所谓敬重,并不等于卑微,神明跟人实为共生关系,重点仍是在如何平衡。

若以逻辑去拆解神明的矛盾、角色的莽撞,无疑缘木求鱼,启动行动的原因,无关合不合理、划不划算,而是情感的流动,本就足以撼动内外世界,因此才要慎重跨出每一步,避免傲慢,并也避免封闭。
依此延伸,铃芽所提到的:“没有草太的世界才可怕!”,其中的份量,同样不该简化为浪漫的一见钟情,更是累积了十数年的灾后感悟。

对于铃芽,与其再次体验失落、无力,倒不如放手一搏,才有机会好好说再见,甚至说出那一句搁置多年,却从未有机会实现的欢迎回来。
是故,即便灾难三部曲相较新海诚的过往作品还要商业取向,但那一份情感先于逻辑的初衷,始终未变,持续孕育感动。
正如电影所总结,关门师的能力,来自于土地以及寄宿其中的情感足迹。

不过,记得过去,讲的不仅是记取教训,还有美好曾经存在的事实,或许光是记得,依旧无法抹煞伤痛,可是那些回忆,也因此活在未来的每一刻日常,每一句道别、欢迎,甚至是拥抱留下的余温,皆如潜在的养分,拉拔人们长大。

为此,每当成功关上一扇门,一只只臃肿的蚯蚓,才会在膨胀之后,绽放出磅礴的雨水,借此重新灌溉死寂的大地。
雨水,既是思念,亦为情感的消长,或者说挥之不去的鬼魂,却又宛如守护天使一般,时而折腾人心,时而洗涤身心。

梳理至此,可以发现,电影真正的主题,其实是记得。或许吊诡,但是唯有记得疼痛,才有办法再次召唤那些和煦的午后。
毕竟,在突如其来的空荡当中,常人所说的面对、放下与放过,大多不够精确,不够骨感,难以完全实践。

于是乎,精确来讲,面对创伤以及失落,所谓修复,其实指的是那一段漫长的收拾历程,尤其原有的日常已然遭到破碎,就算一片片拼凑回去,细如蜘蛛网一般的伤痕,依然会爬满灵魂。除非经过收拾,因应失序而失重的心神,终究无法安然降落,遑论后续的再度扎根。

所以,虽然电影是以典型的英雄之旅〈使命召唤〉来开场,但是随着剧情推展,早已大大脱离约定俗成的轨道,原本的公路之旅,不仅从外转向往内探寻,更从出走变为归返,冥冥之中,好似其他公路电影 —— 出发,往往是为了回到原点。
单论叙事结构《铃芽之旅》不如《你的名字》那般缜密,不过格局跟层次却有大幅的迈进,非但是奇幻爱情故事,更是贴近现实世界的疗伤电影。

肉眼可见的视觉效果之成长,丰富的前后景位、蓄意的手持摇晃感、栩栩如生的动态氛围,再加上原有的细致静态作画,观影震撼感,可谓一波又一波。
电影妥善利用动画独有的特性,屡屡以低帧数的手法,利落提升节奏感,使得观影过程非常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