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小《红楼》的《知否》:笔下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我在人间写娱乐 2024-11-04 17:42:58

姚依依是现代民事法庭书记,意外穿越到古代一位生母早死、生父不亲的小庶女盛明兰身上,自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剧情讲述她如何在“没有即时危机,但活得也很小心”的家庭环境下,如何谨小慎微地度过闺阁时光。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明兰嫁给了原是浪荡败家子、后来改邪归正的侯府公子顾廷烨,一路经历家族斗争与朝堂争端,最后得登高位、夫妻同心、白头到老的故事。

《知否》的故事梗概和同时期讲述嫡女或庶女在闺阁中厮杀、在妯娌妻妾间拼搏的所谓“宅斗”小说没有太大不同。然而,这部被誉为小《红楼》的经典网文确实有独特之处,那就是与《红楼梦》颇为相近、大多数宅斗却难以企及的,对笔下人物的悲悯之心。

✔《知否》笔下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书名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晚上雨势稀疏风却吹得急,沉沉一觉醒来还有点酒意。问窗边正捲起帘子的侍女,外头养的花儿可好?她却说海棠花像之前一样。你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叶子经了雨水更加润泽,花瓣却被打落不少啊。

作者关心则乱选用“知否”一句为书名,除了《如梦令》里慵懒缱绻的闺中情调,更重要的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殷殷惜花之情。对于不太在意的侍女而言,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花看来一切如旧,真心爱花的词人却对花朵每一寸可能的变化了然于心。

如果《知否》有什么终极关怀,我会说是下面这段:

长大是痛苦的过程,成熟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可以,哪个女孩不愿意一辈子骄傲明媚的做公主,人非草木,那个女子又不希冀幸福的婚姻,没必要矫情的假装淡定和不在乎。

可世事如刀,一刀一刀摧折女孩的无邪天真,磨圆了棱角,销毁了志气,成为一个面目模糊的妇人,珠翠环绕,穿锦着缎,安排妾室的生活起居,照管庶子庶女的婚姻嫁娶,里里外外一大家子的忙乎,最后被高高供奉在家族的体面上,成为千篇一律的符号。

作者借明兰之口总结古代妇女的人生,如同《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疑惑:“怎么女孩儿成亲之后都从珍珠变成了鱼眼睛?”

《知否》写的是主角明兰的人生,这个时代里却不只有象征现代人视角的穿越女姚依依,还有许许多多的古代女子。

她们经历了少时的恣意、进入婚姻之后的妥协,她们以为女人的人生就该这样、她们以为父慈子孝妻贤妾美就是幸福。最后,她们只剩下某夫人、某太夫人的名衔,忘了自己是谁。

插珠戴宝的高门妇女其实没有真正的幸福,平头百姓更是艰难求生了。这一点在《知否》中也有点出来。

《知否》中的女性角色因为与明兰相识的时间不同,各自呈现不同的阶段。

明兰看见姐妹们明媚天真的少女时期,也看见嫡母和其他的夫人,没有自我地承担女主人的义务,以及祖母一辈的老夫人,活过半生,看似安稳其实麻木。

还有挣扎在不同阶段里为了求生存、求活得好、求活得更好所不得不的妻妾倾轧、姐妹斗争、妯娌争锋。

✔ 后宅:没有绝对善恶的女子群像

《知否》里的女性角色,没有纯粹的善、没有纯粹的恶;女性之间的关系,没有永远的知心、也没有永远的对立。于是,最为公正明理的盛老太太,会因为爱重孙女明兰而在管教儿媳时失了分寸、最终酿成家宅之祸;明兰固然被骄纵的嫡姐如兰气得牙痒痒,却也会在发现如兰在婚姻中学习调适和成长时伤心痛哭。

因为洞彻女子求生的无奈,《知否》一书虽以明兰的一生作为主线剧情,为了情节起伏也必然有与之作对的反派,但这些反派角色与其说是“坏人”,不如说是因为利益冲突而与主角立场相反的人。

比如闺中处处掐尖要强、使心机给明兰找麻烦的四姐姐墨兰,因为抢一桩婚事而差点用碎瓷划破明兰的脸。应该是明兰出嫁之前遇到关系最糟糕的人了,作者也不忘为墨兰留下一点温柔心思、一点惹人同情的怅惘。

墨兰犹自坐在椅中,彷彿无力,脑中一片空白—— 泉州,那是多么好的地方呀!

空气湿润温暖,到处都是碧粼粼的水塘,映得天光浅蓝明淨,鱼米稻香间,悠荡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声,还有从海那边舶运过来西洋货……

那是她最美好的时光。

那时,她是父亲最宠爱的女儿,生母林氏又那么体面。出门游玩,或见人待客,哪个太太夫人不夸她漂亮,聪明,简直比嫡出的那两个还有大家风范。

泉州,泉州,文炎敬,父亲的安排……本来,这都是她的。

抢了高门亲事、处处要争要抢的墨兰,在遭逢婚姻不顺之后,面对身份更高、与丈夫更和睦的妹妹仍然一点也不示弱。吵了、闹了,然而独自一人回首过往,最想念的还是山清水秀的泉州、是无忧无虑备受父母宠爱的少女时光。

因此,即使读者在这些反派角色对明兰不利时,恨得咬牙切齿,却必须承认,她们不是为了制造剧情冲突的 NPC ,让女主角打怪升级的道具,而是另外一个挣扎求生的女性,在她自己的故事线里载浮载沉,却永不放弃。

✔ 男主角是谁很重要吗?论《知否》里的男性角色

以诙谐的语调、起伏的剧情、有趣的人设吸引颇多关注的《知否》,最大争议大约是“男主站队”了。

男主角顾廷烨在第54回才正式出场,本是女主闺蜜的议亲对象,因为早有外室和一双儿女而被拒亲。经历过成亲、与妻子大闹、妻子难产身亡、叛出家族、流落江湖、扶持蜀王、蜀王意外登基因而受封大都督之后,到了第97回居然匡当一声和女主角订亲了!

在顾廷烨出场之前,明兰身边早有风度翩翩、一往情深的国公府公子齐衡,以及祖母有意许亲、门当户对、温和诙谐的大夫贺弘文。

因此当追连载的读者发现,这个大了女主十几岁、娶过一任妻子、有一儿一女、大半本书都是叛逆纨绔,还性格阴鸷、难相处的角色,居然真的是男主角时,书评区简直哀鸿遍野。

即使后来作者花了许多笔墨铺陈顾廷烨复杂的成长背景、经营两人之间的夫妻情谊,故事最后明兰也表达了对丈夫的心意,但这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相爱”,不如说是“同心”。

虽然顾廷烨是最终与女主携手的男性角色,但他未必是这本书的男“主角”。因着与顾廷烨的婚姻,明兰从人口较少、阶层较低、斗争程度较温和的盛家,迈入累世功勋、五房人口混战、放火动刀都不缺的顾家。

不论是与继母、妯娌的应对进退,或者作为侯夫人的应酬往来,小说主要刻画的仍然是女性之间的你来我往,细腻而暗潮汹涌的斗智斗勇。

《知否》里,女子之间的刀光剑影,有时说理、更多时候谈情,分寸轻重得仔细拿捏,一点也不比庙堂政争轻松。

顾廷烨的存在,提供了女主转换舞台的契机,大戏开锣、台上唱响,其实顾廷烨并不在《知否》着意描写的场景里。

所谓的男主顾廷烨和书中的皇帝、太后、朝臣一样,借由他们彼此的角力与斗争,摇动明兰所处的内宅,宅里惊涛骇浪、明兰奋力求生,彼此之间固然关联紧密,但宅里宅外始终是两条线路。

✔《知否》经典,因为这些女性的故事很有温度

在原创小说生生不息的创作浪潮里,家宅斗争的故事是作者和读者都十分热衷的一个主题。在前仆后继的作品之中,《知否》并不是最早的一部,也未必是最红的一部,但它在宅斗爱好者的心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知否》讲的故事主要是盛明兰,但远远不止盛明兰。那些在宫廷、宴会、闺阁之中与明兰擦肩而过,读者惊鸿一瞥的女子们,各有各的欢喜与愁苦、美丽与破碎。

我们会看见张扬骄傲的大姐华兰,在恶婆婆和愚孝丈夫之间进退两难,最后凭着耐心和智慧守得云开。

我们会看见新帝上位后,不得不为了家族为人继室的张氏,在心有所属的丈夫和难以管束的继子女之间杀出一条血路。

盛家长房老太太、明兰祖母、贺老太太三人各自有个让人心碎的丈夫,她们不同的应对方式,也导向她们不同的人生轨迹。

作者对于女子众生相的刻画和关注,使《知否》成为一部有温度的、让人反复回味的小说。

1 阅读:7
我在人间写娱乐

我在人间写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