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战军,虽然东野打仗过于保守,但也事出有因

轮回历史 2025-01-12 09:17:06

四大野战军的军事主官都是战功赫赫,在军事指挥造诣方面,登峰造极。

西野的彭总打仗勇猛果敢,在西北贫瘠之地,带着2万偏师与胡宗南的25万大军周旋,打了几年硬仗!毛主席评价: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中野的刘帅,敢于千里挺进大别山,四面环敌,没有外援和救兵,无任何后勤保障,他们孤军深入,几乎是我军野战兵团里面最“险”的一支,一不小心,就是有去无回的那种结局。毛主席评价刘帅:一条龙下凡。

华野的实际军事主官是粟裕,粟裕在军事指挥上善于玩新花样,处处领先兄弟部队一步。其它战场歼敌一个团,华东战场就能歼敌一个师;其它战场歼敌一个师,华东战场能歼敌一个集团;其它战场把目标放在杂牌军时,华东敢于歼敌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毛主席评价:粟裕最会打仗。

唯独东野的军事主官林总被毛主席批评过:这个林彪胆子太小。攻打锦州这个问题,被军迷反复提起,认为林总带领东野,打仗过于保守了,不像其他野战军军事主官那么大开大合,让毛主席操碎了心。

其实林总真的很冤,东野打仗保守,并非林总愿意保守,只是形势的发展和地域的限制,迫使林总不得不保守。

一、东野的组成来源虽然是精兵强将,但初期形势严峻

为了发展东北,中共中央先后派出二十一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到东北局任委员,并从各解放区抽调部队十一万人和干部两万人赴东北开展工作,可以说,我军的最精锐力量都集中到东北了。

但到了东北以后,初期形势非常严峻。对比国军,无论装备抑或部队战斗素质,是国民党占优势,林总实力本钱不够,没法采取攻势,这段时期大部分作战必须要采取保守策略,

所以,四平之战打了四次。

后续,林总专心练兵,亲自抓士兵的军事训练,亲自讲课,推行“六大战术原则”,即: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这些战术以体系化的规范深入东野官兵骨髓,让四野全军上下都能完全理解并运用。

再加上罗帅强大的组织能力,东野兵力扩展迅速,最后才有和国军决战的能力。

二、东北相比其他区域,有扭转乾坤的作用

解放战争开打以后,我党将战略改变为“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方针,东北就是这个“北”,就是要将东北作为核心根据地发展的。

为此,在干部配备,兵源配置,战略纵深配置,我党都给东北是安排最好的,东北是必保的核心,在中央最早规划中,东北野战军是绝对主力。

即使后面通过发展,东野有实力和国军硬碰硬,但林总还得谨慎。

只要东北还在我们手中,我党就有大后方,其他区域输得起。

唯独东北是输不起的,相比其他战场,东北战场有扭转乾坤的作用!

东北打赢或者保持不输,就是最稳定的战略后方;但只要东北打输了,其他区域再怎么赢,也难以逆转国共两党的实力;如果东北的国军大部队入关冲击全国其他战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林帅必须要保守,确保万无一失。

打锦州,林总说:“我只准备了一桌饭,但来了两桌客人,这饭怎么吃?”言下之意是,来了两桌客人,我必须要准备两桌饭,我才开吃。林总不想走打锦州险棋,其实也是有道理的,虽然双方势均力敌,但大体上东野还是强点,稳妥策略也能取胜,只是获胜的时间会稍微晚一点。

只是说,毛主席开了上帝视角,从国际宏观视野看,觉得要冒险打锦州,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但不能说林总的保守策略是错的。

孙子兵法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总体来说,林总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制定最佳的策略,初期的保守确实是事出有因,毛主席说他胆子小,应该也是一时之气,想要督促林总迅速领悟他的战略思想。

一旦林总领悟后,东野打仗就完全没有保守的影子了,大开大合,从冰天雪地的东北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杀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5 阅读:402
轮回历史

轮回历史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诗能言志,乐且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