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春节,毛主席散步时问章含之:你父亲说过我欠他的债没有

鸿永文化历史 2024-09-30 04:05:19

1963年春节,毛主席散步时问章含之:你父亲说过我欠他的债没有

1963年春节,北京中南海。一个寒冷的下午,毛泽东主席在院子里散步时,突然问身边的年轻女子:“你父亲告诉过你没有,我还欠他一笔债没有还呢?”这个问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半个多世纪前的涟漪。谁能想到,堂堂国家主席,居然还欠着别人的债?而且这个债,还和建党有关!

今朝有酒今朝醉,古人的欠债有时候也挺任性

要说这笔债的来龙去脉,还得从1920年说起。那时候的毛泽东,还是个囊中羞涩的穷小子。他来到上海,为建党和湖南学生赴欧勤工俭学筹钱。可他兜里连饭钱都没有,这可咋整?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毛泽东想到了一个人——章士钊。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恰好在上海。于是,毛泽东厚着脸皮去找他借钱。

你猜怎么着?章士钊二话不说,立马帮忙募集了两万银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啊!毛泽东拿着钱,美滋滋地回去了。可他没告诉章士钊的是,这笔钱不仅给了赴欧学生,还用来建党了。这可真是个“秘密武器”啊!

一场婚事,引发了半个世纪的友谊

说到毛泽东和章士钊的渊源,还得从一桩婚事说起。这事儿得倒回到1918年。

那时候,毛泽东刚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章士钊是北大教授,名气大得很。两个人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一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

可巧的是,章士钊和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是好朋友。有一天,章士钊去杨家做客,看到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他随口问了句:“令千金许配人家了吗?”

杨昌济叹了口气,说有个叫毛泽东的年轻人和女儿来往,但自己还在犹豫。章士钊来了兴趣:“有机会让我见见这个毛泽东。”

机缘巧合,不久后章士钊在一次讲座上见到了毛泽东。高大英俊、认真听讲的青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讲座一结束,章士钊就火急火燎地跑到杨昌济家,拍着桌子说:“赶紧把女儿嫁给毛泽东!”

就这样,章士钊成了毛泽东和杨开慧姻缘的“红娘”。这一“助攻”,也为他和毛泽东的友谊埋下了种子。

从“还债”到“送鸡”,两个老顽童的默契游戏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成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毛泽东经常邀请他开会、吃饭。两个人之间,还玩起了只有彼此才懂的“密码游戏”。

1955年的一天,毛泽东收到章士钊的一封信。看完后,他对秘书说:“赶紧买两只鸡送去。”秘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买到鸡,送到章家。章士钊一看就笑了:“谢谢!知我者,主席也。”

秘书一头雾水:两只鸡怎么就成了“回话”?这哪是在说人话啊!其实,这是毛泽东和章士钊之间的默契。章士钊写信说家里缺肉,毛泽东马上就明白了。这俩老顽童,还真会玩儿!

一笔“人情债”,还出了半个世纪的友情

1962年,毛泽东在70岁生日宴上遇到章含之,得知她在外国语学院教书,就请她当自己的英语老师。几天后,毛泽东让秘书给章士钊送去2000元,说是“还债”。

章士钊哭笑不得:“主席记性真好,确有其事!”从此每年春节,毛泽东都会派人给章士钊送2000元。一直送了10年,总共两万元。

1973年,章含之告诉毛泽东:“10年债已还清。”毛泽东笑着说:“那我从今年开始还利息。只要你父亲还在,这个利息就一直还下去。”

这哪里是在还债啊,分明是在表达一份深厚的友情。毛泽东用这种方式,既照顾了老朋友的生活,又保全了章士钊的自尊。这份心意,比金钱更珍贵。

毛泽东和章士钊的友谊,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从青年时代的相知相惜,到建国后的互相支持。他们之间既有政治上的合作,也有私交上的默契。

毛泽东记着章士钊当年的帮助,用“还债”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章士钊则始终支持毛泽东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人说,这段友谊就像是一部跨越时空的话剧。两个主角从年轻时的相识相知,到晚年的互相扶持,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人生大戏。也有人说,这哪是什么债不债的,分明就是两个老朋友之间的“暗语”。不管怎么说,这段故事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身份地位,跨越时空阻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1 阅读:95

鸿永文化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