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70后,才明白三观不破,人赚不到大钱

布衣粗食 2025-02-18 14:35:49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当70后的一批人,来到五十岁的关口,命运就开始定型了,想要大器晚成,概率也很低了。

看看我们的一辈子,又看看祖辈,儿孙,就会发现,每一代人的财富,都限定在一个无形的范围之中。

能够赚大钱的人,往往打破了限制的范围,体现了“不破不立”的道理。

01

破家乡观:从继承祖业,到外出闯荡。

很多人,家乡观念很重,一砖一瓦都当成宝贝,门口巴掌大的地,都舍不得放手。

很多人,想办法到外头去打工,然后把几十年的积蓄,都掏出来,在老家修建洋楼。也许因为盖楼,又成为了负债累累的人。

很多人,想办法为自己设计,衣锦还乡。非要在老家人面前,逞威风,为此耗费巨资买车,请客吃饭。

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人在外头赚钱了,就不顾一切地到老家投资,做一个自己完全不懂的行业,结果血本无归。

古人说:“家穷走他乡,望族留故乡。”

如果家乡的条件很有限,那么远走他乡,也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就是条件还好的村落,也往往是阶层固化了。你不信,看看村里的小工程,产品买卖,都是几个熟面孔就占有了,并且长期如此。

到大城市、工厂多的地方混,就不一样了。这些地方,随时可能洗牌,底层的人,有很多翻身的机会。

70后的一批人,去打工,虽然累,也经历很多,但相对来看,比在老家种地的人,确实好很多。在大城市定居的人,也不少。

在文章《故乡》里,鲁迅写了自己回到老家,就是为了把房子卖掉。

作家鲁迅,从少年时就外出,还留学。他在大城市里办刊物,当老师,生活好起来了。因此把父母和孩子也接过去,把老家就彻底放弃了。

而鲁迅的玩伴闰土,一直种地,生活从未好转。

同一个地方的人,去不同的地方发展,区别一目了然。

打破生活的地域,不是说外地的月亮更圆,而是走出家乡,才知道天地有多大。

02

破社交观:从人情交换,到利益交换。

70后的童年,是有很多走亲访友的记忆的。

过年的时候,跟随父母,走很远的山路,去长辈家拜年。

在亲戚家,也许还要住一晚。

从大年初一到十五,也许拜年都没有结束。

如果是某家有红白喜事,这亲戚们是一定要到场的,并且要随礼。

有一些家庭,为了办喜事,都要准备好几天,还借用邻居家的房子,用来摆酒席,也要借床铺,安排亲戚们住一晚。

从随礼来看,大家就是人情互相交换。你随礼给亲戚几百,那么下次你 家办酒,亲戚要给回来。

办酒席的次数,也是各家都差不多的。五十岁生日,六十岁生日,儿子满月、结婚、升学等。

可是你到了四五十岁,也向亲戚求助几次,就会发现一个很怪的现象——平时礼尚往来的亲戚,大多不会帮你。

有的亲戚,分明是有存款的,但是不会借钱给你。就是你读书,要学费,亲戚也是淡漠的。

有一种心态:亲戚希望你过得好,但是不希望你过得比他更好。

终于有一天,70后的人,开始断亲了。

舍去了一批没有用的亲戚,你的社交圈就小了很多。与此同时,你开始接纳“利益之交”。也学会了直接的利益交换,各种场合,你注重的是合作,而不是什么人情味。

以此类推,什么同学聚会,你也是和一些有用的人,进行私交。广泛地散发名片,和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你都厌恶了。

和你的工作有关系的人,成为了社交的重点。尤其是生意人,把大客户当成 宝贝,过年过节还是要送礼的。

把利益看重,把感情看淡,不要碍于面子,赚钱就容易很多,也图个实际。

03

破财富观:从勤劳致富,到认知致富。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过:“整天工作的人是发不了财的,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看看我们的父辈,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没有富起来。

我的父亲,每到春天和夏天,五点就起来,割草,喂牛,到田埂上种豆子。

父亲还拉着家里人,都去田里干活,否则就大发雷霆。

母亲也很勤劳,赶集的日子,凌晨三点开始出发,去集市卖菜。

父母都很节俭,一条裤子,缝缝补补穿多年。也舍不得买什么日用品,常常家里缺牙膏牙刷。

可是父母没有富起来,反而在 老年的时候,坐等儿女给赡养费。

到了我们这一代,改变了赚钱方式,外出打工,做生意。也有一部分人,读书很厉害,进入了体制内。

无论如何,我们是不会种地的,要跳农门。

也因为赚钱的方式改变了,一大批70后,有了房子车子。在父母这一代人看来,买车是不敢想的。

对于下一代,我们基本会注重教育。毕竟,读书多一点,总是没有错的。

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不断打破对财富的认知,找到财源,再去劳动,事半功倍。

事实上,同样是种地,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也是效果不一样的。机械化的种地,比体力种地,效果好几倍。这也是认知不同。

04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里写道:“人类的困境,主要是在制造问题的层面解决问题。”

看到了问题,再去打破问题,接下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困在问题里,总是用老套路去解决问题,往往会失败,毕竟时代在变,社会的格局在变。

人这一生,不仅要打破上一代人的生活模式,还要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格局。

如果没有赚到大钱,我们也不要责怪祖辈,社会,而是多对内求。

想一想,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新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58
布衣粗食

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