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该如何写作
2024-05-28
既然尽量不用成语,尽量少用形容词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作呢?
为此,我们不得不再说说哪些朴素的文章,自古以来的好文章,都不喜欢用那种演讲体,整齐的形容排比和对仗,就比如《史记》里也不是没有骈句,但都获得了严格的控制。
而如果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突然不注意想到了几句比较好的句子,又对仗又排比,那么有两句就两句,没有毕业硬搞成四句或三句,也千万不要因为要押韵而改字,不信你可以试试,加上的一两句,不仅仅自己别扭,还让之前你想到的也变得别扭起来了。世间文字,过巧即伪。
就像是现在的很多套路模版一样,其实你一看就知道大概差不多的,我一直很好奇哪些作文比赛的评委,特别是低年级的,是怎么忍住不笑的,毕竟他们都是差不多的。这样不仅仅让人讨厌,主要还是不自信。现在很多领导报告的套路,千篇一律的整齐排比,完全不是人类交流的正常语态。我们是一个不善于演讲的民族,再加上多少年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熏陶,一开口就轻松不了,也自我不了,不得不抓住那些亮闪闪的坚硬扶手,又为了壮胆而特别大声。这就形成了一个规律:演讲时的语言越整齐、越响亮,就越没有自信;反之,越朴素、越从容,就越有底气。
现在的小学,老师会让家长买很多的经典作文,背里面的形容词、成语,然后用它们造排比句、对偶句,要押韵。正是这样教育的结果。再加上一种上下沿袭的官场生态,更使这种文风变得合法,广为传播,得不到任何控制。
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胡适、鲁迅他们就是让大家在正式场合重新学讲人话,“文起八代之衰”。
法国漫长的古典主义传统中也积累了大量华丽、刻板、削足适履的文字模式和戏剧规程,一度还被看成是上层社会的文明标志。连莎士比亚的戏在巴黎演出,也因为有不少生活中的普通语言而被拒绝,认为“太俗”。雨果决心冲破这一精致的罗网,花了极大的努力与巴黎民众的审美习惯搏斗,甚至组织起了一支青年文化“铁军”,领头的就是戈蒂埃——后来现代派诗人的代表者。大家知道雨果终于胜利了,在雨果之后,法国成了现代艺术最有创造力的中心。
我们现在的语文套路,既比不上雨果面对的法国古典主义,又比不上中国古代的骈文,因此更不值得留恋。
记得我看《莫扎特传》的时候,里面的一幕宫廷改编,对这个有了明确的说明!
而实际上,我们看了那么多伟大的书,有哪本书里面有很多的成语和形容词的呢?有哪本书有很多的排比强化的呢?不要说很多了,连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没有吧!
令人厌烦的文风还是与教育制度有关,很多语文老师也许并不是不知道这样一种体例对文学本身是一种伤害,但我们用标准化考试来衡量本来不可以标准化运作的文学,所以老师才教学生这样做。中国的这种“考试文化”,可能在世界上也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现象。
明清以后的八股文,就是科举考试培养出来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