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走出的院士饶宏,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他的成功不简单

墨香书期卷 2025-03-28 12:19:07
这年头,你说专家值钱吧,那是真值钱,院士级别的,那更是凤毛麟角。可你说专家不值钱吧,各种“砖家”满天飞,搞得大家都有点专家PTSD了。最近看了篇介绍饶宏院士的,心里挺感慨的。

一个从武汉江汉区走出来的电力系统专家,能做到工程院院士,肯定有过人之处。里讲了他的一些成就,比如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上的突破,打破国外垄断什么的。说实话,这些专业词汇听着有点头大,但能感觉到挺厉害的。不过,让我更感兴趣的,是里提到的江汉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走出了这么个人才,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值得琢磨。江汉区,老汉口的发源地,以前是“楚中第一繁盛处”,和佛山、朱仙镇、景德镇齐名。想想那个画面,码头林立,商贾云集,那可真是相当热闹。后来,这地方出了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也算是风云人物。再到明代的熊廷弼,守辽东,抗击后金,也算是个爱国将领。这么一捋下来,感觉江汉区这地方,还真是有点“人杰地灵”的意思。

但是,话说回来,一个地方出人才,光靠“人杰地灵”肯定是不够的。饶宏院士能走到今天,除了自身努力,肯定也离不开教育、科研环境的支持。里提到他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这学校在电力系统方面那是相当厉害的。1983年毕业就分配到中南电力设计院工作,起点也不低。所以,你看,一个人的成功,背后其实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机遇、个人努力,缺一不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饶宏院士的成就上时,也应该看到他背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更多像饶宏院士这样的人才?仅仅靠给科研人员涨工资、改善待遇就够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让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贡献的人能够脱颖而出,而不是被各种“潜规则”所埋没。另外,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不能只关注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你看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再回到饶宏院士的例子。他在南方电网工作多年,从高级工程师一路做到首席技术专家、董事长,这说明他不仅有技术能力,还有管理才能。但是,有多少科研人员能够像他一样,在体制内获得充分的认可和发展空间?别的不说,就说职称评定吧,多少人为了评个职称,熬夜写论文,四处找关系。这种“唯论文论”、“唯资历论”的评价体系,真的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吗?

恐怕未必。所以,要培养出更多像饶宏院士这样的人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一种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围。要让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最后说,饶宏院士是从湖北武汉江汉区走出来的。这句话,既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江汉区这片土地的赞美。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赞美上,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江汉区”,走出更多的“饶宏院士”。仅从饶宏院士的例子来看,他个人奋斗的轨迹,其实也折射出了中国电力系统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再到引领世界,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而在这条路上,还有无数像饶宏院士一样的科研人员,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当我们为饶宏院士的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该向所有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