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很多人都计划回家团聚。
如果有朋友顺路一起回家,那回去就方便了。
可一位女子因为这事,闹得心里不痛快。
女子提前定好了回家的票,花了200元,回去有600公里,还要4小时。
过几天,朋友组织了年底聚会,酒席上,女子抱怨自己回去的车费不便宜,时间长,还拖着很多行李,实在不方便。
朋友听完后,立即邀请她坐自己顺风车回去。
女子想到路上有人陪聊天,还是直达目的点,女子约好了时间。
出发这天,女子发现朋友车里还有一个人,她没多想,到了服务区加油站,出于客气,女子主动出示付款码。
女子只是假装客气一下,原本以为朋友会阻拦,没想到朋友并没有客气,让油员扫了300元。
回去的路上,朋友付了200元过路费,女子越想越气,没心情聊天了,后排的人一分钱都么出。
到家后,女子强忍着脾气,还是打声招呼离开了。
事后,女子一直不解气,把这事发到网上让大伙评评理。
女子吐槽自己吃亏了,回去一趟,还多花了100元,关键车内空间小,没有高铁舒适。
最后,女子感慨不能轻易答应朋友的要求,有分歧不方便直接说出来。
有网友说:
女子以为朋友出于好意,不让她花钱,但朋友没有说清费用,贸然邀请,况且另外一个人没花钱,女子难免认为自己是冤大头。
还有网友说:
朋友长途开车很累,收一点费用也正常。
各说各的理,一时难以定论。
在我们周围,不正是这样吗?
人情社交的心软和过分忍让,只会让自己陷入熟人社会掠食的缺口。
1
和熟人在一起共处,没有划清界限,很容易不欢而散。
出于私人感情,熟人总是无意识搅乱了很多事,压榨了各自的私人空间。
任何一方受了委屈,只能硬忍着,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博主@史寻曾经发帖吐槽了过年和朋友旅游的经历:
在一次撸串时,他来了兴致,和发小约好时间去开封的一处景点旅游。
两家人都是三口之家,他建议发小开七座车去开封。
在路上,发小出油钱,交高速费,到了景点,他出于礼尚往来,催促老婆主动买门票,一起花了600元。
发小一家人走在前面,老婆悄悄地在他耳边嘀咕:
“为啥让我花600元买门票?你发小顶多就花200元车费。”
他安慰老婆:
“作为朋友,不要计较,我们花了600元,发小会在别的地方多花钱。”
老婆没说什么,两家人玩得挺愉快,还互赠小礼物。
到了晚上时,两家人找了一处宾馆,老婆走在后面不肯去前台买单,而发小老婆也在后面扭扭捏捏。
出于尴尬,我还是让老婆去前台办入住手续,第二天,老婆明显脸色不对,没心情游玩。
在回去的路上,发小车子没油,还暗示他继续出加油费,他生气地把100元纸币递给发小。
经过这件事后,他和发小疏远了距离。
他无奈地说:
“我彻底看清了发小的人品。”
有些人,不共事挺友善,一共事,关系就结束了。
2
网上有句段子:
“最容易坑你的还是熟人,因为你对熟人更容易降低防备心。”
人心隔肚皮,你永远不知道那些熟人心里在打什么小九九,他们善于利用熟人之间的信任,给你背后挖坑。
熟人可以共情,但一定要有提防之心。
前不久,湖南长沙张王女士,被初中同学张女士坑了50万投资服装店。
经过张女士的多次劝说,王女士签署了所谓的《合伙协议》,张女士承诺给她25%的分红,然后她投资了50万元,资助张女士开两间服装店。
在分红一个月10000元后,王女士没有收到任何一分分红。
王女士多次找上门,她发现张女士早已债务缠身。
张女士意识到自己被熟人坑了,退钱无望,只好走法律程序。
熟人之间由于过于熟悉,彼此之间会暴露更多的隐私和弱点,正是这些弱点,让对方掐准了。
王女士如果不贪心,发小不会有可乘之机。
遇到熟人的请求,如何避免被坑?
1.保持独立性。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不要依赖对方,这样才会避免被利用的风险。
2.不盲目信任。
不要轻易相信熟人的话,熟人有可能也是骗子,需要通过自己观察和了解,来判断对方的意图。
3.保护个人隐私。
很多时候,随意让熟人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务状况,才让熟人有了利用空间。
《天道》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熟人社会表面上看着熟悉,涉及利益全都陌生。”
正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最干净的关系,永远是利益等价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