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四川音乐学院。老校区的同学坐拥九眼桥、新南门,新校区的同学尊享新都区。
摄影:李柏成
你问川音的同学,你们学校有啥子特色?
在美食堆里土生土长了三四年的他们通常会回答你:没啥特色, 川音啊,就是养老院。
1.以前老校区很小,从后门到前门,1分半钟就能走到。现在学校没有后门了,走到食堂,就是最里面。
摄影:李柏成
2.老校区进门右手边的教师公寓楼下 有棵很老很老的银杏树, 和老校区一样老。有些从小就在川音长大的娃娃几岁的时候就爬过。
据说现在新教学楼的那个位置,很久很久以前是一片树林,后来盖教学楼就搬了,再后来盖教师公寓,又搬回来了。到了秋天,这里到处都是银杏叶,漂亮惨。
摄影:李柏成
3.最早的川音,只有男女寝室、教学楼、琴房大楼、操场和食堂,后来,学校把对面川剧学院租了, 就有了北校区。
北校区只有一栋老楼,有附中的教室和少数视唱练耳的教室,还有一栋跳舞房的楼,和几栋女寝。不过, 开在北校区的爱妻牛排火锅, 比以上提到的这些都要出名。
4.川音附中就在老校区里面,附中的娃娃用的都是大学的教室和琴房。
摄影:李柏成
但你以为读附中的娃儿相当于半只脚踏进大学了哇?才不。
附中的娃儿学习刻苦,专业也是大神级。某年半期考试前,很多同学背书背不动了,老师就说,你们请平时班上懂归纳的同学吃顿饭,复印一下,不就解决了。
然后大家就开玩笑,说要请学霸吃四海一家。学霸也很暖,私下自发地印好了复习资料,分发给大家。
5.老校区的美食很多,最早可以追溯到 以前附中学生超市的老阿姨卖的双皮奶。 4块钱一大杯,不管你加的是红豆椰果还是花生米,永恒不变的是那股淡淡的奶香。
6.川音附中的寝室,是一栋很不起眼的楼,寝室的二楼就是附中老师们的办公室。
摄影:李柏成
寝室对面的博济院旁边,有一条巷子,以前这儿有家冒菜特别好吃;再往里面走,还有家砂锅饭,早上卖海鲜馄饨,中午卖砂锅饭;天天艺术旁边,有个小巷子,进去就是一个餐厅,卖冒菜。
冒菜店是一对婆婆爷爷开的,到了夏天, 因为空调开得大,所以很受欢迎。
婆婆爷爷家的冒菜特别辣,辣得遭不住的时候,就点一份水果汤圆,有黑米、银耳、西瓜、山楂,全部堆在一起,特别解辣。这些都是川音附中娃娃的秘密,现在大学的娃娃都很少有人晓得了。
6.修城市音乐厅之前,从学校的中门、后门出去,就是一条全是吃的的街。
摄影:李柏成
加之当年,川音食堂又很一般,所以很多同学更愿意流连这些街边饭馆:
十多年来只卖牛肉、杂粮、排骨三种的面王、8/9块钱一份,有菜有肉还有番茄鸡蛋的曾姐鸡汤饭、还有 人均18元巨好吃的豆花火锅 、人均10多元的拼菜、七医院那边的钵钵鸡、贵州牛肉刀削、何水饺、兰州拉面、炒面、王记面馆、幸福快餐……
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没了,但好多川音的娃娃都还能倒背如流。
7.北校区有两家卖盒饭的,据说都特别好吃。进校门右拐一楼那家,11块钱1份,每到中午就围满了人;大门左前方的铁门前有个婆婆也卖盒饭,这家盒饭便宜料足,每次婆婆舀肉舀菜的时候,都瓦得特别多 。
8.川音对面有个三娃儿小吃,卖凉粉凉面豆花那些。老板儿人歪脾气怪是在这条街出了名的。经常三天两头都不开门,哪天想通了一开门,憋憋是大排长龙。
图-@吃吃吃是信仰
在三娃儿家买吃的,你必须准备零钱,要是稍微拿一张大票子,老板儿就算弄好了准备端给你都会拦中半腰甩个脸色,说: 不卖了,没得钱找,没得了。
9.当年,老校区的娃娃都爱喝地下铁,然后才是屿蓝湾,最早它叫艾哈德。不要看像个新疆名字,其实是个台湾小哥哥开的,小哥哥很有商业头脑,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说是后来因为两个股东吵架,才重新开了屿蓝湾。
图- 林亨骏
10.川音附小那个位置,有个理发店,开了十多年了,是个大叔在里面理,价格也不贵。他们家有一只黑色的狗,号称是 “九眼桥狗王” ,以前威威风风的,好多娃娃都不敢接近它。现在,“狗王”也老了,老得都掉毛了。
11.川音管得松,通宵不断水电,你要不住校,也可以申请。学校的娃娃大都在外面代课,听说有些学弟学妹在读附中的时候,就已经不需要跟家里要钱了。
12.川音出的明星多,李宇春、何洁、王铮亮、魏晨、汪小敏、李云迪、陈萨、陈冰、黄潇……但你要跟川音的娃娃提起这些人,他们都见怪不怪: 差不多,就是他们吧。
13.鞠婧祎也是川音毕业的。照理说学舞的娃娃都吃得苦,但是附中的时候, 她和同学一起练功,就遭压哭了。
那个时候,鞠姐就多漂亮的,就是成绩不咋好,她附中读完就出去了,直到在SNH48看见她得第一,同学才晓得:哦,鞠姐出道了嗦。
14.川音的男生极少,通常打击乐、作曲系的男娃娃要多一点。遇到穿舞蹈裤的男生,一定是音舞专业的,长发及中长发的少年,憋憋是作曲系。有的专业,一眼望去40个女生,你问男生在哪儿?可能最多有5个人会默默举手示意。
15.川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校服,到了冬天,也有个别商家会组织学生推广校服,自愿买。黑色外套,每年厚薄不同,长短各异,背后印有:四川音乐学院的繁体,很多人喜欢买来绷绷面子,装装B。
16.川音的娃娃,舍得下苦功的还是大有人在。
前段时间,每天一到中午,操场上就会有吹唢呐的同学在那边练习,而且永远都指到那一首曲子吹。
有个同学,附中的时候就坚持练琴,每天从早练到晚,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不歇气。同学在外租房,隔壁邻居气到扔花瓶都阻碍不了同学练琴的决心,最后邻居只有给TA写纸条:你的努力刻苦我深表佩服,, 但有时候你能不能换一首曲子? 我耳朵都听起茧了。
17.临考前的琴房和图书馆是一回事:都要靠抢。每天早上七点,大家都会很早起来,跑到楼上去排队抢琴房。八点钟,图书馆准时开门,备考的同学一窝蜂的往里面冲,就跟抢菜一样。
18.老校区有个刘大爷,学校的老师学生都晓得他。在那个还没有开通电子票的年代,大家要看演出都会在刘大爷手上买票。
刘大爷爱微笑,也爱发飙;经常摆谱架,偶尔也摆谱;不识谱,但很靠谱……刘大爷在川音卖了20多年票,至今清醒白醒,80多岁了,都还要坚守岗位。
19.2004年左右,川音有了新校区,在新都。这边主要分为有流行学院、国际演艺学院和美术学院,但同学们都喜欢称这里为:川音养老院。
新校区的同学几乎每周都要到本部去坐校车,7元钱一个人, 这是这趟校车的最长路线。
20.新校区的同学羡慕老校区,觉得九眼桥,出去耍也方便;老校区的同学也羡慕新校区,觉得去了新校区的食堂简直到了天堂。
21.新校区后门食堂二楼就是女生浴室,有同学戏称这里是 一个“非常棒的观景点” 。食堂人流量又大,经常吃完饭闻到一股小香风,眼前一堆出浴归寝在途的女同学裹着浴巾。
22.新校区中后街还没整治前,有很多好吃的:
像啥子辣鸡面、小生煎、干拌冒菜、砂锅米线。有一家花溪牛肉粉也好吃,老板儿还上过《天天向上》,说“李宇春以前就爱在这儿吃”。后来,老板儿还把当时上节目的截图洗出来贴在店内当噱头。毕竟,这是一家“ 李宇春爱来”的店。
23.新校区刻苦勤奋的同学也不在少数,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以前每天晚上都有个同学在湖边的亭子里吹笛子,吹得特别缥缈特别好。晚上天又黑,湖边又都是耍朋友的,很有氛围, 当时前后几届的娃娃都晓得“川音笛哥”。
24.当时美院有个喜欢穿迷彩服的老学生,胡子很长,非常有艺术家的气质。据说每次出现在学校都是和上次同款的迷彩服外套配凉鞋,所以让大家印象深刻。
25.新校区的顶楼天台是个好去处,很多同学喜欢在这儿观景、照相、耍朋友。
秋天的时候,新校区校园里面就会有很多银杏,大家也看到很多表达爱意的“落叶堆”。如果你去新都川音耍,那边的同学估计会给你租一挂自行车,走,环校内外一日游!
26.新校区的食堂叫七彩堂,七彩堂对面有间商用房,据说每年开学,这里就会换一家不知道为啥就是做不起走的店。卖吃的卖穿的卖小礼品生意都秋,最后变成老实人打印店了,就稳起了。
27.新校区的后街是个宝藏地。第一排卖吃的,第二排大多是格子铺、水吧、卖衣服的,第三排是酒吧网吧,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当时,一米香的尖椒牛肉盖饭是一绝;地下铁门口有个老爷爷,摊摊上常年卖牛肉面;燃面生意好老板儿傲,只开早上和中午;还有 13块钱一个人的猪圈小米辣 、兄弟烤鱼、小胖胖家的寿司、老奶奶家的醪糟汤圆……有一家叫“流年”的水吧,大家耍桌游最喜欢去那儿。
28.后街的打印店生意无敌,每次遇到有文化课考试,这家打印店就有“答案”卖,10元还是15元一份,而且是每个学院的“答案”都有。
当然,说是“答案”,其实是复习资料,资料上不是试题但一定包括试题,只要你细细翻找,认真复习,轻松拿下文化课考试,莫得问题。
29.据说开学第一天,国际演艺学院的院长就跟全院的同学们说, 要好好玩过接下来的这4年。
这么多年下来,川音的学生好像永远都在做自己:
路边一直重复唱一段歌的流行系小哥、 头发五颜六色不停变换的街舞小学弟,还有穿得比女生还要女生一百倍的小GG们……不管是九眼桥老校区还是新都新校区, 川音还是那个优秀努力但又略显低调的川音。
特别鸣谢川音土著:
milk/李柏成/ 陈叶丹/ YUKI
墨漓/ AnOmelette/私が来た
今日编辑| 后悔没有读过川音的 门牙少女
我们还写过这些学校 往期回顾
《哥斯拉2: 怪兽之王》5月25日 谈资看好戏观影团活动信息
活动流程: 签到—看片—简单互动—拍大合照
签到时间: 13:00—14:00
签到地点: 太平洋影城春熙店(锦江区青年路21号)
电影场次: 110人次
报名方式 :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1人2票,1人2票,1人2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个报名成功二维码可领取2张票)
换票方式 :现场凭报名成功二维码领取电影票,早到早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