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结婚,连自己的房间也没了,回到家像外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藏不住了

木棉亲子课堂 2025-01-17 18:25:25

昨天晚上趁着娃睡觉悄悄看了会儿手机,一女生在外地工作,由于效益不太好,提前回家过年。

然而回到家却发现,早已没了自己的房间,在征得哥嫂同意之后,用新洗衣机给爸爸洗床单被罩,结果被爷爷奶奶追着训斥:这是你哥哥嫂子结婚时买的新洗衣机,谁让你用的?

女孩儿忍不住大哭起来:都说女儿出嫁就没家了,我还没结婚呢,连自己的房间也没了,用个洗衣机都要被骂,回到家就像外人一样。

更可气的是有人在地下评论说:房子钱你出了吗?自己都是成年人了,想想吧!

言外之意是新房如果是爸妈和哥哥出钱买的,那没有给女儿留房间也是理所应当。

也有人在视频下方诉说自己的心酸:

当初离婚回娘家,妈妈为了哥嫂容不下我,我连夜坐火车走了,到现在六年过去了没有回去过,再婚也没有通知娘家人,就当自己是石头缝蹦出来的,无法原谅,永远忘不了当初坐火车时冷冷清清的一幕,心寒比天气更寒。

有人安慰哭诉的姑娘:能理解,自己也经历过,家住农村,为了避免尴尬,大年三十坐车回家,弟弟有车,但妈妈说大年三十不能出车,只好住宾馆,以为第二天早上弟弟回来接我,可是并没有,打车回去的。

都说男女平等,尤其是计划生育那些年,大街小巷都是关于男女平等的标语,距离计划生育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表面上看,似乎生男生女都一样了,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一儿一女的家庭,这碗水永远端不平,对于女儿来说,一旦出嫁了,就像外人一样。

难怪很多人都说:女儿一旦出嫁就没有家了,在婆家融不进去,像个外人,在娘家也像个外人。

01丨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在传统观念中,女儿出嫁后便融入了夫家的家庭体系,像我们这边就有这样的习俗,女儿出嫁后就成了婆家人,逢年过节只能在婆家,在习俗上过年不能回娘家过年,对娘家不利。

有些地方还延续以前的习俗,女儿出嫁后伺候公婆,把公婆当亲爸亲妈,如果为了小家顾不上照顾亲爸亲妈,那么亲爸亲妈也不能挑理。

所以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娘家的家庭重心更多地倾向于儿子及其家庭,儿子才是家庭的传承人。

在家庭决策、财产分配等事务上,往往以儿子为主导。

娘家可能在做一些重要决策时不再像女儿未出嫁时那样将其纳入核心考虑范围。

02丨

经济条件有限

很多人都说:将来给女儿准备一套房子,让女儿有个窝,在婆家更有底气。

可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一套房子可能就会掏空一个家庭的积蓄,除非女儿是独生女,如果是一儿一女,很少有人真的为女儿准备房产,除非家境特别好了。

女儿出嫁后通常居住在夫家,不再长期生活在娘家。娘家的居住空间布局等可能发生变化,她不再有自己专属的、如同婚前一样的生活空间。比如,她以前的房间可能被改作他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她对娘家的归属感。

03丨

家庭结构的改变

嫂子或弟媳的存在,如果家里是一儿一女,娘家有嫂子或弟媳,家庭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

她们可能会对出嫁女回娘家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担心家庭资源(如经济支持、长辈关注等)被出嫁女分享。

例如,在一些家庭中,嫂子可能会觉得出嫁女经常回娘家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或者增加家庭的负担,这种微妙的关系会让出嫁女觉得自己在娘家像个外人。

04丨

父母态度转变

虽然父母对女儿的爱不会消失,但在女儿出嫁后,父母可能会不自觉地改变对待女儿的方式,做父母的尤其是会维护儿子和儿媳的利益,一旦儿媳对女儿回家频繁有意见,那么父母会以儿媳的观点为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点或许会有所改变,至少现在很多有儿有女的家庭是这种情况,会以儿子为重。

0 阅读:2
木棉亲子课堂

木棉亲子课堂

母婴育儿写作达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